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艺术:直言直语的杀伤力与委婉表达的魅力

2024-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老胡头

在人际交往的舞台上,心直口快的人常常在无意间成为伤害他人的主角。虽然直言不讳的品质值得赞赏,但这绝不能成为伤害他人后推卸责任的借口。

我们可以尝试让语言表达更加委婉,使人听起来更舒心,也更容易接受。

有些人在与人交往时虽态度谦恭,但因不注重语言的委婉、平和,常常在不经意间冒犯他人。

这种言语冒犯的后果可能比“盛气凌人”更为恶劣。

轻者可能惹人不悦,重者可能伤及他人的面子和自尊,甚至引发他人的报复心理。

喜欢直言直语的人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面,而甚少考虑他人的立场、观念和心理感受。

他们的话语如鞭笞,直抵问题核心,迫使当事人启动自卫系统。

然而,如此这般的人际关系,难免会出现障碍。

杨先生便是一个心直口快之人。

有一次,他与办公室的同事在保龄球馆打球,对方是初学者,球技自然欠佳。

出于好心,杨先生充当起了教练。

但杨先生并不是个有耐心的人,在打球过程中,他的直言直语让同事很不高兴。

同事气得说:“你说话能不能委婉点儿?”杨先生却回答:“怎么委婉,你笨就是笨嘛,还不让人说了。”

就这样,杨先生的好心教学以不欢而散收场。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与人沟通时,务必留意语言的委婉,避免直来直去,更不可恶语冒犯,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快和痛苦。

有人说:“眼睛可以容纳一个美丽的世界,而嘴巴则能描绘一个精彩的世界。”

委婉的语言常常能够平息矛盾与纠纷,化干戈为玉帛。

南朝时,齐高帝曾与当时的书法家王僧虔一同研习书法。

有一次,高帝问王僧虔:“你和我谁的字更好?”

这个问题着实难以回答,若说高帝的字比自己好,乃违心之言;若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会令高帝颜面无光。

王僧虔的回答十分巧妙:“我的字在臣中最好,您的字在君中最好。”

皇帝毕竟是少数,而臣子却不计其数,王僧虔的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

高帝领会了其中的意思,哈哈一笑,不再追问此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许多场合,有些话不便直说也无法明说时,最好采取旁敲侧击、绕道迂回的方式表达。

说话宜曲不宜直,这已成为一种不成文的社交潜规则。

因为在与人沟通时,说话隐晦一点既能给自己留更多余地,又能避免直接冲突。

因此,喜欢直言直语的人应当注意改善自己的说话方式:

其一,对他人的弱点应点到为止。

若发现他人的不妥之处,切勿紧抓不放,而应尽量少地直言指出他人处事的不当或纠正他人性格上的弱点。

你的出发点虽好,却可能被视为与他过不去。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脆弱的“自我”。

你的直言直语可能会击破他的心理防线,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

故而,能不讲就不讲,要讲就委婉地讲,点到为止,切勿大张旗鼓。

其二,避免被人利用。有些直言直语的人,自我感很好,他们的犀利言语具有杀伤力。

在不和谐的环境中,他们很容易被心怀不轨之人利用。

这些人会挑唆他们去揭露或抨击某些事情,自己则在背后偷笑。这种行为有失道德。

总之,在与人交流时,我们要注重语言的委婉,切忌直来直去,更不可恶语冒犯。

委婉的语言能够化解矛盾与纠纷,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

同时,喜欢直言直语的人也应注意改进自己的说话方式,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