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诗论词河南师范大学律诗散文苑

【小眠谈诗词(十四)】关山万里难寄身——岑参

2017-12-11  本文已影响194人  公子小眠
【小眠谈诗词(十四)】关山万里难寄身——岑参

        这是盛唐最为雄浑激荡的诗篇,边庭健儿,从军报国,金戈铁马和塞外风光无一不交织着英雄气概和儿女心肠。从建安作家的苍凉到鲍照的豪壮,都是这一风格的滥觞,到了岑参这里,更加瑰丽多彩,他用亲身经历为边塞诗派做了现实的奠基。

        其实王昌龄就已经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西出玉门的见闻了,不过描写将士的内心世界居多,除了绝句篇幅限制外,也有边塞艺术风格尚不健全的影响。岑参就不同了,两度出塞,异域从军,活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河朔地区,直接到了安西北庭的边境线上。

        他的边塞诗是最具说服力的,所见所闻都是摄像一般的真实,《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里“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半夜行军衔枚疾走,马身上忽化忽凝的汗水,起草檄文时砚水都已冻结,这些描写是对文人在庐舍里闻风渲染的边塞的整体提升,是最真实可信的边塞。还有《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非常善于将气候景色和两军作战结合起来,越是严寒与牺牲,越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有种千钧一发之际不容置喙的冷静与正视。

        “国家六叶,吾门三相”,岑参无疑是想要延续家族荣光的,不甘心与三百年前的“鲍参军”一样做个兵曹参军,干脆投身军旅,跟着高仙芝封常清去西域立功。六年的幕府生活没有带来期望中的封侯拜相,但给了他空前开阔的眼光和别具一格的异族格调。“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胡汉人民载歌载舞,友好相处的动人情景跃然纸上。“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草原赌斗,豪迈奔放。最有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冷色基调上的一点鲜红来反衬整个画面的清冷,看着马蹄的留痕不知是对行者难舍留恋,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黯然惆怅,余音袅袅,比起汉代人所称道的“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一诗,还多了丰富的画面感和新奇的阅读体验,令人啧啧称奇。

        岑嘉州是很有英雄气概的,“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大丈夫博取功名,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与杜甫唱和,寓贬于褒,表面颂扬,实则倾诉对朝廷讳疾忌医的愤慨和不满。

        身体力行的岑参一语成谶,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 奔波了多年,最后还是客死成都,曾经“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曾经“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都化作最初西行时写下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关山万里,难寄此身。平沙莽莽,诗非过客。岑参的诗歌异域远播,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正如当年“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急骤和锦簇,匠心独运,妙手回春。

        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