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里的灵魂——“灵性的植物学”

2017-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遇见苏格拉底

植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它的花朵更多地保留了原始的形式,而枝叶根则更多地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而适应不同生境出现许多变态的形式。这也是在经典分类学里,通常根据植物的花朵来确定其亲缘关系,而不是由枝叶的形态来判断的原因了。

于是,很自然地,植物学家们发现了花朵在进化过程中延续的形态上的相对稳定性,采用一种具有“原型”意味的简易符号来表述它,这就是植物学里“花图式”或“花程式”。

如果把花朵视为在植物界里可识别的“原型”或者植物内蕴的灵魂,那么可以尝试如此类比思考,同样在人类灵魂的层次上,或者在所有可见事物背后隐含的精微架构中,都天然的生长着一种活生生的“原型”,它就是我们有意无意提到的“本质”、“本源”,甚至就叫做“灵魂”好了——它是具有生命力的宇宙内隐的秩序、韵律、形式和功能。

如同花朵所具有的形态上的稳定性一样,世代遗传和环境选择的力量更少地触碰到这一部分的基因(也许,遗传漂变所能“染指”的势力在这里也逐渐变小)。人类灵魂和其它事物在“原型”这类更精微的层面上同样具有更稳定的形式和状态,而在世俗或物质的层面上则相反地具有更丰富的多样性,更容易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更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这在生态学中涉及的便是“生态位”、“基因、物种、景观三大层次的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了。也因此,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不一样,感受到情绪则则变化无常的,理智的稳定性相对好一些,而在更精微的次元里,永恒的光辉以一种更微妙的方式逐层展露,我想这已经远远超出我们头脑所能理解的范围。

螺旋动力学 所描述的 意识发展层次

我猜想,这也是为什么“花精”能够起效的原理所在,然而这个问题还需要更多的调查、思考和探索。甚至可以更为大胆的猜测,跨物种的沟通,包括通常所谓的“通灵”都是发生在更为精微的次元里,从“多”回归到“一”,在那里芸芸众生乃至万法寻得更多的“共同性”,于是沟通的可能性得以发生,而剩下的就是向下“转译”成各自能够“解读”的语言的问题了,这个过程估计大概就是像电影《降临》里所发生的一样。同样的,我们对于同一问题也已经获得比较准确的反面的例证:人和其它动物在我们所习惯的意识层次里的沟通并不怎么有效,野外看起来萌萌哒的大熊猫并不喜欢与人亲近,它们的利爪能够瞬间抓毁靠近者的脸庞。而草原狼也并非如传说里讲述的那样具有严格的等级和纪律,通常它们可能更像一支结构和关系都比较松散的“狗群”。

另外一个视角看“灵性之树及其花”——感谢小伙伴的知识互享~

一朵花里的灵魂——“灵性的植物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