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方法给孩子》:方法的背后是了解和尊重
文/赵欣,两岁男孩的妈妈,正面管教和非暴力沟通践行者。
这是我分享的第8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
说起方法,很多妈妈都很激动,因为很多妈妈都在苦苦追寻解决孩子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的方法。
这本书之所以值得推荐,是因为在众多有效的方法背后,是一个妈妈对孩子理智和清醒的爱,学习和成长,了解和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然后结合妈妈的各种社会角色和经验和孩子一起探讨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才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如果只看到了方法儿子而忽略了本质,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每周日分享一本家庭教育的书。
--正文--
很久以前偶然间听了王芳老师的一个微课堂,她分享了一个观点,“人的智商是可以通过后期锻炼提升的”,具体来讲就是思考力、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这四个力的锻炼和提高可以帮助我们不断的提高智商。
她还分享了很多生活中切实可行的小游戏帮助孩子去提高这四个力。那堂微课有别于市面上那些标题党,看似有吸引力但就是讲一堆理论来制造妈妈焦虑的微课不一样,真的有很多营养可以吸收。
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王芳这个名字,想着买他的书来看看,直到最近她出了一本《最好的方法读唐诗》我又重新拿起《最好的方法给孩子》,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可能是由于我从小对主持人这个职业的偏爱,王芳老师的很多处事方式深得我心,她也读过几百本中外的教育类书籍,但在实际应用中,真的是做到了结合自己的各种社会角色和经验,身为妈妈,将孩子成长路上的“脚手架”的角色阐述的淋漓尽致。
《最好的方法给孩子》:方法的背后是了解和尊重作者的观点是:妈妈是救火队员,随时准备着帮助孩子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但在这个过程中,妈妈面对每一个“问题”的心态,针对每一个问题的处理方式,每一篇文章读下来,都体现了几个核心的理念。
第一:妈妈的态度很重要,身教大于言传。
这一点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拥有怎样的品质,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自己能不能给孩子一个积极的示范,很多情况下,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反应和处事态度对孩子的影响。
妈妈凡事慢半拍,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做,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欣赏,努力做到不评判。妈妈放下心态不攀比,跟随孩子的节奏而非受外界评论的压力左右,等待孩子静待花开,这样的妈妈送给孩子的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第二:充分的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不做大包大揽的妈妈,凡事和孩子商量,提前做计划并且和孩子沟通,充分考虑到孩子的需要而不是让孩子仅仅跟随大人的脚步。
当遭遇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小挫折,比如考试不及格,东西学不会,我们能否换个角度看看孩子的处境,比如书中提到,自己蹲在女儿对面教她系鞋带教了十遍还是不会,自己的耐心磨光了,孩子的信心也没了,但是换到孩子的一侧教她,一遍就会了。
作为大人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总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情,而忽略了孩子和我们的高度不同,看到的风景不同,进度也就完全不同,当我们蹲下来,站到孩子的世界里去看待孩子遇到的问题,一切就会变的不一样。
第三:让孩子懂得规矩和界限,做一个社会人。
在我看很多教育理念的时候,对于孩子做一个社会人有很多的思考,在这个张扬个性,推崇给孩子自由的教育大环境下,很多家长对这个理念的误解,给孩子无限制的自由,反而是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设置了无比的障碍。
每个个体都是要在社会上生存的,在规矩和界限的前提下的个性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要不然一个人的行为都不能为社会所接受,他所谓的个性也必然很难被看见。
在帮助孩子设立界限的过程中,书中提到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办法,比如带着孩子在公共场所观察别人,让孩子通过行为的对比学会尊重,而妈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除了用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更多的是细心的点拨和耐心的陪伴。
第四:兴趣和方法,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兴趣和方法,对任何一项技能和知识的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我自己对于工作以后的学习动力就比上学的时候大很多,不管是学英语还是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总是充满了热情,并且不断的找寻适合自己的方法,原因就是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要不要上兴趣班?所谓的兴趣班,应该是孩子的兴趣班而不是大人的兴趣班,所以学什么,真的应该孩子来决定,家长需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机会去体验,帮助孩子发现他的天赋所在,并且在孩子开始学习之后,监督和鼓励他克服困难,持续不断的坚持下去。
文化课的学习也是一样,当孩子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的时候,如果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发掘到学习的兴趣和方法,那才是给了孩子真正的帮助。方法有很多,把学习变成一件好玩的事,比如从小教孩子看地图,用儿歌教孩子记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丰富孩子的知识面,用成就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是的,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一个智慧的妈妈,真的可以帮助孩子,把学习变成一件好玩的事。如果学习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玩的事情,那真的就不需要替孩子的学习担心了。这中间需要很多的智慧和能力,并且需要妈妈付出很多的精力和耐心,并不容易。
第五,陪伴和教育是随时随地的。
现在的父母都很忙,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压力,陪伴孩子的时间通常都很少,即使陪着孩子,质量也不高,一会儿一个电话,或者随手就摸起了手机,我也是这样一个妈妈,我的孩子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真的需要妈妈好好规划每天的生活,从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开始,从跟孩子的每一个互动开始。每天不管多忙,一定要给孩子留出时间,开开心心的开始新的一天。
每天都要留出时间跟孩子有高质量的陪伴时间,在这段特殊时光里什么都不要做,只是全身心的和孩子一起互动,跟他聊天,读书,讲故事,大一点的孩子讲讲天文历史,甚至时事热点,陪伴的同时帮孩子梳理知识,还拥有的了共同的话题,提高了亲子质量,真的需要父母用心去做。
《最好的方法给孩子》:方法的背后是了解和尊重这本书里传递的智慧和方法还有很多,书中提供了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方法,非常值得妈妈们学习和借鉴。但于我,这本书最大的智慧还在于,她让我看到了做妈妈的另外一种可能。
我自己是一个特别容易被专家和所谓的权威影响的人,或者说我是一个比较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人,在学习正面管教的过程中,也难免本本主义的试图把很多理念和方法生搬硬套,但屡屡受挫之际我放慢了脚步。
半年来我看了很多教育理念和流派的书籍,有理论派的,也有生活实践类的,我让这些理念在我的大脑中碰撞,渐渐的,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理念的不同解读甚至是相反的解读带给我的不再是疑惑,而是更多的批判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理念,遇到事情不再求助于“正面管教”或者“父母效能”,不再关注某个流派怎么建议的,而是跟随自己的内心,观察自己的孩子,作出当下最适合的决定。
王芳老师的这本书,就是她自己学习了各种教育理念之后,结合自身的经验给我树立的典范,我也慢慢的走出教条主义的泥潭,开始遵从自己的内心,从自己的孩子角度出发去做妈妈了,这对我,是最大的成长。
未来的我,还是致力于家庭教育方面的学习和工作,我想,这也是我最想去到的方向,帮助每一个妈妈在学习中慢慢形成自己的理念,做自己的孩子的育儿专家和教育专家,而不是凡事向外求助,是的,就是这个方向。
继续努力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