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

阅读如琴弦

2018-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咬笔杆的统瞳

我在读书(文学)时,若不能完全沉浸于书中的世界,脑中便会生出许多疑问,其中最纠缠不清的是:“我,为什么要读?”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完美”的答案。简单来说叫“无用之用”。

莫言曾说过这样的话:“文学最大的用处,或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不得不说,这样的解释很高妙,很耐人寻味。我却时常质疑这是一种“懒惰”,是不负责的强行高深。

曾经有人向我提及马尔克斯的伟大,我便带着朝圣的心去读他的《百年孤独》。坚持着读完以后,却只觉得十分压抑:一个阴翳带着霉烂气息的世界,一串串重复的名字,一个纷繁复杂的结构,一个猝不及防的结果……坦白说,我似乎感受到了它的伟大,却不能断言它究竟伟大在何处,所以谈及收获,也只能赌气般地说一句“无用之用”。

其实,只是不想承认对我“无用”。

而在那段时间,也有人指出过:你最近情绪怎么这么差。

所以在那之后,我再一次坚定地质疑:读书,究竟为了什么?

所有的长者都回应:“有好处的,你且读着,认认真真地读。”

还有杨绛先生的那句:“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于是,我再一次噤了声,却十分委屈。

所以,当我读到《命若琴弦》时,我会有一种特殊的共鸣。

一个老瞎子与一个小瞎子说书为生,老瞎子的师傅临终前给了他一张药方,嘱咐他用弹断的一千根琴弦做药引,便可医好眼镜,见一见光明。

现在,不妨设生活中的每一个都是瞎子,包括每一位前辈,每一个伟大的作家,每一位讲述者。

阅读如琴弦

他们告诉我们,有这么一张药方,你要读很多的书,才能治好眼睛。

阅读如琴弦

我们追问着读书的意义,一遍又一遍。

阅读如琴弦

尽管他们也说不大清楚,或是不愿说清楚,但又固执地相信一切是值得的。

阅读如琴弦

现在我们再残忍地假设,到最后,读书的意义,和那张药方一样,是一张白纸。(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阅读如琴弦

而再一次回溯过去的生活,那些读书的日子,或许心焦,或许忧虑,其实是“心弦扯紧”的,也就是“快乐”的。

阅读如琴弦

所以终于有人懂了,说出了“无用之用”四个字。

阅读如琴弦

原来如此,读书可以是不为了目的,是为了那个过程。

阅读如琴弦

最后,老瞎子对小瞎子说:“你要弹断一千二百根弦。”

就像我们的前人一代又一代地积累了无数好书,然后留给我们一句:“要多读书”。

其实,就是要我们不必问目的。

阅读如琴弦

“你把自己交给繁忙,得到的是踏实,却不是真实。”矛盾吗?

并不。

“什么是真实,是你做什么,和谁在一起,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是否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时至今日,我仍要说:我在阅读,和最优秀的人在一起,尽管忘了许多书,我从未懊悔过;哪怕是让我头痛欲裂的《百年孤独》,也并不会令我厌恶,我知道,这是一个过程,我会尊重它。

阅读如琴弦

我的意思是,哪怕你觉得现在的阅读对自己“无意义”,也继续读吧,无问西东。

还记得吗?老瞎子说过一句话:“要不怎么着,就这么死了去?”

是的,你相信吗,在故事中,白纸的作用是什么,在生活中,阅读的作用便是什么。

瞎子要靠着它活下去。

我们,要靠着它,活着,真正地“活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