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太一强肾补虚功
作为历代祖师用来开启人体能量宝藏的金钥匙,据说用心修炼可快速触动人体关窍,激发潜能,使人迅速由弱变强,充实人体精气神,经常修习能使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发生脱胎换骨般的变化!经过短短1-2个月的持戒练习,即可回复体力、旺盛精力、改善面色肌肤,还人虎跃龙腾之身。它不仅对防治数十种疑难杂症有奇效,而且美容养颜、养生健体、开发智慧。
具体可操的详尽方法:
首先,凝神息虑,口中先漱津3~5次,舌搅上下腭后,待满口津生,便把津液吞咽下去,吞时要有响声。
其次,随即于鼻中吸清气一口,以意念送至腹脐丹田之中,在吸气的同时,提缩肛门(如忍大便状),以意念与目力(内视)从会阴处把内气提至腹脐丹田,使上气(清气)和下气(内气)在丹田会合,并略在丹田存一存。
然后,呼气,结合松肛,与此同时以意念与目力将丹田之气,经会阴入督脉,从尾闾沿脊中线之命门、夹脊、玉枕直透入泥丸,此时呼气尽。
最后,吞咽口液,此时呼吸暂停,用意念与目力将升至泥丸之内气,连同口津一起送入腹脐丹田之中,并稍在丹田留存一下。这样,吸、呼、咽即为1次运演程序。
接下去又做吸气动作,再做呼气动作,继做咽津动作。
如此循环往复,按此法每天修习“秘诀”二至三次,每次练习二十或三十分钟为宜。
修习此法,除认真掌握熟练流程,还有一些事项,必须要注意:
一、“气气归脐”采用的是“逆腹式呼吸”法。“一吸便提”即为吸气便提肛,同时意念“气气归脐”。“气气”为两气,一为鼻吸之气,一为提肛之气,提肛收腹,使两气相汇于“肚脐”,也即“神阙穴”。
二、“一呼便咽”之“咽”为“津液”,津液在内丹术中被认为是肾水中的精气所化,随气运转而上升至口,与一般唾液有质的不同,而又咽归丹田,就称为“玉液还丹”或“金液还丹”。口中津液为“治阴虚无上妙方”,古人造“活”字即为取“舌旁之水”。十六锭金把咽津作为功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体现了中医学阴阳平衡理论。肾属水,心属火,水宜升腾,火宜下降。咽津入丹田,既能引导心火下降,又能助运肾水上升,最后促成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三、呼气尽时要马上进行咽津动作,不要停顿,还要有意上接泥丸之气,将它和津液一起纳入腹脐。如没有津液,也要汩汩有声咽之。古典名著《灵宝毕法》曾提出过“虚咽法”,认为如口津不生,可用“虚咽而为法,只于咽气,气中自有水生”。故虽无唾液,“虚咽”也能产生良好功效,绝不可因没有口津产生,而将吞咽动作略而不做。
四、要养成轻缓柔长的呼吸,不可憋气以致呼吸急促,应处理好呼吸时限同意念运行的关系,也不能过分用意用力。
五、尽量保持身心清静,过饱、过饥、发怒、心烦意乱或有较大的精神刺激,应暂停练习。日常必须注重道德修养,加强炼己,尽量在达到入静入定状态时做功,以避免采取浊精浊气。只有配合节欲,此法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极利于祛疾养生,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