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噪之路上的新玩具-记老司机的新宠妾BREEZ

2017-06-18  本文已影响144人  cd22c40d8024

一、抗噪之路

5月份看到极客之选的招募,抱着试一下的态度报了名,居然就被运气了。

因为对Breez这个特别有兴趣,申请的时候就JJYY写了一大堆,核心就是我的优势有全家桶呀,各类耳机我都玩过拥有,我测试的时候可以巴拉巴拉一起上之类。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我有大法,小编估计觉得这个够Bigger,就给我批了。

就是这个全家桶。

抗噪全家桶

再水一下背景,本人,孤独症患者,反社会人格社交恐惧自闭宅胖一枚。 因为工作、学习和自闭需要,每天大概使用耳机5到6个小时。大部分使用情况下背景环境比较吵,个人又比较关心听力健康和舒适度。在吵闹情况下如何舒适的听得清,就是我的各种选择和折腾。用一个熟人非朋友的话就是我的人生只剩下折腾耳机,电纸书和看小电影了。

我折腾的经验是目前主流的耳机抗噪方式就这么叁。

入耳式隔音耳机:

通过全封闭耳道的方式抗噪,对中高频效果特别明显。 更深入的玩法还有针对个人耳道定制。音质一般能有保障,长期佩戴缺乏舒适性,户外运动安全方面也无解。

主动降噪耳机:

ANC技术原理比较简单,就是主动发出针对噪音源的反向波,进行抵消。ANC技术主要针对低频噪音,类似地铁,飞机上的各种振动,也会配合物理隔音实现对中高频的消除。

传统ANC的主要缺陷是降噪技术带来较强的耳压,高端产品消音太好也会导致户外活动时候有严重安全问题。

骨传导耳机:

不同于气传导走耳膜,骨传导是由振子将音源转换为振动信号直接通过颞骨传递到耳神经。理论上声音传递不受外界噪音影响,只要能摸的到,就可以听的到。受限于音质和漏音,大众民用市场除了助听器基本没有,这2年的热闹还是韶音家配合水果搞出来的。

有些动物比如蛇,没有耳朵,也是通过骨传导耳机来讨生活的。如果你是老司机,被生活摧毁了听力,别悲伤,还可以上骨传。

码农界以前有个CAP理论,大致说三项分布式系统关键指标设计时只能有取舍的优化其中1到2项,而放弃或弱化其他一项,做不到全优解。感觉耳机也是如此,在佩戴舒适度,音质,降噪只能三选二或者三选一。所以有大把东西可以折腾。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各位出场龙套。

入耳式运动隔音耳机

天籁之音:专用运动耳机,4-5年前在美亚买的。已经退役好几年了。多节式入耳硅胶套用来隔离外音,记忆性后挂减少听诊器效应。实际使用隔音效果相当不错,公交和地铁开30%到40%的音量就够了。 缺点是戴久了不舒服。音质不太好说,就是100多块的水平吧,当然比骨传强,跑步时听个动次打次还是可以的。我一般搭配苹果的小夹子或者另外一个j家的兵牌蓝牙用。

主动降噪

目前日常用的是2个。

Thinkpad x1 E602

Thinkpad X1 主动降噪耳机: 其实是冠旭E602的贴牌,就因为多了个小红点,贵了几百。这个耳机的一个优点是使用7号电池,比内置的更换方便。自己换了C套。冠旭是老牌降噪耳机代工厂,前2年收购了Phitek,技术比较牛。这个耳机的降噪大概能实到Bose的7成左右,音质还算值个250。

目前地球上最好的蓝牙降噪大耳

MDR1000X: 大法其实才是韶音的威胁,MDR1000X出来以后,传统降噪的那些所谓户外安全问题都没了。现在的真实位面是在嘈杂的环境 下,大法可以做到你带降噪耳机听人说话比不带更清楚。能降噪,音质还好,还安全,算是真正的高富帅。我从去年底开始半年时间,每天带大法健步6公里沿公路回家,该听到的从来没漏过,真正做到精神文明和肉体锻炼两不误。

已经退休的Bluz 2

跑步运动有三宝,老白小黑骨传导,其实都该退役或者已经退役了。也算是骨传的老司机了,最早用的就是韶音的Sportz M3,后续也试玩过他家的其他款。对这类产品的体验是喜怒各半,有特点,问题也多。这个耳机也算是我使用最长时间的耳机了,每天2小时,用了大概1年。

