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500字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

跟叶老学写作(前奏)

2020-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心之

最近意识到决定写作水平的不仅是写作量,还有对写作的认知,也即原理和方法论。

这似乎又回到了一万小时定律的本质上来了。

这个定律的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一万小时的训练必须是在正确方式或方法的指导下才能真正见到成效。如果本身的方法不对,就是刻意练习两万小时,也只是错误的无限次重复罢了,最后只能原地踏步。

对于写作而言,这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了,毕竟越写越能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不见得就会原地踏步,但是,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写作者而言,能写并不是终极目标,我们想要实现的是“写好”,如此以来,如果没有正确的写作认知的指导,想要通过单纯的“写多”的量变引起“写好”的质变是很难的,或者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寻找关于如何写作的书,我始终觉得需要系统性学习的东西还是通过书籍去研究比较好,可以激发自己去思考,而只有真正思考过并通过实践加以验证的东西才能真正内化成自己的,所以我回避了网上泛滥的各种各样的写作训练营。

找的时候主要考虑三个因素:权威,系统,通俗。最后就发现了叶圣陶关于阅读和写作的一系列作品最符合。

上高中的时候还是听说过叶圣陶的,但也只是限于听说。一直觉得他是还在世的当代作家,查了百度才知道叶老生于甲午中日战争前一年,逝世于1988年。

叶老对中国文学和教育事业贡献颇丰。他写了我国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有时间找来看看)。曾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开明书店编辑,创办和主办了《中学生》等诸多报纸杂志,提倡使用白话文。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使得叶老对中学生的国文(语文)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有着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提供了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语文教育的两大核心便是阅读和写作,对此,叶老与夏丏尊先生一道写了很多文章(包括书籍)来分享他们关于阅读和写作的认识、方法和建议。

尽管叶老的时代与现在相隔甚远,但其著作非常通俗易懂,娓娓道来,毫无说教的意味,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对中学生,甚至国人阅读和写作问题的极致的关注和关心。

上周在亚马逊上把相关的书籍(电子书)都买了,包括《七十二堂写作课》、《好多书而求甚解》、《落花水面皆文章》、《文心》(用故事的形式讲如何写文章,还没看完)、《文章讲话》、《修辞学发凡》等。

端午假期,一口气看了前面列的三本,获益匪浅,极大地弥补了自己在写作认知上的空白。

这里先提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叶老关于写作的观点(非原话)。

写作是一门手艺,而且是人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门手艺,写作不止是文学的事儿,是生活,是人生的事儿。

想、说、写是三位一体的,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写。

文章通不通,一读便知,读不通,肯定有问题。

凡是方法论的东西,如果没有付诸实践,看得再多也是无用的。这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核心。

就比如叶老的书,你看,我端午假期看得挺嗨,可是内容也忘得挺快,就记住了上面几点。所以,为了慢慢理解、消化和吸收,我打算把书再精度一遍,记下自己的体会,并有针对性地运用到自己的日更中去。

题目就叫《跟叶老学写作》。

本文算是前奏,随后不定期日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