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长日将尽》★★★★★
[英] 石黑一雄;上海译文出版社
337页,158000字;阅读时长:3小时28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9832857/1136dfae571e134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832857/845f6738895dbbab.jpg)
2022年第10本。
《奶酪与蛆虫》读得人,毫无热情。读不懂,又不想放弃,便从前两天《如何阅读一本小说》挑出的待读书单里找了一本。一来是《如何阅读一本小说》中,对《长日将尽》评述的那一段很有趣,而且发出上一篇笔记后,一个朋友说书单里读了这本,很不错,再加上去年好像很火的《克拉拉与太阳》一直没空读……反正就是找了各种理由,又溜号开了一本小说。
整体感受就是:很精彩。
阅读状态也和前几日大为不同,翻看奶酪时,经常是感觉看了半天,发现才过了十几分钟;看一会就跳出翻翻别的;又或者一直不自觉的瞟页码心想想着怎么还有那么多……这种了无生趣的阅读状态,在翻开这本书的几分钟内,就完全被扭转了。
那种被故事情节吸引想要加快速度读下去,同时又被文字吸引想要放慢速度一字不落细细感受;一种迫不及待想知道结果,同时又希望不那么快结束的“矛盾”体验,又回来了。
几口气读完,看完最后一页的时候,长呼一口气“唉,好看欸……”
单纯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说,可以说是相当愉快的。
故事不复杂:主角是一个“老牌的、正宗的、高级的”英式管家,全书内容就是管家的回忆。回忆的片段交错出现,战前服务于旧东家“爵爷”的三十多年,新东家的美式风格,上一辈优秀管家的父亲,以及并未点破关系的前同事女管家的故事。
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却一层一层,抽丝剥茧。
轻轻的,就刻画出深刻又沉重的历史,刻画出一个几乎克制住自己所有的情感,只为职业而奉献,一生都在向往着“伟大的管家”的角色。
通过达林顿府一幕幕的宴请、招待,把旧时战前的英国绅士名流参与国家政治、国际关系要事的背景展现出来;
通过一件件小事,回忆父辈、自己平辈,战后“管家”现状,以及自己对管家这个职业投入的所有尊严;
通过对话、信件、小矛盾小事件,从主人公的视角去回忆那位与他共事多年的女管家。主人公的木讷与克制实在是太让人着急,就那么眼睁睁看着他错失了可能是人生中最爱(也最爱他)的那个人,眼睁睁看着大结局和预料中一样的走向无奈和惋惜。
整个故事层层递进,情绪上的感受也是:
从一开始,我的关注点几乎都在这个唠叨叨、做事一板一眼的管家上,顺便窥看旧时英国绅士名流的生活,新鲜又有趣;
有那么几个片段,觉得这个管家太逗了,对职业的专业追求似乎有点过头,为了苦学“幽默感”,居然每周定期看节目,试着练习说一些“俏皮话”。
而后的世界大战,战后国际关系,处处埋下伏笔的“爵爷的结局”,心情便开始沉重起来;
再到主角即将要见到女管家时,又把前面所有关于女管家的线索连接在一起,从时代和历史的感受视角,回到了这两个人物身上,到最后的结局,最终兜兜转转回这个唯一的叙述者(主人公)的一生上。
以至于到结束的时候,情绪非常复杂,却是不可能哭出来的。
文末译后记里提到了石黑一雄写《长日将尽》的出发点:
“你是如何为了成就事业而荒废了你的人生,又是如何在个人的层面上蹉跎了一辈子的”。
译后记里还补充了很多译者对本书的理解,也从更高的角度提炼了本书富含的复杂意义。
在我看来,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爱而不得的爱情故事,也不仅仅是一个优秀正直的上流人士被利用被欺骗的故事,甚至也不仅仅是一个为了“伟大理想”而错失人生的管家故事。
算是一个薄薄书页承载的,糟糕的时代,糟糕的一切下,努力让自己不糟糕但似乎也没有太好的故事。
用石黑一雄的话说:
他的文学创作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种“缓慢前进的勇气和信心”,是为那无可慰藉之人提供心灵的慰藉(to console the unconsoled)。
人生苦短,莫错付。
哦,有翻牌的电影,《告别有情天》,据说很好哭,找时间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