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学佛
学习佛法最好的心态是平常心去学习,学佛者最好能常常问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为了什么来学习佛法的,佛法能达成自己的目标吗。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会影响后期对佛法的学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预期是正常学习佛法的前提,这样才能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书对杂阿含经的解读建立在三个前提之上,这三个前提是假设性的,是学习佛法的前提性条件,如果不愿承认这些假设,佛法将无从展开学习,因为无法对这些假设提供确定性的证明,只能作为不言自明的真实而接受。这三个前提同样也是学佛的一种心态和预期,这样的预期会激励着我们克服困难不断学习,会在学佛的过程中不断地引导我们的方向。
一、假设佛陀是由人而成就的圣者。承认佛陀首先是一个人,这给学佛者提供了学习佛法的可能性,如果佛陀是神,或是神的儿子,那么作为凡体肉胎的人们将无法学习佛法,因为我们不具备那种特异的素质,先天的素质将限制我们对佛法的学习,无论如何努力,兔子学不了狮子的威猛。幸运的是,随着考古学的进展,越来越证明佛陀可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佛教典籍也承认佛陀的父母都是尘世的凡人。承认佛陀是人,那么佛法的产生就不是由于神的启示,而是一个具有你我一样肉体的人经过痛苦的经历而产生的智慧结晶。对佛法的理解就可以全部建立在人这个基础之上,以人为中心的角度来理解佛法。
二、假设佛陀证解了杂阿含经中的所有佛法,并且这些佛法自成一体,完整完善地体现了佛陀本人对佛法的认识。佛陀的修为有多高,谁也无法知道。本书试图介绍杂阿含经佛法,那么,假设佛陀已经证解了经中的所有佛法是必要的,如果经中有什么佛法佛陀还没有证解,那么,这个“佛法”的价值觉得怀疑。我们也不知道佛法最终的内容包含哪些,假定杂阿含已经是包含了完整完善自成一体的佛法是必要的,因为这至少将使我们能够专注于本经的学习,我们相信,当学习深入到一定程度时,自然而然地对佛法会有正确完善的认识。
三、假设每个人都具备证解佛法的潜在能力。无疑,人与人是不同的,每个人达到的最终成就是有差别的。这个假设是愿意承认佛法的普适性,愿意承认佛法适用于任何一个愿意学习佛法的人,而不管这个学佛者有什么样的经历或背景。同时,这个假设也是愿意承认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期待人们通过不断的努力达到不朽的成就,而不是先给自身一个命定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