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真实,是成功的另一副面孔
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不是模仿谁的生活,不是最后拥有了什么,而是你活成了你最初喜欢的样子。
——易小宛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前两天,某杂志推出了一篇名为《坠落的奥数天才》的文章,写得是数学天才付云皓从北大挂科肄业以后,到广州一家师范学校当老师的事情。
作者用灰色的笔调讲述一个灰色的事实,字里行间所表达出的痛惜和讥讽,让付云皓这位两届国际赛金牌得主坐不住了。
他很快撰文反击:我挂科怎么了?我没拿到毕业证怎么了?我没有去做学术研究怎么了?我当老师怎么了?我活的很充实,我活得很自由,我只想尽自己的力量,“稳稳当当地一步一个脚印踩在基础教育的道路上,让初等教育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有水平。”谁告诉你这叫堕落?
作为作者笔下一个“不成功”的例子,这篇报道除了让男主内心感到受了伤害以外,也引爆了围观群众的兴奋点,让吃瓜群众议论纷纷。
有网友在文后评论:“比起做大事,脚踏实地更重要。仰望过星空的人,更能脚踏实地。不被别人的节奏所乱,勿忘初心已经是很难得了!”
是啊,人生几十年,前二十年啃书本,后二十年拄拐杖,能让自己活出精彩的,大多是位于中间的四十年。
而这不多的时间,还要分些给父母,给妻儿,给朋友,给不相干的人。真正自己能够独立支配的,恐怕已剩瘳瘳无几。我们既然无法拓宽生命的长度,何不努力挖掘生命的深度,让自己为自己活着。
前不久,49岁的窦唯参加音乐节,一曲《殃金咒》,他全程在角上打鼓,观众们全程没有看到他的脸。
这位中国摇滚界最红的明星,已经渐渐褪去了他耀眼的光环,活成了油腻邋遢的中年秃顶大叔。
他的特立独行,逍遥自在全写在脸上:高兴了,就吼一嗓子,被不实的报道激怒了,直接烧你家汽车。
他早已经活成了一个传说。
他又是真实的,骑着电动车逛早市,去茶馆喝茶,到街边理发,跟胡同里的老北京一起挤地铁。
没事了画个画,无聊了听听相声,再不济就去后海发会呆。
他不去讨好取悦别人,也不在乎别人背后怎么评价他。
他是窦唯,一个活得真实,活得透彻,活得自由洒脱的过气网红。
他说:“我就想过一种很普通的生活,因为我是觉得无论是当歌手,还是做音乐,其实是很普通的事,是一种很普通的生活形式,没有必要把它弄得好像就高人一等。”
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什么叫成功?
记得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博士开车通过一座桥的时候,一个汽车轮子爆胎了,他换轮胎的时候,不小心将固定轮胎的四个螺帽,掉到桥下湍急的水流里去了。
一个挑着柴从桥上路过的农村大爷见他沮丧的坐在地上,问明原因以后说:“这有什么难的,你只要把另外三个车胎每个上面拆一个螺帽下来,安到这个轮胎上,然后开进最近的修理厂,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博士听完以后,冲着老人蹒跚离去的背影竖起了大拇指。
所谓的成功,不是你有多么高深的学问,也不是你能挣多少钱?而是当你遇到困难解决不了的时候,你能从中学到什么道理,或者它能给你些什么启示,带来什么收获。
你活得有用没用,才是检验成功与否的一道选择题。
马克思说,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而是要看这样的职业有没有价值,能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愉悦的体验。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为之付出努力,将它做到极致,足矣。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比如出身,比如智力,比如受教育的程度,甚至周围的环境。
也有些事情是我们能够掌控的,比如喝几杯水,读几页书,付出多少努力。
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拥有自己支配自己的时间和能力。
网上有一份来自美国、加拿大、丹麦、荷兰等国的调查报告,被调查者只需要回答两个问题:
“你每个月花多少钱来给自己争取更多的空余时间?”
“你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是否满意吗”
统计结果是:愿意放弃金钱,来赢得属于自己的空余时间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
而那些忙忙碌碌,钱多却没有时间消费的人,快乐的感觉要小于那些钱少有闲的人。
钱是一种欲望,权是一种向往,读书是一种精神的重塑,用知识改变人对世界的认知,快乐淡然的心态,更利于提升人们缓解生活压力的能力,也更容易让人获得满足感。
庄子说:“尽有天,循有照,冥有枢,始有彼。”万世万物,相生相克,宠辱不惊,自律自勉。
很多有天赋的人,并不是活得失败,不过是换了一种活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