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儒家乃至国学没落了?
一位老师曾经对我说过,学会提问是很重要的,但在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点:问题的合理性与意义。
合理性即问题的前提条件一定要合理,比如:“为什么那个人是狗?”就不合理,因为人属于人科,狗属于犬科,生物学意义上本就不同,但是,“为什么那个人像狗?”就是合理的,因为问的不是生物学差别,而是在两个不同的生物个体上找相似点。
而问题的意义则更注重问题的价值,比如:“刘邦左腿上的痣到底有72颗还是73颗?”就毫无意义,刘邦左腿上有痣,是历史记载,但仅作一观即可,追究到底有多少,其现实意义或者史学意义都几乎不存在。
一
那么,我提的这个问题是否合理呢?儒家或者国学,是否没落了?
从外在形式上来讲,国学的没落从清末的洋务运动就已经开始了。在民国时期,虽然有新文化、反孔等运动,但国学尚且能和西学分庭抗礼,故而民国不乏一些国学大师。建国以后,先是接受苏联援助,西学渐渐成为主流,然后又是文革十年,文化的种子差点都要被断掉。直到改革开放,大家吃到了经济发展的甜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渐渐成了主流,国学就更加式微了。印象当中,除了路边墙面上被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学”之外,国学似乎只存在于外交辞令中了,如温家宝总理讲“中国威胁论”时,曾引用《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有习大大在博鳌论坛上所引的《荀子·天论》:“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等等。
从内在影响上来说,国学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传统道德体系一起没落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男女平等,个性自由等等思想成为主流之后,由儒家所衍生出来的三从四德、君臣父子等观念渐渐被否定。正所谓矫枉必过正,连带着儒家本身也因此被否定了。
故而得出结论,儒家乃至国学,的确没落了。
二
国学没落,儒家式微,探讨其原因究竟有何意义?我们是否可以把这些东西与三从四德一起,丢进历史的垃圾堆?
这个问题等于是在问复兴国学的意义,是个相当大的话题,许多人都提过,这里只从我认为的最重要的两个角度来谈。
其一是道德意义。道德是个容易引起人反感的话题,因为道德是社会的产物,伊甸园里的亚当夏娃是没有道德概念的,道家设想的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也是在试图淡化道德的影响。而社会需要规则,于是才有了道德。可有人会说,当今是法治社会,道德这种东西早就被淘汰了,实际上并不可取。以美国为例,美国法律体系可谓健全至极,但相应的,法律需要解释,于是律师行业兴起,富人打官司就有了天生优势。
道德不应该是明确的教条,而是一种存乎于心的纲领,故而道德也不应以教条的形式被宣扬。写在墙壁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然好,但单单写在墙壁上,还不足以让人们去理解。这便是弘扬国学的意义之所在,正如孔子所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道德教化和艺术修养联系起来,方能塑造健全的人。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这件事非得靠国学不可呢?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中国并非是一个宗教信仰盛行的国家,没办法以宗教偶像作为引导,就只能依赖国学教育了。当基督徒陷于困境,大概会想起《约伯记》,中国人也可以去想想颜渊居于陋巷,学而不厌。
其二则是民族认同感。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感是极其重要的,以日本为例,二战之后,日本亦可谓满目疮痍,天皇走下神坛,经济全靠美国的支撑,但短短几十年时间,便重新走回了世界的前沿。以一个愤慨的中国人的观点来看,日本(包括韩国)不过是靠着当美国的一条狗才能有今天,但事实并非如此。日本在接纳西方文化的同时,并未丢掉自己的文化,他们的弓道、将棋、围棋还有和风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日本人最有礼貌,而这种礼恰恰来自于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不是有些讽刺?甚至于连天皇的孙女,敬宫爱子的名字都来自《孟子·离娄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可以说,大和民族早就把儒家文化化作了他们自身文化的一部分,并以此形成了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力,而在儒家文化的起源地中国,却少有这种民族自豪感,这在经济发展的蓬勃期并不会有什么影响,可一旦国家陷入危机,高下就立判了。
因此,不管从何种意义上来说,复兴国学都是有意义的,而想要“复兴”,就要先弄清楚国学因何没落。
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因此,想要知道国学因何而没落,就得先从热爱国学的人里找原因。
喜欢国学的人有很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阶层,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皆有,虽然大家都想要弘扬国学,但在做法上,则或多或少有些偏颇,影响了国学的发展。这里只提几种影响国学发展的行为。
首当其冲的,是“曲高和寡”派。这类人里不乏有真正的大师,他们熟读经史,出口成章,但往往因为“学术研究”的任务,钻进了故纸堆里,在历史的边角料中去考证某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这种事情并非毫无意义,在清朝时曾达到顶峰,却不适合当下的环境。闭门造车,只会让国学越来越封闭,成为一门艰深的学问。
第二,是国学优越感。这类人五花八门,自认是圣人之后,在孔子和柏拉图之间,一定要分个高下。对于传统的国学全盘接受,甚至于强行解释,非要把国学中某些已经落后的观点另选角度,改头换面地拿到今天来用。不能正视自身的缺陷,又怎能让他人正视国学?