在下面的某个环节,以上各位龙套会一起进场打酱油。

二、 开箱

这次顺丰很拖拉,不知道是否是忙着和马云干了。6月1号发的货,我实际是5号下班才拿到。浪费了一个周末,导致这次写稿很匆忙,因为交稿前这周工作上也要赶工。

1、到货开拆

抱歉首图很不清晰,因为到手以后30秒就本能的脱光了。

关二哥,先受我一拜

老司机很快就脱了外衣。

红旗下的蛋

拆开里面居然还是老样子(话说还能怎么样?都脱了他家妹子第5次了),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居然没送3M的耳塞? 难道是惊喜,不再需要耳塞了?再吐槽一点,在国内电子产品包装都开始或者已经普及环保的今天,邵音公司为什么坚持这种非环保包装,材质和空间都很不环保。我建议以后产品直接就是一个耳机盒加个纸袋就够了,又环保又实用。

内衣全套

那2个小黑点是耳机线收纳,为啥不给我红色的?对了,好像是第一次见到中文说明书了。

2、细节图

有点羞羞,换了个小房间看细节。

好吧,以前板扎板扎的身材没有了,这次换了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对胖子来说,身材比脸蛋更重要。

第一印象,真瘦了

虽然是新系列,其实走的是Sportz的风格,更强调人体工学,而不是Bluz那种神经病的板材。相比比Sportz,除了无线,更重要的瘦了,细了,以前明显是一胖毁全家。

人家有蝴蝶结哦

分离式的设计,蓝牙不绑在耳机腿上,而是用一个独立的小盒子,再用细线相连。好处是可以把耳挂做的很细,提高使用舒适度,缺点可能是剧烈运动有点不利索,后来发现也可以把领夹夹在耳挂上。。

配的耳机线收纳器非常方便,长度调节很简单。 可惜因为太细的原因对我的其他耳机不适配,马云家也没找到类似的产品。

至于这个蓝牙棒就比较悲剧,体积和5年前出品的有的拼。

正面非常简洁,看上去一无所有,其实集成了多功能建和MIC。

正面双飞图

侧身图,控制按键简化到一个连体的音量键,个人不喜欢这个设计,不适合盲摸和戴手套。另外就是指示灯居然是在侧面。

侧面也很大

和E602对比,真的好大,人家用的是7号电池,你用内置锂电居然一样大!!!!!!

真不理解PM的脑洞,做成这么大为什么不直接上7号,换电池多方便,你又没快充,又不是大电池,还不让换!!!这个体积,基本是16/17年出的蓝牙耳机里最大的,看看其他家的蓝牙,内置锂电的一般都一半大。7号电池也可以用USB充电电池,没啥不方便的。

三、老司机的骨传五重罪

因为对韶音家产品和骨传都有比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了,剔除小白好奇探索阶段,直接进行针对性报复性测试了。

下面都是以往自己使用的痛点。

1、佩戴舒适度

反眼睛党的直角方式的后挂系统

他家之前的结构都是这种直角的后挂模式,直角,配合粗壮的身材,再加上使用时候强烈震动,基本就没法带眼镜。所以我后来干脆就不带了,顶着高度近视的帽子,深更半夜在外面瞎跑,是真正物理意义上的瞎跑。

除了眼镜之外用家还有各种吐槽,比如带帽子呀,围巾呀,高领呀之类的限制。这玩意就是耳机界的细高跟鞋,配搭需要技术。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脑袋够圆,刚好能套上,没有其他各路人士的头型不匹配问题。

新版的sports开始使用这种U型结构,再加上减肥,直观感觉是有戏。

U型结构,来自新款的SportZ

实际使用,感觉非常好,U口有足够的幅度,加下大幅度减肥后纤细的身材,彻底绕开了眼镜腿,不再打架了。

从今天起,不管是带眼镜还是带帽子,还是一起带都没有问题了。注意,我带的还是厚板材眼镜。

终于可以舒服带眼睛了

耳朵里那一点红是惊喜,后面再说。

2、收纳体积

后挂设计又不可折叠,导致之前除了Trekz之外都是小身材大体积。框架占的地方太多,除了放包和傻挂脖,没其他选择。出门旅行尤其痛苦,太占位置了,而且老担心压坏。看前面我Bluz的照片各种残疾就是因为不好收,不好放导致的。

