读书

《传习录》2陆澄录026:修养的“出发点”与“目的”

2022-07-27  本文已影响0人  力法跳跳

2 这里所谓的比例调配,并非只是理论上的空谈。如果两种理论给人们的是相同的指引,只是名字不同,那它们不值得被称为两种理论。由上至下,强调由内而外的体悟-实践过程,困难在于“出发点”无法确证。无论是态度端正,还是保有一些读书体悟,或是“存念”上进之心,都缺乏具体内容而让人难以摸索。这也是谈及“心学”多数人感觉有些神秘甚至有些头疼的原因。大家都模糊感觉有个“心”的领域,代表立意、态度、感悟等等,实际上,大家也都有自己的“心”,恰恰是因为缺乏具体内容的描述,而感觉无力。正如王阳明格竹子可能不得其法,一般人“修心”或许也难谈门路清晰。

反过来讲,知行合一以行来引导知,那么“主意”和“功夫”之间,也借鉴一种目的导向的模式是否可以呢?就是“主意”是“功夫”的目的。我们做事读书都要有特定的目的,孝顺父母可以发自内心,但最好还是要考虑父母的感受,教育孩子要真心为他们好,但不恰当的发脾气或是溺爱都不利于目的的达成,这样的模式是否合适呢?可能也不合适,因为虽然这个目的可以很具体,有内容,但是也容易有具体的偏差。在价值观多样化的社会,值得作为人生目的的并非只有一类事,有些目的甚至可以完全相反。即使在王阳明时期,“圣贤”和“霸道”也都可以是长期目的,而且根据前文内容,不少当时儒者把“霸道”误认为“圣贤天理”在讲述,可知涉及具体的目的和内容,就容易有偏差或是多样化的风险。

3 那如果把这两者融会贯通,强调“出发点”与“目的”的一致性,是否就能同时避免内容不明确和方向不统一的问题呢?这看似避免了两方的缺点。而似乎现实之中,许多人在遇到类似具有多种结构可能性的理论时也是这么做辩解的。此处被诘难,则调到彼处,彼处被诘难,则跳到此处。对于已得真意的人来说这算言语不能动其心,而对于未得真意的人来说,就看似是叫不醒装睡的人,而已得与未得,自己可能不清楚,旁人可能也不清楚。

双重的限制,则提供了双重的保障,但也成就了双重的排他性。就像两个圆的重叠之处,总比两者一起形成的模糊空间要小。将理论原点视作行动目的,我们前面已提到缺陷,就是原点作为“虚值”带来的迷茫和真实存在的原点造成的荒谬。这里举一个电影的例子,《普罗米修斯》中,人们热衷于寻找生命的真谛,求一个“惟一意”,目的上来讲,要长寿永生,而从本原来讲,就应当寻求创造人类的存在。但电影中的结果,创造者并不愿意满足人们的需求,反而热衷于摧毁和消灭。再如生活中,人们自我激励喜欢讲“不忘初心”,是希望从本原中找到目的,但有多少人的“初心”就是单纯地开个小卖部,或是“长大不受父母约束”呢?真正那种寻找自我内心真诚最后成就人生顺利,虽然结果很美好,但也只能在美好的结果中寻找了。

成功了代表做得对,和做得对于是成功之间,总要有个取舍。

总结为,心性与知行,“主意”与“功夫”,看似是体用的关系。实际上存在心性作为“出发点”与作为“目的”两种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方式。而期望将“出发点”与“目的”结合的说法,又进一步丧失了可操作性,变成“圣人之言”而非“有理之论”。不过这也不是大问题,真意总是人之间的事,而非人与纸之间的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