第三是故作高深的迂腐。在某写作群里,一位受人敬仰的导师在讲解了《资治通鉴》的重要性之后,有学员心向往之,想要买书,于是乎,导师推荐了繁体竖版的《资治通鉴》,学员下了订单,书次日即到,发图晒了朋友圈,看了十分钟,遂束之高阁——看不懂哇。简体与繁体之争其实毫无意义,因为简体字作为几代人的受教育文字,纵然有千般不是,也已经成了既定事实,无法改回去了,那么坚守繁体字才是国学到底有何意义?难不成今日的基督徒还要学了希伯来文才能读《圣经》吗?
第四是形式主义。比如汉服的诸多爱好者们,对外说起来,他们也有个弘扬国学的名头,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很多人与其说是喜好汉服,不如说是喜欢一种小群体的自我认同感,故而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强调自己身上穿的是汉服而不是和服,汉服才是中国人真正的美,如此云云。我甚至在论坛里见过有人为了辩“汉服不是奇装异服”而恶语相向,甚至人身攻击的,全然忘记汉服的精髓在于“和”。再比如各类诵经活动,恨不得把四书五经读个遍,不解其意也没关系,反正圣人是不会错的。平心而论,任何一种文化都会有其形式主义的地方,但这些形式主义大多都建立在理解其内涵之上,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单纯为了形式而形式了。
第五是功利主义。这点主要体现在市场上的一些热门书籍上,大概是因为近些年进口的鸡汤书、方法书横行的缘故,便有人打起了国学的主义。于是,要跟老子学为人处世波澜不惊的大道,孟夫子会教你说服他人的七种技巧,要“一生伏首拜阳明”。这些书只是把国学的经典照抄一遍,然后用西方心理学的套路去解释,以己之短,去搏人之长,不是自取其辱吗?把卡耐基和老子相提并论,实属不伦不类。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复兴国学,只能徐徐图之。但愿各位国学大师们能放下身段,多写一点更适应当下状况,浅显一点的书,国学的爱好者们,也应当正视国学的问题,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让大众把儒家、把国学这种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塑造了中国人群体潜意识的文化当作冷门学科和异类。
四
说完了国学爱好者的问题,再来谈一谈社会中其他人的看法,其中也许有曲解或不足的地方,还请补正。
1、今日的自然科学、社会学、心理学都是从西方发展而来的,有时间读《论语》,为什么不读《西方哲学史》呢?有时间读《史记》,为什么不读《罗马帝国衰亡史》呢?
这种观点的形成,自然与1840年以来中国屈辱的近代史有关,中西的差距在文艺复兴和闭关锁国的这四百年中被拉大,在坚船利炮面前,仁义道德被击得粉碎,故而产生这种“崇洋媚外”的心理也无可厚非。但照搬西学是绝对不合理的,哪怕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也要有中国特色才行,否则遵义会议为什么要把李达赶下台?因地制宜,就势必不能抛弃原有的文化。更何况,先秦诸子的思想与希腊哲学各有千秋,自然科学诞生于西方有历史原因,不能因此而否认中国哲学的价值。
2、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等级森严,还有什么存天理、灭人欲,实在是反人类嘛!还是老庄好,讲究随心所欲,我不看也行。
持这种观点的人,乍一看还以为是老庄的粉丝,其实他们老子也许翻过几页,庄子大概会背“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正是标签化的结果,我们喜欢给不同的思想贴上标签,就跟金庸武侠里的门派一样,少林的功夫必带几分禅意,武当总有几分仙气,丐帮那一套打狗棒法则尽用俚语;所以儒家就等于繁文缛节,道家就是修仙门派,墨家是科学家……了解了这些标签之后,哪怕没读过原文,也可以侃侃而谈。
在这些标签当中,对儒家的误解尤甚,因为儒家自董仲舒以后,成为了统治阶级的工具,本就容易让人反感。但即便不提东汉的经学和宋儒、明儒的发展,哪怕是先秦的儒家,也是各有不同的。譬如孔孟之间的差别,相比孔子有些天真的理想主义,孟子明显更为切实一些,他耻于言利,但以《梁惠王上》来看,孟子想要的就是“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与近代西方的边沁倒有些类似。甚至于孔子的诸弟子,也是各有不同,颜渊清贫乐道,倒有些庄子的风范;子贡位列《史记·货殖列传》第二位,仅在范蠡之后,放今天那是巴菲特一样的大商人;曾子作《大学》、子思作《中庸》,都和孔子的观点有差异,又怎么能一概而论呢?说起来,这还是我们的课本错误引导的缘故,“封建糟粕”四字,也不知道在多少人心中种下了讨厌儒家的种子。
3、经典难读,又浩如烟海,上班都快累死了,哪有那个闲心?不如打几盘王者荣耀过过瘾。
哎。
五 后记
其实这篇文章,一开始只因为读《荀子》而起,和一个朋友讨论,发现其对儒家特别不感冒,因而有了一些想法,随即又想到不仅是儒家,整个国学都面临着明显的衰落。网络时代到来以后,我也不止一次听到“复兴国学”的口号,古风音乐、汉服、简书上的共读诗经活动,总觉得还差了些意思,要复兴国学,终究还是要从改变人们的观念开始,而既定的观念想要改变是很难的,只能从下一代开始。可我们的下一代说是减负了,却又面临着学英语、奥赛班、兴趣班的压力,好的小学尚且要入学考试,哪有什么时间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兴趣?可在这样功利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又没有宗教信仰,拿什么来限制他们的行为呢?徒叹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