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 我站队相互宝
相互宝
无法言说的痛
美好构架的背后
抵不过赤裸裸的现实
01
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的相互宝,事情还得从云南这位唐大叔说起。
涉案人: 唐某。
案情:
2018年12月28日 ,成员唐某,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回贤村时,不慎跌入约3米的洪涝沟中,后受伤活动受限。
由120送至云南省德宏州医院住院治疗,入院诊断为双腿退股骨折,后唐某出现嗜睡情况。
2018年12月31日查体诊断为GCS评分5分,持续使用呼吸机超过96小时,符合条款中深度昏迷的定义。
事件发生后第三天转入ICU科救治,持续昏迷后转入上级医院ICU科,在ICU治疗2个多月。住院费用近50万,且后续康复治疗路很漫长。
申请赔付,未果,陪审团亮相,最终,陪审团决定,不予赔付。
时间线:
等待期:90天
投宝时间:2018年10月31日
发生意外:2018年12月28日
投宝到意外:小于90天
(相互宝里明确规定了等待期)
理赔调查员调查结果:
唐某入院记录显示“既往有皮肌炎病史2年,长期服用醋酸泼尼松片”,面访成员妻子了解到成员2016年因皮肌炎在昆明昆华医院确诊,住院10天。
出院后持续服药3月余,后停服。
医院排查显示,成员2016年8月29日至9月9日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皮肌炎,间质性肺炎。
出院医嘱显示:遵嘱服药,泼尼松12片/天,1月后到风湿免疫科就诊调整用药。
(相互宝关于连续服药的说明)
02
大面积的讨论和怼相互宝的战争爆发。
不支持的一方:
有陪审员认为带病投“宝”本身不符合规定,担心“别有用心”之人故意利用漏洞来骗取赔偿金,则会损害健康投保者的利益,从这个角度出发不应该赔付。
支持的一方:
支持给救助金的陪审员则认为,申请人昏迷是因为意外,与皮肌炎没有关系,而且相互宝带有公益性质,就应该能帮一个是一个。
保险代理人一方:
看吧,我就说相互宝不靠谱!出问题了吧,拒赔了吧! 还不快来找我买保险,还是我卖的保险靠谱!
这种行为,我称之为看戏不怕台高。
我们暂不讨论这个事件孰是孰非,理智与情感的问题,从来都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也不太好衡量。
从理智上来说,相互宝拒赔是正常的。
因为唐某违背了最初的健康告知,本就不应该进入到这个池子里面。
既然这个池子里面没有唐某,所谓的之前的用药记录和这次意外受伤根本没有关系,应该得到赔付的讨论声也就不会出现了。
何为因果,不要揪着当前的点不放,多找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从情感上来说,大家只要给出0.1元,这位唐某就能得到10万的救助了,仿佛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儿。
比起朋友圈的轻松筹,动辄捐个十几几十给陌生人的情况,相互宝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
毕竟故意利用轻松筹那种平台圈钱的人也不占少数,之前类似的案件相信大家都没有忘记,某某有车有房有钱,还利用互助平台筹款。
人性之恶,道德之低,不用解释。
如果把这个案例放到保险公司中,我相信也是一样的结果,首先健康告知就不符合,其次,等待期内出现,换了保险公司,照样不会赔付的。
不明事理就开始怼相互宝的代理人,你们也该歇歇了!其它互助平台上更多恶性事件,其实更值得大家深思。
可见,购买保险过程中的如实告知,真的是个狠角色!而有关等待期的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都应该引起注意。
所以,孰是孰非,暂且略过,放过相互宝,不要再置相互宝于不堪的境地。
把它鄙视的一无是处,有什么意义?
03
相互宝的坎坷历程
相互宝是一个大病互助计划,健康告知达标、信用等级等达标的人都可以加入,如果成员发生大病,一经审核通过,可以获得10万到30万不等的保障额度。
0元就能加入,有人理赔才分摊,最高享30万元保额。
费用均摊到4000多万用户,一人生病,大家分摊,每次分摊不超过0.1元,年度分摊封顶188元。
其实原本是很美好的计划。
凭借着支付宝的过亿流量,相互保自2018年10月16日上线以来,41天就有2000万用户加入。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对“相互保”的质疑声不断,不确定的价格、自动扣费,扣费最初没有确定等等方式所隐藏的逆选择风险终于引来了人们的关注。
在强力的监管和舆论压力下,相互保改名相互宝,信美退出。
04
改名后的相互宝大方承认自己不是保险,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保险了。
所以我们其实没有必要一直怼它,说它没用,没意义!存在即合理。
但动了别人的奶酪是要付出代价的。
(相互宝对于自己的定义)
05
同样是互助形式,相比于水滴筹,轻松筹等,相互宝做错了吗?