这次更换钛架终于成功变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SM捆扎。

捆绑大法来了

口袋啥的真的随便放,再也不用傻傻的挂脖子上了,捆绑以后实际体积和普通的耳塞差不多。

随手塞

因为骨传使用有很多限制,所以日常并不能完全代替降噪耳机,必需配合用。Bluz虽然轻,但是占地基本是一个大耳的量,我出差的时候只能放弃。 这次我可以把2个耳机都塞进thinkpad x1的小盒子里了,然后裤子口袋随便塞。用一个,放一个, 塞一个,听一个,拿一个,砸一个,再也不用发愁了。

一王二后合家欢

3、通话

虽然号称是运动耳机,但是毕竟也提供了话筒么,通话怎么也该过关吧。但是悲催的是,之前那种挂耳设计,MIC都在耳朵旁边,效果特别差。经常出现打电话对方听不到声音或者声音过小的情况,需要用力按住耳机往下压。

这次用分离设计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MIC被放置到了领夹上,每天通话1-2小时,目前还没发现有声音小或者听不见的问题。在非常吵闹环境下,可以直接拿住狼牙棒在嘴边说话。

这算是拿到了商务市场的合格证了,其实我了解,有部分人士选择骨传,不是为了运动,就是因为电话太多,影响生理健康。相对高质量蓝牙通话耳机的价格,Breez这个价格对他们来说也很容易接受。比如有个做售前的同事,每天带耳机打5-6个小时电话,苦不堪言。骨传相对气传导无法取代的优点就是长期使用的舒适度。骨传这种模式,对他们其实就是刚需。

而且这种需求,往往是听比说多,一般电话会议,不轮到我,只要开了MIC静音,就可以边听电话边做些其他事,被呼叫的时候再回来,这点封闭式的耳机就很难了。

这个市场,我觉得比炮友群哦跑友群要大。

4、蓝牙连接

Bluz的蓝牙连接毛病不小,一是运动的时候信号有时候会丢,时不时就来一下。另外就是信号强度比较差,隔2道墙就完蛋。 2s和Trekz 因为使用时间不长,倒是没发现这个问题。不过有朋友的反馈是2s的蓝牙连接也偶尔会掉。

Breez用2周以后的体验是,这次真的过关了。2周时间,每天3到4个小时,没出现断的情况。信号强度也不错,手机放家里卧室,隔2道墙可以在厨房里用耳机,以前完全做不到。

所有的提示音都变中文了,之前的trekz都还是英文。这也说明邵音这次真正的开始重视国内市场了,就是能不能把提示音换林志玲或者罗永浩呀?

现在的情况是,我有2台手机,每台手机都连了2个骨传。我有2个骨传,每个骨传都配了2个手机。和Bluz的一个差别是,自动连接第二台设备会有清晰的提示语音了。

乱配

可以看到Android设备的通病。蓝牙连接无电量信息, App呀App, 啥年代了蓝牙耳机居然还没有App。

另外发现Breez蓝牙连接一个小毛病,如果和手机超出有效连接距离,断开以后会自动尝试连接2-3次,然后就离线了。再返回有效距离也不会再次自动连接,不知道是bug还是故意的。但是,她居然会自动重连第二台手机!!这是有二心了呀。只有手动重启才能重连第一台。人际关系混乱有时候也不好。

5、漏音之殇

这算骨传最大的痛,嘈杂环境听不清,需要加大音量,加大音量又漏音泄密隐私或者干扰他人。最后导致骨传被限制在特定环境下使用。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大部分用户不会习惯细分耳机使用,除了发烧友和谢耳朵没人乐意出门还带2个耳机。而且目前骨传价格偏贵,买来还不能通用就更亏了。

从Bluz 2开始,韶音公司开始宣传漏音屠龙这个概念,每一代产品都号称有可见的进步。但真实的效果如何?各种评测有好有怀,认可改进和看不到改进的各种说法都有。我个人过去的体验是,Bluz 2对应 Sportz m3 是有明显进步的,但是随后的2s和Treakz产品我没感受到质的差别。

这次想拿第一代技术的Bluz2 和最新的Breez 做点数据说话的测试。

本人非专,也无专门的测试仪器和听音室,所以简单使用手机中的分贝测试App无法给出严谨的度量数据。还有就是2款耳机的物理音量可能有差别,使用同一音源也无法简单客观判定在相同音量下有相同响度, 所以结果有一定主观性。

测试方案:

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按60%,80%, 100%的音量, 在距离脑模40厘米的正面,用分贝测试App,测试噪音变化情况,以一分钟为限。每个分支条件测试5次,取最平稳的数据做结果。

