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印文化与超心理学——雪漠精神与神秘文化爱好者的交流

2021-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彭泰来文化公益理事会

      2011年11月27日上午,雪漠老师做客金蟾自然堂,与一些神秘文化爱好者进行文化交流。(地点:北京市海淀区金蟾自然堂)

      在场听众的发言非常踊跃,他们针对大手印、本有智慧光明、修行次第等佛教实修问题向雪漠老师提问,并针对深度催眠、进入梦境为别人解决心理纠结等说法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雪漠老师一一作答,并且指出,现代科学研究已经为禅修、辟谷等宗教仪轨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佐证。老师还说,宗教修炼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科学。这是一种对宗教修炼的全新定义,它意味着宗教修炼不只是神秘的、感性的,更是理性的,经得起科学验证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生命的科学。随后,老师结合自身二十多年的大手印禅修经验,深入浅出地对此观点作了详细解释。

      谈到读书与实修间的异同之处时,雪漠老师说:读书可以让人得到清凉,暂时离苦得乐,但是当一个人放下书本,回到世俗生活中去时,各种精神污染就会影响和干扰他的清凉,让他忘记理上的明白,仍然活得非常热恼。实修就是用宗教仪轨为自己营造一个大善的环境,不断用大善的信息熏染自己的心,让自己一天天远离恶,远离欲望与无知。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自净其意”。

      在场听众表示,雪漠老师对于这些问题的回应,是他们听过的最清晰的解答。

    1·修行的五个层次

      主持人:我没有雪漠老师这样的缘分和慧根,刚开始的时候,我仅仅是从一些书本上汲取一些知识性的东西,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确实走了很多弯路。所以,我觉得今天到场的好多年轻人都非常幸运。其实,对于修行来说,年轻是个很大的优势,刚开始就能找到自己的善知识,这对修行非常有利。无论是道学也罢,佛学也罢,都有很多修行的内容,雪漠老师的新作“光明大手印”系列图书里面,也谈到了大手印的修行次第。关于这个次第,能不能请老师再给我们详细讲一下?

      雪漠:佛教的修行有五个层次,所有的修行都离不开这五个层次,并不局限于大手印的修法。我只是用当代的语言,把它们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出来。你无论通过什么方式修行,都要经过这五个次第,就像一个人不可能马上从婴儿变成中年人,拥有中年人的阅历和经验一样。你必须在修行与生活中一步一步地、踏实地走路,才可能完成某个阶段的修行,进入下一个阶段。哪一个阶段没有完成,你都无法继续往下走。有的人证悟得非常快,不经勤勇,比如香巴噶举的奶格玛和司卡史德,但那是因为她们在过去生中已经俱足了资粮,并不意味着她们没有经历这五个阶段。所以,不管你以什么方法修行,都不要怀着侥幸心理,总想抄近路,不愿脚踏实地。我见过好多有点小聪明的修行人,不愿一步一个脚印地好好修行,总想走捷径,还把空性当成放纵欲望和懒惰的借口,害人害己,最后堕落了。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这五个阶段的第一个,就是资粮道。我把“资粮道”比喻为向往光明。不管生活水平如何,不管有没有钱,我们都会有烦恼。因为,我们总会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得非常实在,总是希望它们能够永恒——生命也罢,金钱也罢,利益也罢,好名声也罢,都是这样。一旦发现它们不能永恒,我们就会非常失望。比如,亲人的死亡让我们发现“生命如水泡,不定何时灭”,有的人就会万念俱灰,觉得人生没有一点意义,不知道自己为啥要活着,这时他会觉得非常痛苦。他需要一个活着的理由,需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下去,需要为自己的活找到一种意义。他想要知道,既然人从诞生的那天开始,就不断走向死亡,那为什么人还要苦苦地活下去?所以,有的人开始寻找生命的答案。

      我们将真理或答案比喻为“光明”。人为什么要活着?追求有什么意义?珍惜有什么意义?找不到答案的人们,会觉得自己好像陷入了永恒的黑暗,找不到光明,看不到出路,总是在虚度生命,活得无奈、恐惧、迷惑、痛苦。如何解决这种痛苦,得到一种坚定的力量?把这种痛苦化为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光明的坚定决心。

