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 | 爆红的Vlog还能走多久?
从去年开始,Vlog就已经在网上被各界热炒,在今年初渐渐冷却。
然而,抖音这个流量大佬开测5分钟长视频的举动,又将这个话题推向了另一波高峰。
惯于创造小而精短的视频、善于塞满用户碎片时间的抖音,为何要染指Vlog这类长视频?Vlog这个内容新类别,又将会有怎样的发展?
以下,enjoy。
1 什么是Vlog?
Vlog是舶来品,由blog演变而来。其全称为“Video Blog”,意为以视频取代图文的视频博客形式,从2012年开始风靡于YouTube。
YouTube对其的定义为个人创作的视频类型,最大特征是短片中的人物对着镜头说话,像对着观众讲故事。
Casey Neistat是YouTube其中一个著名的网红Vlogger,被大家誉为“Vlog之父”。他认为对Vlog来说,故事是最重要的。
Vlog之父Casey Neistat。某种程度上这也解释了Vlog与如今大火短视频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故事性和真实性。
换句话来说,短视频像一段精心策划的戏,而Vlog则更像一部写实的生活纪录片。
因此Vlog粉丝的粘性相对会更高。
如今中国涉足于Vlog的明星也越来越多。像欧阳娜娜应该算是入驻最早的一批人,也是其中最红的一个。
原本满身黑料的“蚂蚁竞走十年”,如今也靠着Vlog中表现出来的直率个性赢得了不少粉丝。
欧阳娜娜的Vlog。除了明星,自大概2016年开始,Vlog圈里也形成了几个元老级的头部大咖:邵竞竹、王晓光、井越等,收获了近百万甚至近千万的粉丝。
2 Vlog的发展如何?
Vlog主题
走上发展道路的Vlog主题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博主去到某品牌发布会、产品展览现场录制视频,向观众分享当时的体验;
也可以是博主与品牌之间的合作视频,比如像运动品牌Nike的一则广告《Make it count》,就是以Vlog的形式制作的。
此视频的创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Vlog之父”——CaseyNeistat。
广告的内容只是两三人在某旅游地点奔跑,几乎无产品露脸,却在YouTube上收获了2700万播放量,成为Nike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广告之一。
Nike广告《Make it count》。国内OPPO R17的手机夜拍测评Vlog也是另一个例子。OPPO邀请了三个国内头部Vlogger穿梭于日本东京、美国纽约、中国香港三座城市,以最近人的方式、以个性独特的Vlogger视角表现出产品的夜拍效果。
OPPO R17夜拍测评Vlog。另一类主题就是博主的个人亲身沉浸式体验测评。
Vlogger亲自去到酒店、景点、饭馆等地方试睡试玩试吃,记录和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如酒店会邀请一些Vlogger来进行深度体验,制作Vlog并发布,利用亲民的Vlogger视角向大众展示自己的品牌,进行人性化的软植入。
平台助推Vlog
从大概去年Vlog这股妖风吹起来开始,各大平台也纷纷推出了相应的措施来更进一步鼓吹这种新型的创作方式。
新浪微博在去年九月发起了“微博Vlog博主召集令”,只要在30天里发布Vlog数量大于等于四条,即可以申请“微博Vlog博主”的身份认证。
微博Vlogger召集令。腾讯在去年11月推出了Yoo视频,以人格化账号作为主体,通过Vlog+Vstory的形式来展示有故事的人和有态度的价值观,引导各大Vlogger入驻。
今日头条则是携手欧阳娜娜展开了“明星Vlog计划”。
B站也推出了30天Vlog挑战。在B站,Vlog类别的帖子日更千条,单条的点击量甚至过百万。
B站短视频点击量几乎都破百万。而抖音这个短视频行业的一方霸主,也在近期开测了5分钟视频长度。今年4月25日,抖音宣布全面开放用户1分钟视频权限,并推出“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正式鼓励更多故事性更丰满的视频创作。