音源选择了逃跑计划的1万次悲伤,这首歌的前1分钟比较平,没有太多的高低起伏,可以有效控制测试变量。

特意选择安静的深夜做这个测试,在关闭空调和所有电器设备以后,多次记录房间背景噪音低于15分贝以后开始测试。我家在乡下,晚上11点以后基本人都休息了,所以也不会有车和其他大的噪源感染。

测试时室内背景噪音情况

用户手册上推荐的音量是60%,所以从这个音量开始按20%增加。原来的计划是每个做5轮,最后因为结果让我很不可思议,我实际做了超过20轮,折腾了一个通宵。脑模同志因此很愤怒,我们以后都不再爱逃跑计划了。

为了给出一个对分贝数字的可理解印象,我先使用手机以30%的音量播放相同音源,在同样距离下进行记录。

手机30%音量外放时

平常在办公室我会把手机铃音会开到60%左右,但在静音环境就过于吵闹了。经过几次对比调到30%左右,大致和办公室感觉一致。主观感受是歌曲听起来非常清晰,但是不吵。 这个感受会用来做随后漏音的对比参考。

1、60 %音量组。

主观上认真听,可以基本听清歌曲,大概等同白天办公室旁边同事用k420这种漏音王开60%时候的效果。但不算吵,可以接受。

60%音量组

比较意外的是Breez的漏音稍大,近20次的统计都如此,很可能是音量标准不一致导致的,不过个人带耳机主观感受觉得2者音量 6- 8-10 成时大致一致。 Bluz因为贴合不够紧密,所以需要用手按一下,否则感觉会比Breez声音要小20%左右。

2. 80%音量组

一般的常识是骨传耳机音量越大,漏音会以非线性的方式放的更大,所以漏音主要是发生在大音量时。

80%音量组

经过多轮测试,神奇的发现2者基本一致, 抛弃误差部分,Breez并没有任何优势,主观听音感觉也是如此。虽然只比60%的音量增加了5个分贝,但是主观感觉已经比较吵了,比前设的手机外放要大一些。

3. 100%音量组

100% 音量组

情况和80%时基本一致,抛弃误差没啥区别。 主观感觉已经比较吵,类似隔壁房间在看电视那种效果。

而我实际在办公室使用,在背景噪音40分贝左右时,使用bluz 2 开80%音量,我左右同事经常会以为我有手机来电,开100%音量时对面的同事会抗议。

官方文宣 “我们又研发了第四代技术——漏音屠龙,我们用这个技术把漏音降低了70%。但是漏音降得还是不够多,于是我们又攻关了第五代技术——悬浮减震,漏音再降70%,终于达到正常音量播放周围人几乎听不到的程度,同时进一步提升了音质。”

在官方宣传材料里,Bluz 2s是第四代技术,比2降低70%漏音。 而即便以推荐的60%音量为正常标准做度量,3分贝的差别也到不了70%的地步。

从2s开始,振子结构有所变化,简单说就是加了很多孔。非官方的说法是,这就是漏音屠龙技术,利用孔洞泄压,减少漏音。我可以搜索到这样的内容“为了减少漏音,Trekz 钛合金骨传导耳机通过漏音孔,有针对性的将Trekz的漏音集中指向固定的方向,并通过声学原理使漏音相互抵消。”

振子结构变迁

我曾经和几个发烧友讨论过这个设计,都不得琪姐。然后突然在驱家看到一条新闻,让我脑洞大开。“”果子为啥要有洞“”

苹果耳机为啥要开孔

骨传的振子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扬声器,那么,这个洞是不是用来解决音质而不是漏音的问题? 如果堵上,是不是会降低漏音?

然后我就用双层胶布把洞都堵上了,再测了一下。

改造版本的BREEZ

分别多轮测试了全堵和只堵侧边的结果。 测试结果表明,在100%音量时,有3-5分贝的减弱。。。。。。。。

所以真相是那个洞不是屠音,是以漏音换音质?This is the life!让我想起了当初买bluz的时候,知乎上某韶音家的员工告诉我音质可以达到水果4s标配耳机的水平,买回来以后明白了,那说的是华强北出的4s。

虽然漏音其实没有什么真实进步,但实际使用相对Bluz还是有加分的。原因就是Breez的结构更容易贴近颞骨,所以可以用比Bluz小一档的声音放歌,我一般是开到50%。这样客观造成漏音比较少,办公室环境基本听不到。另外就是,男生如果愿意把鬓角刮干净,使用效果会更好一些,所以我这两年都是光头好吧。