      用佛教的话语体系来说,“光明”就是“真如”、“空性”,是一种生命本具的智慧,它是宇宙间不变的真理,是真正的永恒与不朽。所以说,寻找不朽与意义的同时——虽然世界上没有不朽,但我们还是需要寻找一种不朽;虽然看破红尘,发现红尘没有任何意义,但还是想在没有意义中活出一种意义——便进入了修行的第一个阶段:资粮道。它是修行的准备阶段,就像你在旅行前,必须为自己准备好食物与行李一样。这个准备就是开始向往一种东西,想要追求一种东西。换句话说,当你向往宇宙间一种比人类更伟大的存在时——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向往,比如道教向往道,茶道向往茶禅一味的境界,净土宗向往净土,禅宗向往即生解脱等等——就进入了资粮道,这是修行最基本的阶段,修的是信心。

      2·雪漠:寻找的过程本身就是修行

      雪漠:如果你不但有向往,还将向往付诸实践,寻找光明、寻找真理、寻找解脱的可能性,就进入了加行道。换句话说,就是不但要有想法,而且还要有行动。在任何信仰中,都有“信愿行”的说法,这意味着,当一个人俱足信心,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接下来就要有所行动。有所行动,才是真正地拥有信仰;没有行动,只有信和愿,就是空想、幻想,不是信仰。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有的人也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也想找到活着的理由,但仅仅是想想而已,不愿意真正去寻找,更不愿意让这种寻找改变自己的生活。那么,他们所谓的信仰,就只是一点点情绪,一点点善变的想法和念头,跟生活与生命没有太大的关系,更不是真正的信仰。而且,有的人口头上说什么都没有意义,红尘没有一点意义,但是追逐名利的时候,却比别人更加贪婪,并且毫无自省,这样的人不仅没有进入加行道,恐怕连资粮道都没有真正进入,因为他并不是真心想要找到生命的答案,而仅仅是一种宣泄。将信仰视为一种情绪的宣泄也罢,将信仰视为一种业余爱好也罢,都是无法得到解脱的。

      假如一个人真正地进入了加行道,他就会用实际的行为去寻找,或看书,或参学。比如说赵州老和尚,他八十岁的时候仍然在当行脚僧人。他在寻找什么?他在寻找那个能让自己明白的老师,这个老师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善知识,是照耀他灵魂的、生生世世永不落下的太阳。如果找到了这个老师,并且按照老师的话如法修行,他就能完成加行道,进入修行的下一个阶段;如果找不到的话,他就必须一直寻找下去。

      有没有这样的例子?有,而且非常多。香巴文化论坛开幕式那天,国学大师叶曼老师也来了,而且还发了言。她感叹道,人身难得,善知识更难得,找到了,就要好好珍惜。她是对的。我见过好多人,读了很多书,拜访了很多高僧大德,却到处碰壁,找不到能令自己开悟的善知识。怎么办?只有继续找。因为,找不到这个善知识,就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修,你修得对不对,你认为的空性是不是真正的空性。有的人自认为理上懂了很多,知道什么是空性,于是动不动就谈玄论空,摆出一副明白的样子,有时候还真能糊弄好多人,让别人相信他说的话。然而,他所谓的明白并不是真正的明白,要是没有过来人验证的话,他就会错下去。假如他不去寻找,继续自以为是地修行,可能修了一辈子都只是个凡夫,一辈子都非常愚痴,充满烦恼,但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是非常可悲的。所以,无论你找了多久,无论你碰了多少次壁,都一定要找到那个能令你尝到空性滋味的老师,让他为你印证。

      其实,寻找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修行。你想想看,遭遇无数挫折与失望,却仍然在追寻真理的人,他那份对真理的渴求之心是多么坚定?他没有被沿途的风景所迷惑,没有忘掉自己的追求,他又是多么的专注?所以说,加行道修的是定力和专注力,它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没有专注力,就很难达成后面的一切。

