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是我们的典范
最近几天才听说李咏去世了,昨晚又看到金庸老爷子仙逝的新闻。
整个自媒体圈都在向先生致敬,基本都在晒自己和那十五本小说的渊源。
著作等身、粉丝满天下·其实我自已对于金庸先生的情感不深,因为我看的小说作品不多。我比较懒,尤其对于小说并不感兴趣。真正完全看完的书,只有《倚天屠龙记》和《笑傲江湖》,至于说其他的经典的射、神、鹿,不是看的书,而是通过其他形式的作品(电视,广播剧)来了解的。
不过说归说,我看的第一部小说,还是金庸,是《天龙八部》,的确应了那句话——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
原来我觉得金庸的作品跟我的关系并不密切,没想到今天有人提到了一个事实。我们大部分人的世界观,是通过金庸的作品而建立起来的。
的确是这样。其实在我们小的时候,物质没那么丰富,而且父母都是双职工,陪伴我们的基本只有这些书。可惜我比较笨,不太爱看书,所以错失了拜读其他作品机会,直到今天,已经挤不出太多时间来读这些的书。
可能是读的书少,结果文笔不好,从小到大都被诟病语言能力差,反而是我哥,通读了金庸作品,文采飞扬,的确让我很羡慕。
说到金庸老爷子的成就,也算得上是一代宗师,既能写的了小说,又能办得好企业,可以算是人生赢家。
《明报》创始人正如像我一直所说的,我们常常赞叹大师的非凡成就,甚至连某些培训师也喜欢讲结果,但是很少人去关注:如何得到这样的结果。
其实也不难看到,金庸老先生之所以能得到这样的结果,无非基于一个素质——勤奋。
但是勤奋并不能复制,或者说, 连解释也很难,更不要说去复制。因为这是一种状态、一种感觉,而不是可描述、可量化的工作。
什么是可以描述、可量化的呢?
举个例子,在金先生还在创作小说的日子里,每天要写800-900字的小说,同时还要写1000字以上的社评。
其实写小说需要创作,但毕竟是天马星空,至于进度如何这都是他本人能把控的,还算随性一点。
至于说写社评,这就不能空口无凭信口开河。要采集各方观点,而且还有找到相关可对照的历史数据,这就需看大量的材料。还要赶在出版前能写出来。
据说当年金先生在写社评的时候,都是踩着点写的。他这边在写,另一边排版师傅就在旁边等着。
也正是这样的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写作,才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其实这样的工作,并不只是金先生在做,即便是当时的几大武侠小说家,也是这样操作。当然有很多人可能有灵感才写,而金先生是为了写而找灵感。这就是不同的感觉,当然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比如最早的小说的机缘,来自于1954年1月17日,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和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在报纸上的笔战难分胜负,索性签下了“各安天命”的生死状,相约到澳门比武。那天,《新晚报》的新闻大标题是“两拳师四点钟交锋香港客五千人观战”。
当时《大公报》旗下的《新晚报》为了蹭热点,第二天就刊登武侠小说。当时由梁羽生开始写《龙虎斗京华》,后来反响不错,主要是对于销量有帮助,于是兄弟单位《商报》也来约稿。但是梁觉得才思枯竭,就找到平时跟他一起谈武论道的查先生,刚好办公桌就在梁的旁边,于是,《书剑恩仇录》横空出世。
其实当时的金先生开始是凭着赚钱目的而写, “我以小说作为赚钱与谋生的工具,谈不上有什么崇高的社会目标,既未想到要教育青年,也没有怀抱兴邦报国之志……不过我写得兴高采烈,颇有发挥想象、驱策群侠于笔底之乐。”金庸写第一部武侠小说时还在《新晚报》做副刊编辑,当时只是为了完成总编辑交给他的一项任务,不料受到读者的大力欢迎,就一路写下来了。他始终不是一个职业小说家,写小说对于他从来都是一种副业。
创作也要大量练习其实任何工作,想要与别人在水平上拉开距离,就要刻意地重复练习。
当然,即使愿意可以练习,也需要有效的物质激励,行为才能够长久,靠兴趣,实在太难了。
可能国内的很多作家不一样,毕竟他们很多都是处在体制内,有固定收入,写作只是兴趣。
而在其他的经济体制内,靠写作来维持生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基本是先靠的是兴趣,后来靠的是写作带来的经济回报,甚至可以说赚得不少。
且不说他们写的好不好,正所谓文无第一,有的大家也是可以靠量取胜,比如说倪匡,最高纪录8小时内写1万+,一天内同时为8部小说供稿,甚至跟古龙宿醉以后马上就开始写稿。很多人都知道,倪匡有些内容的确荒诞不羁、天马行空,但是这不妨碍他成为大师。
就算是金庸先生,也有写得不好的作品,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这不影响其他几部作品成为传世佳作。
即便是现代的村上春树先生,也是如此,每天坚持4小时写作,不曾偷懒,几十年如一日的创作。但是最早的时候,他也并不敢以写作为生,只是开着一家不出名的小酒吧,赖以糊口,做过这种服务业的都知道,时间长、杂物多,但是他老人家还硬是坚持写下来了。开始写的是短篇,结果还真的获了奖。这才坚持了下来,知道后来作品被更多人喜爱,才把小酒馆关张,专心一写作卫生,后来才有了闻名世界的《挪威的森林》。(这在他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都有谈到过。)
除了作家以外,很多我们认为要考灵感创作的职业,也是要进行持续的输出,例如作曲家。
以莫扎特来说,他需要每天教钢琴课、表演钢琴曲、参加有潜在金主赞助人的社交场所。所以,留给他创作的时间,只有早上和深夜各自的两小时。
贝多芬也一样,从早上早餐以后,一直到下午三点,全都是创作时间,从未停歇。
天天都得作曲其实大部分的天才,他们的成就都是建立在大量的持续输出的基础上,至于他们是不是最后能被大众所推崇,那真的要看命数和机缘。
比如香港这么多著名小说作家当中,不管大家如何评说,被大众提到最多的名字基本是两个:金庸、古龙。
其实能不能符合读者口味,真的没有人能判断。比如金庸先生一生都没有把小说家作为自己的身份,他小时候梦想是外交家,后来离开报社转行,也去当过编剧、导演,再后来自己创办明报,虽然梦想很大,但是真正为他带来名和利的,还是他的小说。
我是一名营销训练师,专长不是讲道理,而是找到成功的方法,而且是可以重复训练而且的方法。
千万不要看那些人到底在说如何如何厉害,而要看他每天都在重复做什么,那肯定是他认为最能产生价值,而且回报率最高的方法。
我们只要把这些方法复制,再加上重复的刻意练习,自然就能离成功原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