同一时期,百度旗下的好看视频也被曝出Vlog将成为百度今年的发展重点。
3 Vlog的意义在何处?
从短视频到Vlog,体现的是一种从外向的快餐流行文化转而向内寻求内涵的深化路径。
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的短视频,一般控制在10s、15s、最长到60s也就是一分钟,而Vlog最短也是以分钟计算,甚至达十多二十分钟之长。
在短视频的十几秒里,是很难做到具有故事性、逻辑性、以及达到触动人心的层次的。
群众沉迷于短视频,往往是因为短时间内轰炸式的走马观花、眼花缭乱的视觉效果刺激。正因为如此,这些短视频平台上最受欢迎的永远都是养眼的美女帅哥、狂拽酷炫屌炸天特效的小短片。这些片子并没有什么内涵,帅、爽就完事了。
抖音短视频。但是Vlog相比短视频,完全是两种层面上的东西。Vlog很好拍,但是真正好的、吸引人的Vlog,是能够引起群众共鸣的。
因为Vlog有情节,有故事,有切身的体验,能够让大家看到芸芸众生里的一员,在这个世界某一隅正在经历各种稀奇古怪的事。
我们透过Vlog能够看到完整的世界,填补我们缺乏的认知,看到我们不知道的众生百态,看到每个人内心经历的磨炼与升华。
这种内涵境界,是短视频无法比拟的。
Vlog的价值
微博过于商业化,B站受众过窄,广告植入得太硬,如今都是品牌方的痛点。
过于商业化,会导致用户反感广告,使得营销效果弱化;B站受众过窄,对口的品牌不多,对口的人群太窄,效果流通性过低;有一些网络红人的背景太硬气,镜头里一出现产品就会让人感觉到生硬的广告痕迹,从而对广告免疫。
Vlogger你好_竹子。Vlog的价值就是,用最亲民、最自然、最生活化的方式,利用Vlogger本身的性格魅力来将产品融入进他们的作品中。
就像Nike的《Make it count》,三个人在视频里跑步几乎感觉不到Nike跑鞋的存在;OPPO的测评,就算Vlogger大剌剌拿着手机在镜头里晃,也不会有太大的广告植入的感觉。
Vlog的未来
关于Vlog的未来,其实很难说。虽然现在已经逐渐步入5G的时代,流量也越来越便宜,但Vlog却未必能真正火起来。
根据数据显示,在号称Vlog之年的2018一整年里,没有任何一条Vlog成为刷屏爆款。
相反,短视频热度却在一直往上涨。
这跟时代、社会的特性有关。现在这个时代是快节奏的,Vlog时间太长,节奏太慢,太磨叽了。
在结束了一天的劳累以后,能够让麻木的自己感觉到活着的刺激感才是大众最需要的精神食粮。
图片来自网络。其次,拍Vlog要求的技术更高,门槛也更高。
Vlog要求剧情、剪辑技术和BGM(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乐)的搭配要恰到好处,如果同时还要兼顾深度的话,不是每个人都做得来。
即使云台摄影机到处都能买到,但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大疆灵眸,拍出来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水平上天入地。
再者,越优秀的Vlogger,对其人格魅力的要求也更大。
如果是一个没什么深度思考,或其作品无法激起观众思考的Vlogger,其价值会远远低于优秀的Vlogger,因为这类Vlogger的粉丝黏性不够强。而且,有稳定的创意和内容输出才能持续吸粉和保持粉丝粘性。
而这样导致的未来就是,Vlog圈里顶尖的、有价值的Vlogger会少之又少。Vlog也许只能成为小众的玩意。
图片来自于网络。最后,还是归咎于国情问题。中国社会尚处于一个较为浮躁的阶段,缺乏能够让Vlog成长的文化土壤。
Vlog作为YouTube上的舶来品,在国外能够有很好的发展,有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国外的人文以及物质层面的发展普遍已经稳定,大部分人逐渐走向更深的精神探索。
Vlog提供的是在一个看世界的新视角,是生活更多的可能性。
在中国,房价居高不下,物价水涨船高,遍地月光族的情况下,房租都没解决,谁会闲到看你的生活怎么样,看你跟我讲十分钟什么风花雪月、人生梦想?
当然这只是大部分人,还是有小部分人向往着Vlogger的生活状态,将这些Vlogger作为自己的榜样,充满正能量地生活下去。
对于Vlog的未来,只能说B站目前最贴近YouTube平台的形式,最有可能让Vlog得到发展。而且B站的多样性,也许还可能助于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Vlog文化。
Vlog与品牌
对于品牌主来说,根据自己的品牌调性谨慎选择不同的风格的Vlogger是第一指标。若能够选择与品牌调性高度相符的Vlogger合作,其助益是很大的。
观众对Vlogger生活的窥视欲,对Vlogger人格魅力的倾倒,这样的粉丝粘性比平面的网红要高出许多。
如此一来,营销的效果也会更好。
毕竟广告已经不是广告了,而是真正的植入,与视频中的主角融为一体,仿佛本就是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