为什么只有相互宝会被推到风口浪尖?
只能说是事情类似,但是体系不同,生存环境也不同。
相互宝更多的是依托金融生态BAT + TMD 巨头系。
支付宝的金融背景也决定相互宝的思路从一开始就更倾向于一款金融产品,甚至因为其一度被定义为一款“保险”产品而非互助产品,从而站在了舆论风口和强力的监管之下。
而水滴互助,壁虎互助等,依托的是社交体系,水滴互助接受过腾讯的投资,背后有着腾讯的影子,真正的社交网络资源护身。
水滴互助总经理胡尧说过,互助模式本质上不是公益,而是共益,是共同有保障意识和保障需求的一群人抱团取暖。
显然社交体系是天然适合承载网络互助这种属性的保障模式。
依托金融平台的相互宝的众筹模式就显得不那么讨好了。
一个是我发出求助,你私底下能捐就捐,不捐也不会有公然的道德谴责,可以说是小范围的自发行为。
随随便便给别人捐个十元二十元,好像很正常,日积月累,几百元也就没有了,其实远远超过相互宝年互助额不会超过188的规定。
如果我没记错,最近三个月,我最低捐了五次钱,都是陌生的,不认识的人,素未谋面,只因为认识的人转发了。
一个是你加入到这个池子里,将来的每一个被求助都和你息息相关,求助或者被求助,不再是你所能控制的事情了。
虽然每次仅仅花费别人那么0.1元,但是大家给你的这一毛钱也不是那么好拿到手的,规矩不能破坏。
唐某这个事情就是很好的例子,好解决也不至于到最后惊动了陪审团。
为什么0.1元都这么不好掏出口袋?
而各种筹,随便一个陌生人就能拿走我们十几元或者几十元?
不同的平台依托模式,注定了相互宝的路不那么好走。
06
互助保险VS商业保险
保险最初的形式其实诞生于互助模式。
但现代商业保险又从三个方面对互助保险进行了颠覆:
1. 商业保险开始对风险进行量化,解决了风险的定价问题。
通过精算原理,利用数学,统计学,保险学,金融学,人口学等等知识和原理去计算出商业保险中的定价。
手动崇拜精算师,你们是真的牛!
2. 商业保险更好的避免了逆向选择。
更加成熟的体系,更好的线下服务,更明确要求的健康告知,也将很多想钻空子的人拒之门外,虽然也有漏网之鱼,但是情况好很多。
3. 商业保险进一步转移了风险。
商业险机构会把自身的经营风险转移给再保公司,实现风险在更高一层的社会组织间进行分摊。因此,参保人发生风险无法赔付的情况在商业险中出现的概率极低。
而在互助式保险中,参保人若同一时间段内发生的意外较多,或许会导致众多用户因此流失,因为国人不想被他人占便宜的心理也是互助保险的弊端。
无论互助还是商保其实都是解决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我们才需要这些保险产品给予我们极大的确定性。
互助模式本质上是在一定群体范围内做到风险的均摊,但无法做到风险转移。
比较下来,没有谁好或谁不好的说法,只能说不同的人群对应不同的需求。
就好比有人看不上百万医疗,愿意一年花几万购买高端医疗,享受更高层次的就医体验一样。.
无论购买哪个,都没有对错的。
07
健康告知的重要性
《保险法》对于“如实告知”的说明: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投保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为什么这个案件对于赔不赔付,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最主要还是健康告知和等待期的问题。
如果当时做好了健康告知,也就不会有现在的这些纠纷。
不要抱着侥幸的心态,以为隐瞒告知,保险公司查不出来,保险公司的调查能力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08
童爷说两句
如果身体状况不允许,迫于无奈没办法购买正常保险保障的情况下,无疑加入相互宝,或者是水滴筹轻松筹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万一有事,还能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
如果年纪很轻,身体状况也好,那么社保商保都应该有,最基础的一份几百块钱的百万医疗,不要告诉我你买不起。
不要说什么保险是骗人的,花那么多钱,最后什么都不赔付。
对于这类问题,我的建议是:不要让你的信息不对称和某个行业的知识盲区蒙蔽了你的双眼,对于任何事物,我们都应抱有开放的态度去理解和接纳。
09
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用所谓的道德去绑架别人?
2.很多人说保险是骗人的,那么请问:为什么有人要加入相互宝?对于健康问题,他们在害怕什么?他们又在寻求怎样的安全感?
3.钱确实能延长人的身体寿命和一个家庭的经济寿命,这是不是空口白话?如果是瞎说,为什么有人要加入水滴筹去筹那几十万?
4.如果一份保险不需要花钱买就能拥有它,那么这份保障,你要还是不要?
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