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素材演讲😘

如何仅凭一个眼神hold住一场演讲?来自国际演讲冠军们的秘经

2015-12-03  本文已影响250人  世图好书

如果你对演讲有兴趣,可能听说过Toastmasters演讲协会,这是一个协助会员学习公开演讲、简报及沟通技巧的组织。该协会在全世界有11000个分会,会员人数达25万名之多。

Toastmasters每年都会举办世界演讲冠军赛,全球有25000名野心勃勃的参赛者参与竞逐。他们要先通过区域性比赛,一路过关斩将争取最后前十名,接着才能参加决赛争取冠军。或许只有总统候选人的辩论会才比Toastmasters的演讲技巧比赛更考验人,脱颖而出赢得冠军头衔的人,当然是全世界最厉害的演讲者(而且也胜过许多总统候选人)。当然就和其他章节谈过的一样,眼神接触不是成功的唯一关键,但仍然有其重要性,学起来简单。

我和好几位该比赛的世界冠军聊过,他们都强调眼神接触是重要的演讲技巧,效果也出奇得好。

当这些冠军们在描述眼神接触对演讲的重要性时,都强调两个重点:当演讲者要对听众沟通时,眼神接触扮演了这个沟通的角色,眼神接触会左右听众心中对演讲者的印象。

艾德·泰特是2000年的世界演讲冠军,如今是事业有成的专业演讲人和训练师。他认为眼神接触对公开演讲着实重要,所以他每次开始演讲前,都会先和听众做几分钟的眼神接触。

泰特:

很多演讲者,包括经验丰富的专业演讲者,他们都会犯一个错,那就是上台后立刻开始说话。有些演讲者被介绍出场后,就开始滔滔不绝,中间甚至相隔不到一秒钟。这实在是天大的错误,因为演讲者错过了快速和听众建立联结的大好机会。

当我上台之后,我不会马上开始演说。我会站在讲台前方,让双脚牢牢地站稳、让身体找到支撑重心,借以强化自己的存在感。在此同时,我会看着许多听众的眼睛。假如是座谈会,听众人数比较少,我就可以和在场的每位听众进行眼神接触。如果听众人数很多,我就是挑现场各处的几位听众做眼神接触。

若是听众有数千人之多,我可能只会看着前面几排的听众。但无论我和任何一个人进行眼神接触,都会试着建立真心诚意的互动,不会只是空泛地看着对方。

有些演讲训练师会建议你要扫视全场,要尽快和越多人做眼神接触,即使每个人都看不到一秒。我认为这完全大错特错,你应该减少眼神接触的对象,但要和他们有真正的交流。我不只用眼睛看他们,也试着用心感受他们。

达伦·拉克洛斯是2001年的世界演讲冠军,他也有成功的演讲事业,足迹遍布全世界。他同样认为眼神接触是至关重要的演讲技巧之一。

拉克洛斯:

有一天,我录下自己练习演讲的样子,然后分析影片。 顺便提醒一下,很少有人在准备演讲的时候会帮自己录像,但如果你看重这场演讲,你就应该费这功夫。看影片时,我注意到我的眼镜会反射头上的光源,导致听众看不清楚我的眼睛。你知道我怎么做吗?我花费三百美元购买超薄不反光镀膜镜片。当时我还没成为专业演讲人,口袋里空空如也,三百美元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价。但我还是花钱买了。由此可见我多重视和听众进行眼神接触。眼神接触可以让听众看到我的真实性。

埃尔斯伯格:

但如果你拿了演讲费,必须站上台激励听众,当下自己的情绪却非常低落沮丧,你的真实性不会造成反效果吗?

拉克洛斯:

你可以从两个角度看这件事。公开演讲是种表演技巧,我得把自己的烦恼留在后台,反正我回到后台时它们一定还在(笑)。

从另一方面来说,我要强调,我拿演讲费并不是要激励听众,而是要改变他们的思考观点。当我展现自己的真实性时,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我记得有场演讲时我得了重感冒。上台时我正在发烧,几乎站不稳,但我没有假装若无其事,我直视听众告诉他们:“我现在感冒很严重,虽然我会尽其所能做好这场演讲,但我希望先告知各位本人的状况。”接下来我绝口不提自己的感冒,完成一场截至当时为止最精彩的演讲。 那场演讲结束后,有几位听众来找我,他们说我的坦白是这场演说最出色的地方之一,他们感谢我的诚实。我想这是因为大家都受够虚假了。

演讲的另一个面向是:听众对演讲者的沟通。1990年世界演讲冠军大卫·布鲁克斯(在电话中他和我半开玩笑说,不要把他搞错成《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特别强调这一点。布鲁克斯同样也是成功的专业演讲人,还兼任其他演讲人的指导老师。他强调,演讲人必须能解读听众的反应,并根据这些线索调整演讲方式及内容。

布鲁克斯:

我的学生通常会害怕做眼神接触,他们其实并不想了解听众对他们有何反应。但如果你不了解听众的反应,你如何知道自己的演说是好是坏?

