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 通用首部字段(General Header Field
通用首部字段是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两方都会使用的首部。
Cache-Control
通过指定首部字段 Cache-Control 的指令,被用于在 http 请求和响应中,通过指定指令来实现缓存机制。缓存指令是单向的,这意味着在请求中设置的指令,不一定被包含在响应中。
指令的参数是可选的,多个指令之间通过“,”分隔。首部字段 Cache-Control 的指令可用于请求及响应时。
Cache-Control: private, max-age=0, no-cache
缓存请求指令
缓存响应指令
public 指令
当指定使用 public 指令时,则明确表明其他用户也可以缓存。
private 指令
当指定 private 指令后,缓存服务器只会对特定用户提供资源缓存的服务,对于其他用户发送过来的请求,代理服务器则不会缓存。
no-cache 指令
控制可执行缓存的对象的指令。
使用 no-cache 指令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从缓存中返回过期的资源。
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中如果包含 no-cache 指令,则表示客户端将不会接收缓存过的响应。于是,“中间”的缓存服务器必须把客户端请求转发给源服务器。
如果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中包含 no-cache 指令,那么缓存服务器不会对资源进行缓存。源服务器以后也将不再对缓存服务器请求中提出的资源有效性进行确认,且禁止其对响应资源进行缓存操作。
Cache-Control: no-cache=Location
由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中,若报文首部字段 Cache-Control 中对 no-cache 字段名指定了参数值,那么客户端在接收到这个被指定参数值的首部字段对应的响应报文后,就不能使用缓存。换句话说,无参数值的首部字段可以使用缓存。
no-store 指令
当使用 no-store 指令时,暗示请求(和对应的响应)或响应中包含机密信息。因此,缓存不能在本地存储请求或响应的任一部分。
从字面意思上很容易把 no-cache 误解成为不缓存,但事实上 no-cache 代表不缓存过期的资源,缓存会向源服务器进行有效期确认后处理资源,也许称为 do-not-serve-from-cache-without-revalidation 更合适。no-store 才是真正地不进行缓存,请注意区别理解。
s-maxage 指令
s-maxage 指令的功能和 max-age 指令的相同,它们的不同点是 s-maxage 指令只适用于多用户、公共缓存的代理服务器。也就是说,对于同一用户重复返回响应的服务器来说,这个指令没有任何作用。
另外,当使用 s-maxage 指令后,则直接忽略对 Expires 首部字段及 max-age 指令的处理。
max-age 指令
当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中包含 max-age 指令时,如果判定缓存资源的缓存时间数值比指定时间的数值更小,那么客户端就接收缓存的资源。 另外,当指定 max-age 值为 0,那么缓存服务器通常需要将请求转发给源服务器。
当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中包含 max-age 指令时,缓存服务器将不对资源的有效性再作确认,而 max-age 数值代表资源保存为缓存的最长时 间。
应用 HTTP/1.1 版本的缓存服务器遇到同时存在 Expires 首部字段的情况时,会优先处理 max-age 指令,而忽略掉 Expires 首部字段。而 HTTP/1.0 版本的缓存服务器的情况却相反,max-age 指令会被忽略掉。
min-fresh 指令
min-fresh 指令要求缓存服务器返回至少还未过指定时间的缓存资源。
比如,当指定 min-fresh 为 60 秒后,过了 60 秒的资源都无法作为响应返回了。
max-stale 指令
使用 max-stale 可指示缓存资源,即使过期也照常接收。
如果指令未指定参数值,那么无论经过多久,客户端都会接收响应;如果指令中指定了具体数值,那么即使过期,只要仍处于 max-stale 指定的时间内,仍旧会被客户端接收。
only-if-cached 指令
使用 only-if-cached 指令表示客户端仅在缓存服务器本地缓存目标资源的情况下才会要求其返回。换言之,该指令要求缓存服务器不重新加载响应,也不会再次确认资源有效性。若发生请求缓存服务器的本地缓存无响应,则返回状态码 504 Gateway Timeout。