    3·出世间的心灵游戏

      雪漠: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位善知识之后,他就会为你开示心性。所谓的“开示心性”,就是让你明白什么是空性,让你明白什么是真心。真心,就是许多人一直在寻找的生命答案。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那“道”,对佛教徒来说,就是真心。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早上明白了真理,晚上死了也不遗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明白人见到了世界的真相,他知道,烦恼也罢,令他烦恼之物也罢,整个世界也罢,都是虚幻的梦境,随时都在变化,不会永恒;他也明白,让自己生起烦恼的,仅仅是一些虚幻不实的想法,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值得烦恼的事情。

      没有一点点烦恼,活得自在逍遥,活得非常安宁,这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古代印度的好多国王放弃王位和财富去修行,为的就是得到这样一份安宁与自在。

      不过,找到善知识之后,他不一定会马上为你开示心性,因为你的因缘未必俱足,但他至少会告诉你该怎么修。修行的方法有很多,见性的方法也有很多,登地菩萨可以创造出无数度众的法门,就算它们看起来不像修行,也必定最适合你的具体情况,其目的就在于让你尽快证得那个东西。所以说,善知识必须是圣者。古代印度的八十四位成就师中间,有许多人的修行之法都非常有趣,比如,有的人边做鞋边修行,有的人听声音修行,有的人吃别人丢弃的鱼肠修行。所以,并不是非要出家或者躲在山洞里才能修行。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很快,有的人不但要照顾自己的温饱,还得兼顾全家大小的衣食住行,非常忙碌,如果非要按部就班,就会有很多人因为无法完全脱离世俗生活,而将修行拒之门外。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俱足善巧方便的善知识有多么重要。经典虽然承载了智慧,但是它毕竟无法开口说话,无法告诉你,你选择的修法适不适合自己,你在修行中有没有走偏。想要知道这些东西,你就必须找到一个能沟通的善知识,佛教中称之为“人间上师”。人间上师会引导你找到自己的真心,见到自性,这时候我们称之为“见到光明”,也叫“见性”。这里的“性”就是“自性”,香巴噶举用“光明”来比喻它。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被关在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屋子里,他想走出去,但没有一点方向感,也找不到门口,他只能一边摸索一边慢慢地走,动不动就会被绊倒,或者撞到墙壁。忽然有一天,窗外透进一缕光,这缕光可能非常微弱,但他会因此知道门窗在哪里。当他朝门窗走去,把遮挡光线的东西推开时,光明就会驱散屋里的黑暗,他就会看清屋里的一切。当他打开房门,走出去的时候,就能沐浴在光明之中,慢慢与光明融为一体。

      指引你走出黑暗的光明就是自性,它是我们本有的智慧光明、空性光明。它一旦出现,你就知道修行的路该怎么走了,这就叫“见道”。

        见道是五级证道的第三个阶段,也叫“开悟”、“明心见性”等等。所谓见道,就是见到智慧光明的意思,见到光明之后,才算进入了真正的修行。

      要走到这个阶段,有时很容易,有时也很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没有机缘。什么机缘?“信”的机缘。有的人信心很大,很快就会开悟,但有的人根本没有信心,大善知识就在眼前,他却浑然不知、不懂珍惜,或者说,他一辈子都遇不上一个能令自己信服的善知识。

      白内障病人想要看清楚东西,就必须先把白内障治好;瞎子想看到这个世界,就要做复明手术。这就是因缘。如果你一辈子都治不好白内障,或者你一辈子都做不上复明手术,那么你就一辈子都见不到光明。就是说,有的人一辈子死守着自己的成见,不相信善知识的话,不肯照着善知识说的去做,那么他很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光明。也有一些人非常愿意放下成见,只是苦于不明方向,不知道自己该放下什么,如何放下。比如说,有的人虽然很想知道生命的答案,也愿意付出努力和行动,但是他连听闻佛法的机会都没有——他没有看过佛书,没有听人讲过真正的佛法,身边连一个真正的佛教信仰者都没有,没有任何一个人把佛法带入他的生命,所以他根本不知道,佛法里有他苦苦寻找的答案。