有些训练师教导学生把视线放在听众头上某个点,看着那里就好。 这简直荒谬可笑。你应该直视听众的眼睛。全身上下最能表现个人反应的就是眼睛和眉毛,光是观察眉毛的动作就能看出非常多的情绪。

布鲁克斯和拉克洛斯对于演讲人会在听众当中挑出友善和不友善的脸,都有他们耐人寻味的见解。

布鲁克斯:

业余演讲人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太多注意力放在不友善的表情上。我曾经在阿肯色州小岩城做过一场全天的座谈会。座谈会结束的前十五分钟,在场所有听众都已经相当信服我,除了一位女士。她坐在第二排正中间,从头到尾一直瞪着我看。她叉着双手皱着眉头,让我忍不住心想:“难道是拉链滑下来了?还是我的鞋卡到什么东西吗?”我自以为犯了这些业余者犯的错误。

每次我一把视线从她身上移开,很快就会忍不住又看回来,想确认自己是否已经赢得她的认同。假如她看起来还是满脸不高兴,我会一直揣测她为什么讨厌我的演说,最后我大部分的精神都花在她身上,反而没能专心于演讲。

座谈会终于结束后,她在大部分的人都离开时,开始向我走过来,我暗忖:“不妙,真相要大白了。”然后她开口:“我要向你表示感谢,这是我参加过最棒的座谈会,彻底改变了我的生命。”我听了后在心里大喊:“既然如此,你的脸为什么是那个表情?”

类似的遭遇经常发生在专业演讲人身上。别让负面表情牵绊你,有些人在学习时特别认真,此时他们就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

那么布鲁克斯的建议是什么?当演讲时,不需特别注意带有敌意或看似友善的脸。你应该和现场每个人进行眼神接触,除非是当下你出了什么差错。这时候,你不妨尽可能和听众当中较友善的脸多进行几次视觉接触。

布鲁克斯:

你可以从友善的脸庞寻求安慰。就像当你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在外头做错事跑回家找妈妈一样。她会用母亲特有的慈祥表情看着你,像是在说:“别担心,无论你犯多少错都不会有问题的。”你几乎可以在任何一场演讲的听众当中找到几张友善的脸,如此一来就算你犯了错,总会发现有些听众对你持有同情心。此时你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让自己逐渐站稳脚步,扫除听众对你投以不信任的这种自我臆测。

拉克洛斯也同意,演讲人应该尽量避免把注意力放在听众当中不友善的脸。

拉克洛斯:

这是很常见的错误。当我们看到前排某位听众没有笑容,就会想搞定对方、赢得对方的心,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被对方拖累。 我会建议回头看看那些神情愉快、支持赞同的脸。他们能为演讲人带来能量,进而让演讲人为全体听众带来能量。

埃尔斯伯格:

演讲人和个别听众的眼神接触应该要多久?

拉克洛斯:三到五个心跳。不要以秒计,要用心跳来算。毕竟演讲人和听众的交流得靠身体感受,而不是靠机械式的计算。

— — — — — — — — — — — —

《眼神不败术:让你职场、情场、菜市场都无往不利的视觉接触心理学》

作 者:[美]迈克尔·埃尔斯伯格

译 者:刘怡女 陈清晖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眼神的力量有多强大?男女能不能看对眼?小孩有没有说谎?朋友或同事是否骗了你?业务人员怎么知道客户买不买单?求职面试的眼神准备是大关键?什么眼神能让顾客觉得服务到位?比赛场上还有你没看出来的另一场眼神角力战?

与人面对面时,眼神的接触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沟通工具。嘴巴能道他人八卦,你的眼睛却会不经意说出你内心的秘密!很多书都教你如何拆解、判断肢体语言、解读人心、如何说得对,但只有这本书,教你不用高深技巧只用“眼神” ,一样能办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