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富之二(杂文)
近曰,在新闻网上看到许多网友热议,说中国近来有万人以上的富豪们把金钱家财都转移到了国外,改了国藉,把在中国赚的钱都弄到外国去了,还指名道姓的都有谁谁。有的自己在中国留下,把孩子老婆弄去国外,财产转移其名下。云云,很是尖刻和犀利。
很多网友很义愤填膺,有的就破口大骂为富不仁,猪狗不如的畜生,骂声一片的局面了。诚然,近些年来,由于国内贫富差距的突然拉大,使一些人的心理平衡被打破。见不得有些为富不仁者的作派,自然一些暴富者成了众矢之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看着,评头论足自然难免。其实,有些人偶然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一下成了财富的代名词,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只是你有机会掌管,支配这些财富,让你尽比普通人更大的责任而已。可如果你不知珍惜,为富不仁,作践自己还作践他人。可想而知,后果不言自明,财富终会离你而去,令人不齿,回到你的原点,因为人本来就是普普通通的社会一员。因为好多事例证实,这都是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国古人中的高人早就点明了这个最至真的哲理了。
看到这,我也产生些想法。有时在想,其实钱财这东西是好东西,可毕竟是身外之物。财富再多,如果成累人之物,反倒得不偿失。再者说,如果是个人合法所得,人家有自由支配的权,不管到哪去花,好像不关旁人啥事吧。
我这样说,可能有网友会骂吧,你和他们一鼻孔出气了,你们是一路货吧。其实我没钱,我是个穷人,也没必要去替有钱人背锅。我只是想说,不是有句俗话说吗,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驾驭财富必须是高手,否则会引火烧身,自取其辱。
对于这物质的财富,不必过多的唠叨,因为它是实际存在的东西。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现象,叫炫富,什么名车,名牌衣物,多少多少金银财宝。更有甚者,自诩什么,说自己穷的啥都没了,就只剩钱了。这些充满物欲和金钱观的西方思潮,在当今的中国大有人在。其实,人现实点也无可厚非,毕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睁开眼就是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撒用。但也不能太过低级和世俗,毕竟起码的人格和尊严是应该有的。
但是人们也未必有仇富心结,富裕满足人的日常物质生话,追求高的生活质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象。毕竟人是无法彻底摆脱七情六欲的,向往美好生活本身没有错,也不是错。当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文明程度的时候,物质极大丰富是情理之中,合乎情理的物质消费再正常不过了,没必要都拿出来显摆。你有亿万家财也是一日三餐,别人奔波劳累辛苦劳作一天也是一日三餐。你一顿饭千金,美酒佳肴,美人佳丽陪着吃喝,没人管你,你是消费的起。别人两个烧饼,一碗面,一个小莱,一两小酒,也是酒足饭饱,心安坦然。你开宝马名车花钱加油,其他人骑电动车廉价充电,都是为了行的方便。只要你坦然面对,生活处处阳光美好。
前些日子,报道有一对老革命工作者,晚年仍生活俭朴。可老两口工作一靠子攒下的全部家财一千万元,无私捐献给了生养她(他)们的家乡故土,用于教育事业。虽说比起千亿百亿的富豪,这点钱是九牛一毛,可对普通人讲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可他们没有风光华丽地荣归故里,在家乡人面前显摆,而是衣着朴实,和睦可亲。那他们追求的是什么呢,她他们完全可以跑到国外去生活,去享受,把自己的国藉弄成外国人去赶时髦,可他们没有。这让人十分钦佩,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卖弄炫耀,不需要故弄玄虚,只是做点实事,不忘初心,为养育自己的故土有点回馈而己。这难道不是财富吗,其实,有时候最淳朴的事就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时代楷模,一位蒙古草原老妈妈,含辛茹苦把三十多个汉族孩子拉扯长大成人,这最朴素的情感无法用金钱财富去衡量吧。
所以说,你有钱,你自己爱怎么花都行,只要是合理合法所得,无人管你。可中国有句老话,做人别忘了本,忘了自己的祖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