四、各种场景测试和全家桶PK

其实大部分内容是在漏音测试之前做的,这2个星期去了n多地方,每天背着5-6个耳机神经病一样的换来换去。

1、交通主干道健步骑行

我一般如果不加班,会选择沿主干道健步走6公里的方式回家,作为代替长跑,节约膝盖的锻炼方式。也有相当多同事和朋友选择骑行的方式回家。

广园快速

虽然看起来车不是很多,但实际车辆行驶速度很快,噪音很大,在70分贝上下。

高峰期主干道噪音

入耳耳机:开到60%左右可以听清音乐,车辆开过有感觉,但是对听清歌曲影响不大。

E602:用40%的音量可以非常清晰的听清音乐。 比单纯入耳隔音强的是能感受低频背景噪音降低到50%左右的水平。因为入耳的限制,有一定安全隐患,有可能听不到喇叭声。

MDR1000X:能感受背景噪音被削弱到30%左右,在有音乐声时,可以主观的忽略背景噪音,能享受到比较好的音质。另外车辆喇叭声和行人走近时说话并未消失,能以不吵的方式清晰听到。实际我近半年的使用感觉完全无安全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广州该死的夏天。

骨传耳机:基本无法使用,60%音量无法听到任何东西,80%音量时,虽然可以听到Podcast内容,但是30%的时间会被快速驶过的车辆声掩盖。开到100%,也只能是在车辆驶过时勉强听到声音。如果是听歌的话,100%也非常糟糕,听不清。我有2天坚持按100%音量的方式走回家,到家后有强烈的不舒适感,强烈振动感很容易导致眩晕,呕吐,怀疑耳朵怀孕并开始怀疑人生。佩戴隔音耳塞以后可以用60%的音量使用,但有一定安全隐患,而且长期佩戴隔音耳塞会产生一种不舒服感。

持续佩戴的情况下,Breez比Bluz 2 有明显优势。Bluz 2 对眼镜不友好,出汗以后佩戴紧密度会大幅度下降,直接影响听音效果。这方面Breez真好太多了。但是Bluz有个问题是领夹上的多功能键很容易在运动过程中触发,我经常出现自动拨打其他人电话的情况,需要仔细选择佩戴位置。

我本来是(其实是假装)想试试共享单车的,但是下班时间很难抢,只发现一辆。。。

共享单车

把耳机借给骑行下班的朋友,反馈基本和我一致,还因为行驶在车道上,他们感觉噪音更大,完全无法使用。

但是晚上加班9点以后测试噪音会降到60分贝以内,这时候可以正常使用。

2、公交地铁通勤

每天大概需要做1个小时公交上班,这段时间基本靠耳机听podcast和音乐打发时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人耳对不等频率背景噪音接受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公交背景噪音分贝数虽然低于主干道,但和人耳实际噪音体验没有线性关系。

公共汽车

入耳耳机:开到40%的音量即可听歌,缺点是无法消除车辆的低频噪音干扰。如果开太大又会对听力有损坏。

E602:用40%的音量可以非常清晰的听清音乐。 在开降噪的情况下听音效果好过马路,可以欣赏到动次打次的层面,听个民谣之类也有足够细节,能到2,300块耳机的水平。

MDR1000X:对E602虽然做不到如价格般10倍的碾压,但是从享受音乐这个角度出发,确实是优越感十足。

骨传:人少的时候开到80%音量勉强能听,人多的时候100%都不行。事实是,你开到80%就有人说话了。带Breez会说,大哥,能不能把耳机塞耳朵里听,太吵了。带Bluz会听到吼,你TM手机响了怎么老不接。

带3M 1110这类隔音耳塞的话60%音量可用,但声音会变的非常闷,有很强的共振感。

地铁背景噪音

入耳耳机:和公交上体验差别不大。

降噪耳机:一般来说地铁上的降噪效果没公交好。我的那个金悦通在地铁上完全无效。之前的NC31也是。但是E602和MDR1000x整体和公交差不多。

骨传:出人意料比公交好,6成音量基本可用,只是中间加速的时候会听不清。开到80%就可以接受,周围好像没人投诉。

3、办公室

我每天大概会有1-2个小时的电话会议,另外自己也会用午休时间抽空听听Podcast之类的。

办公室热闹时噪音

正常工作时间还算比较安静,不管是骨传,入耳,还是K420这种开放式耳机都可以正常使用。

一般来说我不太喜欢工作时间使用耳机,因为会妨碍和其他同事沟通,但是使用骨传以后感觉到新的模式。因为开放式的方式,并不会阻碍自己听东西的时候和其他人说话,非常适合用语音IM工具做各种在线讨论。

