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干法》(26):事先看见“完成时的状态”就定能成功...
2020年6月共读《干法》 #26天
原文:
1
事先“看见完成时的状态”就定能成功
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应该时时描绘这一事业的理想状态。同时,对于实现这个理想的过程也要反复思考,直到“看得见”这个过程为止。这一点很重要。
在第二电电(现在的KDDI)开始移动通信事业的时候就是这样。这是我在自己的各个人生关头体验过的事实。
“手机的时代即将到来。”当我做出预言时,周围的人们或者疑惑,或者否定,都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我对手机未来的发展已经清楚地“看见了”。
手机是一种隐藏着无限可能性的产品。它将以何种速度发展,如何普及,以何种价格、什么尺寸在市场流通,这些问题的答案在第二电电的事业正式开始之前,已在我头脑里清晰呈现。
为什么?因为通过京瓷经营的半导体零部件事业,我已经了解到有关手机技术革新的进展情况和速度,我当时已经具备了充分的信息和知识。起初,“移动电话”很大,要用肩扛,被称为“肩扛电话”。后来,由于组成它的各种集成电路得以压缩到小型的半导体内,所以“移动电话”快速地实现了小型化。
因此,手机这一新商品必将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对于这一切,当时我已经有了相当精确的预测。同时,“契约费是多少”“基本月租费是多少”“话费是什么价格”,这些关于对将来的价格设定的问题,我也事先都想清楚了。
当时,一位干部将我讲的数据记在了笔记本上。到移动通信事业正式开始时,他翻阅笔记,结果发现实际的费用体系与我当初预测的数据几乎没有差别。这就是所谓事先已经“看见了”。
在头脑里思考再思考,反复进行模拟演练,就能看见未来。“想做成这样”,描绘这种理想,把开始时的想法,提升为强烈的愿望,24小时不断思考,使成功的形象在眼前鲜明浮现。这一点非常重要。
当你对事情的各个细节都有了明确的印象,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成功。最初只是理想,然后逐步与现实接近,最后理想与现实的界限消失,好像理想已经实现。
这种实现的状态,已经完成的形象,就会在头脑中,或者在眼前鲜明地呈现:不是黑白色,而是要以鲜明的彩色出现。
只要你反反复复思考,这种现象就会在实际中出现。反过来说,缺乏强烈的愿望和深入的思考,事前看不到结果,那么,可以说事业和人生的成功都是靠不住的。
2
抓住一切机会磨炼“敏锐度”
在生产现场,有时会听到机器发出的异音。这时,我就会说:“没听见机器在哭泣吗?”我会对现场负责的人员提出批评。机械有故障,往往都是先发出异音。之前声音一直正常悦耳,此时突然产生异音,肯定说明机械出了问题。
但是,因为机械的动作可能仍然与平常一样,所以问题往往容易被忽略。我把现场人员的“敏锐度” 不佳当作一个问题,向他们严肃指出“要磨炼敏锐度”。
我几乎养成了一种习惯。我坐车时,只要听到车子稍有异音,就会对驾驶员说:“车子不对头,好像有问题。”但驾驶员基本上都会回答:“同平时一样,没问题。”显得毫不在意。这就是“敏锐度”的差异。
人们都说“没变化,没问题”,而我说“不正常,有问题”。结果把车开到修理厂一查,发现轴承缺了一颗弹子,这样的事例多得是。
这样一种细腻的“敏锐度”是在工作中“贯彻完美主义”必不可缺的。“敏锐度”太差,反应迟钝,即使产品已经提醒你发生了问题,提示你解决的办法,你仍可能不留神,而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时机。
同样,就工作现场的整理整顿,我也会不厌其烦,提醒员工们注意。可以说这也是一个“敏锐度”的问题。可能是了解了我凡事用心的习惯吧,现在即使我突然进到工作现场,那里一般都能保持整洁。
但有时我看到在办公桌上、检验台上摆放的资料不整齐,有的朝东,有的朝西,我就会感到非常别扭,因为桌子和纸张的形状都是长方形的,而资料却斜放或横放就会显得很不整齐。
“既然桌面是长方形的,资料的放置应当与它一致,才显得协调,否则,感觉就不舒服。资料摆放要与桌边对齐。”我这样说了以后,凡是资料、笔架等斜放的,他们就都给调整过来,使之与桌边平行。即使是物品放置这么细小的事情,也要给人一种整齐协调的感觉。这在工作中也一样。
桌上的东西没放整齐,缺乏平衡感,心就静不下来——只有具备如此细腻的“敏锐度”,才能在问题发生时就很快意识到“不对头”,从而迅速采取对策,把事情做得完美无缺。
原文解构:
1、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应该时时描绘这一事业的理想状态。同时,对于实现这个理想的过程也要反复思考,直到“看得见”这个过程为止。
2、在头脑里思考再思考,反复进行模拟演练,就能看见未来。“想做成这样”,描绘这种理想,把开始时的想法,提升为强烈的愿望,24小时不断思考,使成功的形象在眼前鲜明浮现。
3、最初只是理想,然后逐步与现实接近,最后理想与现实的界限消失,好像理想已经实现。这种实现的状态,已经完成的形象,就会在头脑中,或者在眼前鲜明地呈现:不是黑白色,而是要以鲜明的彩色出现。
4、缺乏强烈的愿望和深入的思考,事前看不到结果,那么,可以说事业和人生的成功都是靠不住的。
5、机械有故障,往往都是先发出异音。之前声音一直正常悦耳,此时突然产生异音,肯定说明机械出了问题。
6、细腻的“敏锐度”是在工作中“贯彻完美主义”必不可缺的。
7、 桌上的东西没放整齐,缺乏平衡感,心就静不下来——只有具备如此细腻的“敏锐度”,才能在问题发生时就很快意识到“不对头”,从而迅速采取对策,把事情做得完美无缺。
延伸思考:
看完文章内容,发现稻盛和夫原来就是“秘密吸引力法则”的实践者,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他实践的方法,关键点在于,要有强烈的愿望,在大脑里反复思考再思考,持续不断地24小时思考、反复进行模拟演练,直到鲜明地看见成功的形象。他还特别强调,看见“完成时的状态”,不是黑白的,而是彩色的...
我联想到另一个人——尼古拉·特斯拉,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所有的实验都是事先做大脑里做实验,做成功之后,再到现实中去把那个结果做出来。
爱因斯坦著名的狭义相对论是受启于他16岁做的思想实验。在他的自传中,爱因斯坦回忆道他当时幻想在宇宙中追寻一道光线。他推理说,如果他能够以光速在光线旁边运动,那么他应该能够看到光线成为“在空间上不断振荡但停滞不前的电磁场”。
现代的体育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就是想象训练。
可见,很多事情,都可以先在大脑中完成实验,再到现实中验证、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