我的一个学生以前就是这样。她身边所有的“信佛”之人都只懂烧香拜神,只想求神保佑,所以她对佛教不但没有好感,而且还抱有偏见。后来,因为一个特殊的机缘,她读了我的书,才知道佛教文化中原来有这么好的东西,她才成了我的学生。要是没有这样的因缘,她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好多人修到八九十岁还不知道什么是空性,或者把顽空当成了空性。

      所以说,佛教中提倡法布施,这不仅仅是在弘扬佛教文化,更是在为寻找答案的人提供一种机缘。

      你想想看,如果你修到九十岁才发现自己修错了,那该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所以,我的很多读者都自发地组建了网站、博客,自发地印制报纸、杂志,想尽一切办法对外传播我的思想,他们并不是在搞个人崇拜,而是想要将一种让他们清凉的文化、一种他们向往的精神、一种他们实践后认为非常有益的思想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毕竟,这样的文化,这样的思想,多听听,多看看,没有什么坏处。要是不广泛传播,好多真正需要它的人就不知道它在哪里,不知道到哪儿才能找得到它。有好几个读者看过“光明大手印”系列后都告诉我,他们走了十多年的弯路,苦苦寻觅,找不到方向,现在终于知道光明在哪里了。这就是传播的真正意义。

      见道非常重要,你一旦见到光明,就走不错路了。为什么呢?因为你见到光明的同时,就会明白为啥一切都只能在心内寻找,而不能在心外寻找;你也会明白,什么样的选择,什么样的方向,才能让自己走向解脱。就是说,见到光明之后,你才会知道应该破除什么,为什么要破除,如何破除,等等。不过,事实上,当你见道之后,好多执著和烦恼慢慢就消失了,因为你已经知道世界是怎么一回事了,正如你知道魔术的秘密之后,就不会继续被它欺骗一样。

      那么,世界是怎么一回事呢?它是不断变化的,是流动的,是由因缘聚合而成的,不是实体,而是组合。既然是组合,就会有解体的一天,解体的那一天来临时,事物也就消亡了。

      有的人也知道这一点,就像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但是正如有的人即使知道作用力必然带来反作用力,却仍然不相信因果循环,好多人在生活当中,也总是忘记“变化”这一规律。对“变化”的忘却和一种盲目的侥幸心理,使我们陷入了贪婪、无知、愤怒、嫉妒当中,不能自拔,痛苦和烦恼由此而生。所以,见道与认同道理的区别在于,见道者就像那些对魔术秘诀了如指掌的人,认同道理者,则是那些明知魔术必然是某种障眼法,却仍然会被魔术效果所愚弄的人。

      关于见道后的修行,禅宗有三关之说:第一关是初关,明心见性;第二关是重关,保任成功;第三关是牢关,将保任的东西也打碎。但是,现在对禅宗“三关”的说法里面,却有好多都是错误的。比如,台湾的某法师在一本书里说,禅宗参破三关之后仍是迷情凡夫,这简直是胡说。为什么呢?因为,参破初关就明心见性了,这时已是登地菩萨。登地菩萨是圣者,而非凡夫。如果参破三关,就是佛。我们暂且不说报身和化身,因为禅宗里面没有报、化之说,但这时他至少证得了法身成就——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的要求,比如觉他和觉行圆满等等。所以,参破三关之后,怎么可能仍是迷情凡夫呢?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等于否定了禅宗的修行和觉悟。

      当你将光明打成一片时,就破了上面所说的重关,进入不动地,达到八地菩萨的境界了。八地菩萨是不动地,心不动则不堕落。但是,之后还会进入无修.道——.这是修行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说,你看起来好像已经不再修行了,但行、住、坐、卧之间,却无时无刻不在空性中,只是还有很多习气需要破除。比如,喜欢喝普洱,不喜欢喝绿茶,这就是一种细微习气。不过,那些细微习气,已经改变不了行者的智慧状态,对他构不成烦恼,不会让他堕落了。只是,既然心上还存在习气,就需要继续清除,因为细微习气也是分别心造成的,它的存在,意味着行者的分别心还没有完全被除掉。

    当你连细微习气都清除干净时,普洱也罢,绿茶也罢,白开水也罢,都会觉得很好。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尝不出味道。相反,你大智俱足,光明朗然,了了分明,却又如如不动,这才证得了究竟成就。证得究竟成就者,不再被世界上的任何东西所动摇,这时,他就是如如不动的佛。

