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育儿故事大赛】父母抱有这种思想,其实是害了孩子
当我为了陪伴孩子出生的头三年,辞去工作的时候;当我一头扎进各种育儿书籍,兴致勃勃地参加各种育儿讲座,家长培训班的时候;当我认为学习各种科学育儿理念,是成为一个好妈妈的标配的时候;当我认为这一切是那么理所当然时候,而我身边有总一些亲戚朋友对我的做法嗤之以鼻,他们也爱孩子,但是总觉得我这么做不值得,甚至有的还认为,我这是在给孩子拔苗助长,他们的口头禅是:“我要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给孩子太多认为的干预不太好。”有的还认为,“我辛辛苦苦拉扯大,不生病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儿女成就多高,儿女自有儿孙福,看他自己的天分和福分喽,我们小的时候也没有什么育儿理念,现在长大了不也挺好么!”
面对这样的朋友,我只能笑而不答,我想解释,可总是不知怎样才能三言两语讲清楚。然而面对这样的家人,他们用认为的真理--“顺其自然”,来苦口婆心地劝我的时候,我是每每局促,不知如何安好。
其实,他们“顺其自然”的理念也是事出有因的。因为我们的确看到身边有这样一些人,小的时候粗犷放养,其父母也没有什么育儿理念,等他们读书时成绩也一般,有的甚至还辍学了,但是现在长大后也都干了一番成就,生活也不错。所以根据他们的过往经验,没有育儿理念也可以很好地长大,那么育儿理念这玩意儿,忽悠谁呢!
其实这个观点很好破,且听我慢慢道来。
多年前,我的恩师给我讲过一个小故事,很有意思,他说,成功就像赶公交车,有的时候,我们走近公交站台的时候,刚好看到公交车驶进站台,这时候,你如果跑两步,可能会赶得上这辆公交车,但是也有可能正好错过,那么处在那种情况下,你赶还是不赶,你是否会跑两步去追上公交车呢?
成功或者机遇,就像那辆公交车,你努力去干,拼命去追,不一定会成功,可能就是“没赶上”;但是如果你不去追,那么就连赶上那辆车的机会都没有。
成功就是这个样子,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就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
这么多年,我一直玩味这句话,我发现原来世间所有你想去做的事情,其实都符合这个“追赶公共汽车”这个规律,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赶公车”定律。比如我知道下个月有一个机会,我知道时间很紧,但是我都会去拼一把,万一成功了呢,就算不成功,权当练手了嘛,而练手就是攒经验呀。
回到我们的育儿理念上面来,其实,有些家长每天殷殷切切期盼,为孩子含辛茹苦地付出,说句实话,就像追赶这个公交车一样,真的不一定就能如你所愿,培养出一个多么优秀的孩子,或者让你满意的孩子。但是追了有可能成功,难道家长就真的愿意拿自己孩子赌一把,不追吗?然而对孩子放任自流,打着“顺其自然”旗号对孩子教育忽视,还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将来培养出一个特别出息的孩子。但是如果抱着这种态度,看事情也只是看到这一层,我只想说,不可不谓遗憾。
就拿孩子长高这件事情来说,孩子的身高有先天因素,有父母的遗传因素,有后天的营养因素,还有睡眠等等很多因素影响。我们做父母的,都要尽全力给孩子把条件创造好,尽管我不知道到将来的一天,我们是否能成功,孩子是否能长高,这个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只是尽全力去追赶那个叫做长高的“公交车”,就算没赶上,至少我们知道,我们努力了,不后悔了。但是如果父母不努力,不尽力给孩子创造条件,将来的某一天,孩子没有长高,那心中但凡深爱着孩子,是不是都会有些许自责,都怪我没给孩子喝牛奶,都怪我没让孩子长身体的时候睡眠充足,都怪我......
孩子长高,是能看得到孩子显性的成长,那么孩子的教育,就是孩子非显性化的成长,它不能用尺子量,不能用眼睛直观看到高矮差距。但是孩子一举手抬足之间,待人接物之间,就一露无遗地将教育和修养展现在他人面前。
最后提一点,顺其自然是个好东西,但是被很多家长妖魔化了,真正的顺其自然是让我们家长给足孩子生长需要的土壤,家长不要拔苗助长等行为,不要干预孩子的自然成长。而不是说,不给孩子土壤,扔下一句,“顺其自然”让孩子放任自流。
任何教育理念,断章取义,都是伪教育理念。所以,提倡真正的顺其自然,而不是打着“顺其自然”的旗号,对孩子放任自流,有的甚至是当作对孩子的成长忽略的借口。
感恩世间有这么一群父母,他们明明知道,付出不一定就会有收获,也许每天含辛茹苦付出,明天的孩子未必一定会如自己期望地那样成功,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依然毫不含糊,因为他们明白,不管结果怎样,命运的主动权都是握在自己手里的。给孩子付出了,就算不成功,此生无悔,了无遗憾。
父母抱有“顺其自然”这种想法,而分不清顺其自然的真正含义,“顺其自然”更加需要呵护孩子的天性上,好好管教,而不是最后都把孩子放任自流,这样做无疑等于害了孩子。
(说明:本文原创,高效育儿经和笔尖温度是同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