must-revalidate 指令
使用 must-revalidate 指令,代理会向源服务器再次验证即将返回的响应缓存目前是否仍然有效。
若代理无法连通源服务器再次获取有效资源的话,缓存必须给客户端一条 504(Gateway Timeout)状态码。
另外,使用 must-revalidate 指令会忽略请求的 max-stale 指令(即使已经在首部使用了 max-stale,也不会再有效果)。
proxy-revalidate 指令
proxy-revalidate 指令要求所有的缓存服务器在接收到客户端带有该指令的请求返回响应之前,必须再次验证缓存的有效性。
no-transform 指令
使用 no-transform 指令规定无论是在请求还是响应中,缓存都不能改变实体主体的媒体类型。
这样做可防止缓存或代理压缩图片等类似操作。
cache-controal 扩展
通过 cache-extension 标记(token),可以扩展 Cache-Control 首部字段内的指令。
Cache-Control: private, community="UCI"
如上例,Cache-Control 首部字段本身没有 community 这个指令。借助 extension tokens 实现了该指令的添加。如果缓存服务器不能理解 community 这个新指令,就会直接忽略。因此,extension tokens 仅对能理解它的缓存服务器来说是有意义的。
Connection
决定当前的事务完成后,是否会关闭网络连接。如果该值是“keep-alive”,网络连接就是持久的,不会关闭,使得对同一个服务器的请求可以继续在该连接上完成。
close 指令
HTTP/1.0 请求的默认值,表明客户端或服务器想要关闭该网络连接。
keep-alive 指令
表明客户端想要保持该网络连接打开,HTTP/1.1 的请求默认使用一个持久连接。这个请求头列表由头部名组成,这些头将被第一个非透明的代理或者代理间的缓存所移除:这些头定义了发出者和第一个实体之间的连接,而不是和目的地节点间的连接。
Date
首部字段 Date 表明创建 HTTP 报文的日期和时间。
HTTP/1.1 协议使用在 RFC1123 中规定的日期时间的格式,如下示例:
Date: Tue, 03 Jul 2012 04:40:59 GMT
HTTP/1.1 之前的 HTTP 协议版本中使用在 RFC850 中定义的格式,如下所示:
Date: Tue, 03-Jul-12 04:40:59 GMT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格式。它与 C 标准库内的 asctime() 函数的输出格式一致:
Date: Tue Jul 03 04:40:59 2012
Pragma
Pragma 是 HTTP/1.1 之前版本的历史遗留字段,仅作为与 HTTP/1.0 的向后兼容而定义。
规范定义的形式唯一,如下所示:
Pragma: no-cache
该首部字段属于通用首部字段,但只用在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中。客户端会要求所有的中间服务器不返回缓存的资源。
所有的中间服务器如果都能以 HTTP/1.1 为基准,那直接采用 Cache-Control: no-cache
指定缓存的处理方式是最为理想的。但要整体掌握全部中间服务器使用的 HTTP 协议版本却是不现实的。因此,发送的请求会同时含有下面两个首部字段:
Cache-Control: no-cache
Pragma: no-cache
Trailer
Trailer 是一类特殊的首部字段,HTTP 协议在返回数据的时候通常是先发送 Header 信息,再发送 Body 数据,而 Trailer 会在 Body 传输结束后,再将内容“补发”给接收方。
发送方需要事先说明在报文主体后记录了哪些首部字段,可以指定多个,以逗号分隔。
该首部字段可应用在 HTTP/1.1 版本分块传输编码时。
HTTP/1.1 200 OK
Content-Type: text/plain
...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Trailer: Expires
... 报文主体...
0
Expires: Tue, 03 Jul 2012 04:40:56 GMT
以上用例中,指定首部字段 Trailer 的值为 Expires,在报文主体之后 (分块长度 0 之后)”补发”了首部字段 Expires 中的内容。
Transfer-Encoding
首部字段 Transfer-Encoding 规定了传输报文主体时采用的编码方式。
HTTP/1.1 的 Transfer-Encoding 仅对分块传输编码有效。
最后
我的个人主页 里也同步进行了更新,欢迎来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