      关于上述的五个阶段,我有一种很形象的比喻:资粮道就是“向往光明”,加行道就是“寻找光明”,见道就是“看到光明”,修道就是“走向光明”,无修道就是“融入光明”。佛教中任何一个教派的修行,都离不开这五个阶段,完成这五个阶段之后,你就化成了光明,心中连光明的名相都没有了。“无光亦无明,无生亦无死,如如不动,无来无去”,这才是真正的成就。

    4·修行和潜意识

      听众:雪漠老师,您刚才把修行的次第讲得非常清楚。不过,在寻找光明这方面,我还有一个疑问。您也说了,机缘非常重要,有的人可以找到自己的老师,但有的人却没有这样的机缘,这些人怎么办?我们大学毕业是七八十年代,哪时候,一毕业就要为饭票和粮票奋斗,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物质条件都比我们丰富。我记得,我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一般不谈爱好,也不谈心灵,因为他们要为生计奔波。现在就不一样了,我接触到的一些年轻人都不用为生计担忧,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好一些。在社会普遍缺乏信仰的无意识状态下,这些人就会感到非常空虚,开始向往一种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有时候,这些年轻人的求道之心是很让人敬畏的,我觉得他们反而比四五十岁的人更容易放下一些东西。那么,如果这些年轻人暂时找不到好的老师,有没有一些方法,让他们不会因为急切的向往而偏离修行的正道?比如说,能不能通过书籍和光盘等方式,让他们明白一些东西?

      雪漠:按照一般情况来说,有宗教信仰和宗教名相的修行非常容易,当然也可以诵诵《金刚经》、《心经》、《大悲咒》等。如果没有宗教名相,可以安住在当下所做的那件事情里面,把生命中所有的苦乐都融入其中。比如,喝茶时,就把所有的生命都融入喝茶的这个过程——眼睛看着袅袅升起的热气或是荡漾着的茶水;耳朵倾听茶杯撞击的声音、茶水注入杯中的声音,或是开水沸腾的声音;鼻子嗅着茶香;舌头品尝茶味,感受茶水的柔滑,再不要去管其他事情。无论你在做什么,都不要理会其他东西,只要专注于你手头上所做的事情就成。你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感受它,用自己的心灵去抚慰它,让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都集中于这件事情本身。这也是一种修行。所谓的“茶禅”,其实就是通过专注于喝茶,达到一种安住。茶道、茶禅修得很好的时候,境界也很高。

      所以说,一切修行都是殊途同归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刚刚谈到的“超越”——对生命状态最后的改变。就是说,光是在道理上明白一些东西还不够,你必须改变自己的身心。因为,道理有时仅仅是一种跟生命无关的知识,用的时候你根本想不起它们,到你想起它们的时候,烦恼往往已经产生。所以,真正的改变,是改变生命本身,改变你的基因,修复基因和染色体中间的缺陷。如果没有这些改变,所有的变化都不彻底,因为你的身体不听话。

      因为,你想守戒,想清心寡欲,可是看到一个美貌女子的时候,你却控制不住自己,想方设法去追求她,追求不到,你就会感到非常痛苦,她如果爱上了别人,你还会因爱生恨;你想放下金钱,可是你发现自己很容易就能赚到钱,这是你就会不由自主地陷进金钱游戏当中,执著和追逐金钱,把正法抛诸脑后;你知道吸烟对身体不好,却控制不住自己,戒不了烟;你知道喝酒伤肝,但美酒在旁的时候,你却总是喝得酩酊大醉⋯⋯像这些事情,好多人即使不学佛,不修法,道理也是一清二楚,但他们做不到,因为身体不听话。所以,道理上的明白是不够的,你要是不想偏离修行的正道,就必须扎扎实实地修行。当然,看书和看视频都非常好,它们都是智慧的妙用,但问题是,它们无法代替脚踏实地的修行。

      关于修行,传统的佛教中有很多法门,包括坐禅、念佛、诵咒、观想、诵经等等。但是这些东西必须以智慧的形式,进入你的生命深处,影响你最深层的意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潜意识——才可能对你的生命状态发生影响。对于这一点,我们称之为“定能生慧”,就是说,定力达不到一定层次的时候,理上的明白就起不了任何作用。

