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情绪背后的心音
一位14岁的男孩跟他的妈妈一起做家庭心理咨询,当问到爸爸的时候,妈妈说:“他爸爸每天就知道玩手机,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他爸爸说考不上高中没有关系,随便找个学校上就可以了”,妈妈气急败坏地数落,满脸狰狞和愤恨,而这位14岁的男孩脸上却没有一丝表情,若无其事的望着窗外。
妈妈继续抱怨着,但其中的一些话很明显不是对这个孩子说的,更多的是对自己老公的抱怨,妈妈一直在释放着自己的焦虑情绪,根本没去顾及孩子的感受。显然,这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是没有被倾听的,妈妈却困惑于自己对孩子如此付出,为什么孩子不理解?
那一个人如何可以跟其他人很好的沟通呢?
首先,我们要想和别人好好的沟通的话,需要先倾听别人,需要听得懂对方在说什么,能听懂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对方,只有真正的听见对方了,才能说出来温暖的话语。
就如这位妈妈一样,压根不知道她的儿子此刻在想什么,如何能听懂孩子都心声。其实听懂对方,意味着我们要能够投入到别人说的语境当中去,能够设身处地去体会他人到底在什么地方,在那个地方干什么,他现在在说什么话,他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即使没有听懂,也一定要充满好奇的去询问也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点,我们不能没懂装懂,否则就会出现人家说了很多话,我们根本不知所云,对接上的话也就会南辕北辙。
其次,需要了解自己和对方说话过程中,自己到底处在什么状态,要一边觉察自己的内心感受的倾听,而不是一直在听对方说,跟着对方说呀说,这样是能进入对方的语境了,可是自己却不见了。如果真的忘记了觉察反思自己,这样的状态也不能给别人的回应是对方想听到的。
不能给到对方支持的反应,不能够促进对方去反思的回应,这样的对话,不是沟通也不算交流,只是单向理解了别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倾听的人,反而被对方的语言占据了内心,在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里会看见,孩子很能理解大人,但是没有了自己。
最后,倾听别人的同时,也需要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同时,能够反思刚才这个过程中自己在什么位置说了什么话,建立在有感受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感受和理智部分结合起来,这才是一种整合的能力。有了以上的能力后和别人说话就没有太多的问题了,我们就会知道如何与别人好好说话了。
我们每一个人就需要提升和具备这三种能力,使自己跟别人交流和沟通的时候顺畅,减少沟通过程里的磕磕绊绊,也减少了在人际交往中频频出现的误会,提升生活的幸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