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之道
一个懂得说话的人,时常能让身边的人感到愉快和轻松,这样的人,自然会越来越受欢迎。这个世界或许对我们有些许善意或恶意的玩笑,别总纠结于一时的不快,试着用幽默风趣的言语化解,你的人缘自然会节节攀升。
亦舒在著作《此一时彼一时》中写到:“进退,对成年人来说,是江湖秘诀,所谓敌退我进,都要练熟练妥,否则,不知进退,不晓得知难而退,都会万劫不复。”懂进退,知分寸,是人际交往的金科玉律,尤其在说话时。说话有分寸的人,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自然人缘更加好。
在一期《朗读者》节目上,徐静蕾朗读了史铁生的小说《奶奶的星星》,当读到“地上如果一个人死了,天上就会多一颗星星,因为它要给活着的人照亮”时,她的声音变得哽咽。徐静蕾想到她的奶奶了。徐静蕾被奶奶带大,两人感情深厚。在奶奶去世的那段时间,她十分伤心,独自一人到国外,不愿面对这个事情。朗读完,主持人问道:“有什么特殊的时间,你能感受到奶奶吗?”徐静蕾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落下泪来。这时候,主持人若是刨根问底,趁机追问徐静蕾,让她说出更多感人的故事,节目也许会更加博人眼球。但她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沉默,在一旁静静等候,待徐静蕾平息情绪后,才开口安慰道“没关系”。
有句话说:“真正高情商的人,往往有着较强的‘共情能力’,在与人沟通时,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人生际遇不尽相同,外人不知全貌,说话有分寸的人,不揭人伤疤,更加不会刨根究底,再次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
《菜根谭》中说:“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意思是说,在说话上要懂得把握一种分寸,才能做到初见让人喜欢,长久不让人讨厌。
会说话是一门学问,说话有分寸是一种修养。这样的人,才会更受欢迎。
日本文学家大宅壮一说:“一个人的脸,就是一张履历表。”实际上,一个人的嘴,也是他的另一张履历表。
懂得说话,能于尴尬境地中解救自己和他人,更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好好说话,是我们这一生的必修课。人活一世,愿你我都能够把握说话之道,让别人舒服,也让自己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