    5·何谓“脱俗”

      听众:雪漠老师,我发现,现在有一些年轻人也向往一些东西,至少他们是有这方面意愿的。但是,坚持修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却会显得呆若木鸡,不追求利益,做事也不精进。在他们自己看来,这或许是修行,是超凡脱俗,但最后往往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雪漠:如果修行中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就已经走偏了。修行和放下是一种积极的东西,它不是消极的。但是你理上走偏之后,就会出现一种懈怠、懒散的状态。比如,西部有一些老人,家里很穷,却总是非常快乐地、懒洋洋地坐在南墙根下晒太阳,啥都不干,啥都不问,啥也不争。好多人认为这就是淡然、超脱、豁达,但事实并非如此。你看那些牛马们不也懒懒散散地卧着嘛,有时它们甚至可以一动不动地卧上好久,就像坐禅一样,可它们还是畜生,它们无论卧上多久,生命都得不到一点升华。所以说,这是愚痴,不是修行,以这样的态度面对人生,好多宝贵的生命时光就被虚度了,创造不了半点价值,留不下任何东西,这样的活,跟动物没有任何区别。

一些和尚修行时也是这样,他们自以为得定了,就什么事都不想做,百无聊赖,万念俱灰,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枯禅,即便真的入定了也是枯禅,起不了任何作用。这种修没有任何意义,就像把一块石头泡在冷水里面,哪怕泡上一百年,甚至上千年,它也仅仅是一块石头。唯一的改变,就是它会慢慢被水流侵蚀,但其本质,仍是石头。我把这种在虚无中、在枯禅中虚耗生命的人,称为“混混”,时间的累积,只能让一个小混混变成一个老混混,不会让他实现任何升华。这个过程中,混混们只有身体的衰老,精力的衰退,没有任何进步与超越。真正的进步和超越,需要精进,需要坚持,按照以前的说法,就是要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好多人不认可佛教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因为他们以为佛教的“无所求”是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其实,佛教是最积极的,它提倡人们通过主宰自己的心灵,来主宰自己的命运。它不认可那种随随便便浪费生命的虚无主义,也不认可那种非常盲目的“认命”。我在跟雷达老师聊天的时候说过,做事首先要“事在人为”,然后再对结果“顺其自然”。不经过“事在人为”就“顺其自然”,不是佛教提倡的“随缘任运”。

      什么是“随缘任运”呢?把稻种埋进地里,给它施肥浇水,保护它,使它远离恶劣气候的伤害,这就是“随缘任运”,拔苗助长就是“攀缘”,是“强求”。就是说,佛教的“不强求”,是在珍惜、尽力之后的不执著结果。它认为,只要你做好自己能控制的事情,就应该坦然入睡了——你也无法控制自己控制不了的东西,许多时候的执著,其实是自寻烦恼。

      因此,真正的佛教信仰者既不会轻言放弃,也不会急于求成,而是轻松、快乐、精进地走向他的目标,不去执著结果。正是因为少了一点恐惧,少了一点计较,少了一点衡量,少了一点怯懦,少了一点贪婪,少了一点干扰,他们付出的努力,反而会比一般人因执著而付出的努力更多。

    有个学生告诉我,她曾经是个不懂坚持的人,总是在应该自信的时候退缩,因为她不相信自己能做到一些事情,能实现梦想,能成为自己真正认可的人。她向我坦言,自己的人生曾经充满了遗憾,但是接触大手印文化之后,她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突然放下了一切担忧与衡量,将所有的生命都投入对梦想的追求与守候当中,以一种自己真正认可的方式生活,以一股旁人难以理解的激情和韧力,实现了令许多人意想不到的巨大进步。她说,自己的心灵曾经像一潭死水,泛不起涟漪,没有一点感觉,活着对她来说,只是毫无意义的、对时间的消磨,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能感受到这么庞大的美好,这么美妙的诗意,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竟然能活得如此坦然,竟然能看见这么广博多彩的世界。她告诉我,如果不是大手印文化向她展示了另外一种活法,她的生命之花就会迅速凋谢,因为,厌倦感和无力感已经笼罩了她的整个生命时空。

