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读书

张爱玲的寂寞源自她的自怜无情

2018-05-27  本文已影响48人  泽木鱼

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看的淡一点,伤就会少一点。

                                                                                                         ——张爱玲

提起张爱玲,人们大多感慨她的诗情画意,她的孤独凄凉。她的事迹生来就带悲剧色彩,不可否认,正是悲剧赋予了她才情。

张爱玲出身在一个动荡时期的没落贵族,父亲与母亲的不合使她不断在追逐幸福与渴望自由的道路上越走越偏,她苦苦追寻母亲穷极一生追求的西方世界,却总是在梦想实现的最后一刻被命运斩断了锁链。


张爱玲和她的母亲 国史演义 

当初她好不容易获得了伦敦大学的通知书,正要赶赴学校时,欧洲战争爆发,打破了她对西方世界的所有幻想,最后选择了香港大学,三年里她用尽自己所有的努力,拿到了每年级文科第一的奖学金,并获得了前往牛津大学深造的机会,只是香港战乱爆发,来之不易的第二次机会又这样消失不见。

命运迫使她回到了上海,那个生她养她的故乡,在那里开启了她文学的事业。

张爱玲给人的印象与林黛玉极其相似,多愁善感且求而不得,但却比林黛玉的骨子里多了一份决绝少了一丝傲慢。

与其说决绝到不如说无情,是的,她是无情的,在生活给她制造的麻烦面前,她的所有行为都是无情的。

她会在后母的欺凌下反抗,而不像弟弟那样逆来顺受;她会在父亲对她阴晴不定的态度中毅然离去;她会固执地去追逐母亲为她描绘的幻梦……她似乎从不纠结事情的后果,一旦选择便一往无前,也许她的骨子里还透着冷漠吧,看惯了世态炎凉,便不惧悲伤。

在我看来,张爱玲是自卑的,她决绝的回应着,或者说是逃避着一切不美好的事情,无论是离家出走逃避那个恐怖的家庭还是奋不顾身追寻母亲,亦或者是为文学梦想努力拼搏,她都未曾真正勇敢地面对过她的遭遇,她卑微地去找寻生活中的任何幸福或快乐的可能性,却终究只是徒劳无获。她在亲情面前是卑微的,在金钱面前是无助的,在爱情面前是无奈的……

生活给不了她想要的快乐,她便只能自己可怜自己,她常说自己喜欢上海,殊不知她笔下的上海并不只是上海,只是将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了上海这个养她也伤她的地方。

人不是生来悲观,也不会故作坚强,只是当你尝遍生活给予你的所有的不幸与哀伤,你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软弱与渺小,你改变不了它,所以只能给自己穿上悲情的衣裳,扮演孤影自怜的落寞者;你找不回曾珍惜却失去的美好,所以只好给自己建个牢笼,假装自己一切都好……这也许就是张爱玲的文字为何时而婉转忧伤,时而平淡潇洒的原因吧。

她不是没有开心过,也不是没有快乐过,她有过和谐的家庭,有过知己好友,有过刻骨铭心的那个爱人,只是一切陪伴她的日子都太短,亦或是人类惯有的贪婪,让原本幸福的瞬间变了味道,也让生活变了模样。

那个封建时期的淑女,那个顶着“天才”称号的女子,注定活得比别人都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