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 or 元宵?(三人行,必有我师)
文/千年一眼
今天是周五,正好又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自从前年“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作为语文课程目标之一写入澳门特别行政区《小学教育阶段基本学力要求》(具有法律效力)以后,学校中文组的老师们就刻意在中华传统节日来临之时加强对节日渊源、民间习俗的介绍,希望这些在国际学校长大的孩子不要只知道洋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吃什么好吃上面。
澳门小学基本学力要求上午的中文课结束前我特地留了十来分钟,,我问小五的孩子们知不知道中国人怎么庆祝元宵节?教室里此起彼伏的是孩子们的抢答声:“玩花灯……”,“赏灯……”,“……猜灯谜”,“全家一起吃汤圆……”。
我笑眯眯地夸大家答得好,正想讲点别的,冷不防秦晓臻又叫到:“老师,还有,还有……”,见大家都看着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今晚我大哥哥会给他女朋友送花,然后去‘拍拖’(粤语:谈恋爱)”。轰的一声,全班笑炸了,陈慧宁说:“送花‘拍拖’应该找2月14日情人节呀!”,秦晓臻说:“2月14日是外国的情人节,古代中国人是元宵节看花灯的时候拍拖的,不信你们上网查。”
这时,另一个孩子说:“老师,元宵节是吃元宵……”,秦晓臻说:“两种都有。”,“不对,不对,是吃汤圆。”又一个孩子反驳,“……汤圆和元宵是一样的哦,我们这里年年元宵节都是说吃汤圆的。”,“对呀,对呀,秦晓臻你才从美国回来你不懂。”还有几个孩子大声说,于是教室里又热闹起来……
我说:“北元宵,南汤圆,同一样东西,南北方叫法不同……”,看见大家都不相信他说的,秦晓臻急得眼珠子都红了,又举手发言:“老师,是真的,我爷爷奶奶是北京人,外公外婆是宁波人,我们家在美国过元宵节,有的时候做元宵,有的时候做汤圆的。我外婆说过,北方人做元宵是摇的,南方人做汤圆是搓的,汤圆和元宵真的不一样。”
“摇的……搓的……什么意思呀?”肖敏瞪圆了眼睛问,这个澳大利亚混血儿平时不喜欢阅读中文书,词汇量严重不够。
我看看时间快下课了,于是连忙布置孩子们利用周末查资料深入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顺便了解元宵和汤圆是否不一样:“这样吧,周末大家搜搜资料,看看秦晓臻说得对不对”。
午饭后我上网查了资料,真惭愧呀,这么多年,我一直以为元宵和汤圆是同样的东西,只不过南北方叫法不同,原来真的是秦晓臻说的那样元宵和汤圆,用糯米做的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可是作法不一样,吃起来的口感也不同。
北方的元宵真是“摇”出来的。做元宵时,首先要将馅料做好,沾上水,再投进盛满糯米粉的笸箩内摇;然后再沾水,继续滚上糯米粉,如此反复多次,让其逐渐变圆、变大。在摇的过程中要让元宵充分碰撞,这样糯米粉才能黏得更牢,手工制作时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5分钟,每个元宵的重量25克左右为最佳。
摇出来的元宵黏度高,吃起来既松软又劲道。当然,现在大部分元宵都是机器摇出来的啦。
古今元宵的做法没有大的不同,变化全在馅料上,现在不仅有传统的芝麻馅、花生馅,还有水果馅,混合馅……
而南方的汤圆是“包”出来的,和北方元宵的制作工艺不同,汤圆皮是用干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再像包包子一样包上馅料,然后在手掌中搓圆,最后再滚上薄薄一层糯米粉,防止粘连。
因为做法不同,所以汤圆和元宵两者外观也不一样。元宵做好后表面会有“茸头”(即表面有浮粉),下锅煮时糯米面粉融入水中,汤呈乳白色。元宵煮后会迅速膨胀,个头比汤圆大。而汤圆,因为外皮是用干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再包上馅料的,抱团性较好,表面看起比元宵更光滑,煮出来后的汤水相对清澈。
两者的口感也不一样,元宵更有咬劲,有突出的糯米面香味;汤圆则比较嫩滑软糯,糯香味不明显。
真得感谢秦晓臻,这个来自美国的孩子,让我这个南方人,在这么多年之后终于搞明白了汤圆和元宵有什么不同。
难怪孔老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2018/03/02(元宵夜)
今晚刚煮好的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