    所以说,真正的佛教信仰者并不消极,他们一旦决定要去做好一件事情,就不会计较别人的看法,不会计较自己将会付出多少、能不能获得回报。即使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与灵魂,他们也不会后悔。这样的激情与专注,是没有信仰的人无法想象的。

    但是好多人都不理解真正的信仰,包括好多和尚,他们在修行中都会走入虚无主义的误区,好长一段时间都出不来。释迦牟尼时期就有过这样的例子。当时,有些人修不净观,修到后来,觉得自己非常肮脏,非常恶心,彻底厌倦了红尘,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自杀,但是又怕自杀会犯戒,于是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当作筹码,请别人杀了自己。那时有好多和尚都是这样。后来,释迦牟尼发现了这一点,才进行了纠正。

    那种消极厌世的状态对吗?当然不对。修行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快乐、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懂得珍惜生命及身边的一切,而不是为了把人修成石头,更不是为了让人厌倦生命。修到想要自杀,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状态,佛教绝对不提倡这样的事情。在佛教当中,伤害自己的身体是一种犯戒的行为,更别提自杀或请别人杀害自己了。好多人觉得万念俱灰,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就是看破红尘,就是佛教所说的“出离心”,这是错误的。你发现一切都没有意义之后仍然精进,仍然珍惜你自己,也珍惜你身边的一切,这才叫做真正地看破、真正地出离。行为上的放弃不是看破,也不是随缘,而是软弱,是怯懦,是消极,是一种对妄念的投降,它正是佛教所反对的东西。一定要明白,厌世之后的消极,是陷入污泥里不能自拔,就像池塘里的泥鳅,卧在淤泥里不愿游动,这不是智慧的拒绝,而是愚痴的逃避。

      我经常用池塘与莲花的关系,来比喻心灵对世俗的超越。我说,超越就好比池塘中长出的莲花。你看,那么洁净、那么美丽的花朵,就是从很脏的淤泥中长出来的。它的盛开不为任何人,不迎合达官贵人,也不拒绝穷苦百姓。不是说达官贵人一来,它就“笑”得非常灿烂,乞丐一来它就连花瓣都合拢起来。不是这样的。它的盛开,不为讨好任何人,没有任何功利化的目的,只是在展示一种天然的美。不管这个世界怎么样,不管这个世界需不需要它的美、认不认可它的美,莲花都要展示那种大美。真正的修行,就是要扎根于生活的池塘,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修行也是这样。

    修行需要积极,需要贡献,需要不迎合这个世界,需要不在乎这个世界,需要不计较自己得到了多少,就像莲花不迎合世界,甚至不迎合太阳一样。下雨它也那样,刮风它也那样,有没有太阳,有没有掌声与喝彩,它都会在生命最辉煌的时候,为世界贡献一种美。真正的修行,就是要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

    清朝的时候,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朝政府一直商量着到底要战,要降,还是求和。商量到最后,有人出了个主意:不战,不降,不和。现在有很多修行人也是这样,既不做事,也不精进修行,更可怕的是,他不但自己非常消极,而且还用修行的名义骗取很多人的供养。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些混混,他们既不进取,又不放下,对外说自己在修行闭关,然后骗一些女孩供养他。那些女孩竟也真的相信了他们,真的拼了命工作,买车买楼来供养这种啥也不做的混混。那些混混既不修行也不读书,更不打坐修持,还会说自己和女孩有佛缘,是佛陀安排他们在一起的。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出家人里面也有很多。有的出家人不修心也不修行,骗别人的供养自己享受,凉州人把这种人叫做“混着吃斋茶的混混”。为啥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就是因为有的出家人不思精进,不利众,不为社会作贡献,不守出家人的本分,却还接受着别人的供养。

    所以,修行的时候一定要积极,不但要积极精进地修行、积极地超越、积极地出世,还要有积极的入世行为,要积极地利众,不能懈怠,更不能懒散。

(续)

选自《光明大手印:当代妙用》

作者:雪漠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