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正需要什么
前几天,忽然间就病了,得了重度感冒,浑身酸痛,虽有心想工作,但伏案不一会,就开始冒冷汗,身体每一个细胞好像都在抗拒着,感受从脚趾升上来的疲软,只好趴在床上躺了近2天。这么一来,原来学习和工作进度计划,几乎全打破了,本来就不太擅长时间管理的自己,似乎把所有的压力一下子集中到这两天。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两天依然乏力,调慢了工作的节奏,但事情并没有少下来,平台上依然持续给了我单子,月初报的几个训练营和学习班,这两天相继开班,女儿班上组织秋游活动不能缺席,周末还要参加考试和培训... ...一件件事情接踵而来,感觉过得比职场上班还要繁忙。如果换成在职场上,我也许会感觉不胜承压,而今,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我深谙时间的颗粒度,都由自己来掌控, 接纳当下,方可避免焦虑。
记得四个月前,参加心理成长沙盘课程,其中有个关于家和儿童的主题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在我心中的位置,由此,放下了半个多月的工作,全心全意陪伴孩子们出游度过暑期。孩子们在这个暑期中的收获,也许需要时间来证明与沉淀,希望他们长大后,依然记得这个暑期的经历并成为甜蜜的回忆。
在孩子们的暑假过后,自己却犹如泄了气的气球,近一个月的时间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甚至有几天沉迷在电视剧中。在这一个多月的放松状态中,我似乎突然看明白了时间的颗粒度——时间充裕与否不能决定能否做成一件事,热情和决心才是决定因素, 即愿力决定了时间和精力的分配,而愿力的底层就是需求。
曾有个生活优渥的全职妈妈想回职场,找我咨询,但每每沟通到行动层面时,她总是不经意地夸大在我们看来并不是什么问题的缺点,表面上看起来,是缺乏自信,但往深层次看,我却看出来所谓的缺点对她的价值。因为有缺点,所以需要准备,因为没有准备充裕,所以不用急着回职场。
回想自己10年前生完孩子回职场同时还面临转型的时候,家里已经是负资产,一心只想找份工作养家,根本无暇顾忌自己是否具备转型岗位的经验和能力,而是边找工作边学习,终于面试进入10几个人的微型企业,并在半年后成功转型进入集团公司。
上周,督导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关于需求的理论,也令我进一步思考这个话题,根植于我们自身内心深处的需求有哪些,我们需要对自我有哪些洞察?大师之言只能给到参考,每个人的需求和境遇及价值观密切相关。
如同我自己,安全感是根植与我内心的最重要价值观之一,当生活的境遇处于低谷时,安全感的这根弦就开始激发我的斗志,反之,亦然。
由此,我坦然于自己的状态。当前,推动我的事情,是我的志趣所在。因为是志趣,必然会引发我的心流,所以,我知道,只要愿意,我可以做到。过程中可能会有取舍,但聚焦必然要有所取舍。
愿我们都认清自己内在的需要,坚定而自如地驾驭精力和时间,彰显生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