但是如果周围有同事在打工作电话,基本只有MDR1000X好使,可以有效消除背景噪音,和同事说话的时候又很容易一键静音。 用安耳悠或者巴固的耳塞配合骨传每次需要说话的时候就要反复取出,非常不方便。

4、跑步

比较意外,小区晚上还是蛮吵的。 我一般比较习惯睡觉前在小区内溜达半个小时,隔天也会跑2圈发发汗,但是膝盖的原因,2年前医生就警告我放弃长跑了。

小区夜晚背景噪音

下班随便去天河公园逛了一下,这边要比小区更安静一些。使用骨传的优点就是运动过程中可以听到各种鸟语和蛤蟆叫。

天河公园背景噪音

这种比较安静户外环境的短时间运动,三种耳机差别不大。

综合来说,这种环境我不喜欢使用骨传导,因为音质太糟糕了。跑步时听音乐是为了提高大脑多巴胺分泌,提高精神耐力,必须依靠一些动感,有渲染力的音乐。这方面Breez其实并不比Bluz 2强多少, 声音的分离度很差,人声和背景声是混在一起的;声音也非常干,缺少温暖和醇厚。举例说明就是,你丫听歌连鼓点都听不清,你会兴奋么?

我用非骨传的耳机听歌,先不说什么三频呀,声场呀,解析力这种比较玄学的东西,但是至少能让我感觉比较High。

国内骨传最早就是跑友玩起来的,个人感觉有点伪需求。其实美帝我也待过小半年,日常跑步骑车锻炼的人确实很多,可是带耳机的不到一半吧,带骨传基本没见过,说明比例太低。跑马拉松会有点优势,但是跑马的人群比例就那么高。 韶音以前说一年卖出10万,这个数字相对商务市场,真的很小众。

5、户外爬山

广州已经进入梅雨季,难得一天半晴,上周末上午跑去爬了一下火炉山。

天气不错,正好爬山

整体体验和在公园差不多,因为人少,噪音更低,没用App做记录,估计应该在40分贝左右,音量只开到40%左右,骨传就能很舒适的使用。

天气炎热,1个小时以后上身已经完全湿透,蓝牙领夹夹在衣服上非常的不舒服 。 然后我非常机智的更换了它的位置。不得不说这个设计作为运动耳机有点反人类,主要是领夹太大了,夏天非常的不友好,要么做小,要么改用类似军牌的设计可以挂在脖子上。

领夹改帽夹

Breez在这种比较长时间的户外运动里优势很明显,长期佩戴因为重量的优化没有任何不舒适感。之前Bluz 2佩戴超过3个小时耳朵就会觉得累,特别出汗以后,根本挂不住。 而降噪耳机,基本上是没法连续使用超过2个小时,耳朵直接会感觉到非常的不舒服,跟重量关系不大,就是听力系统长期接受波攻罢工了。

所以感觉这种长时间的户外活动,骨传确实是优势领域,就是电力需要加强,至少来个快充吧。

6、逛街购物

这个环境也蛮吵的,特别周末的时候,比高峰期的公交和地铁都厉害。

整体感觉是骨传如果能听清的话会比ANC好,一是因为你时不时需要和同伴商家说2句, 二是动不动就几个小时或者半天。但是周末真的非常吵,这种环境虽然开100%的音量没人投诉,但自己体验不舒服,振动太强烈了。 平常会安静一些,但很多人实际可能除了周末,也没多少机会逛街。

所以,结论是,不用任何耳机。

7、其他场景

行车导航:去年有几个月在外地出差,每天和同事驾车往返。 车内环境比较安静,低于地铁公交,发现骨传是非常好的导航辅助手段,大概开到70%的音量,就能比较舒服的使用了。可以正确接受各种语言提示,又不会和车内的音响播放,聊天打架。特别感觉出租车司机需要标配一下,每次看到他们玩滴滴带着耳机大声吼,就很蛋疼。

徒步导航:这也是个优势领域,这2年外出城市旅行,百度地图+骨传也是特别方便的自助模式。以前还有佩戴舒适度和携带的问题,这次Breez都解决了。 其实我以前每次出行都需要蛋疼一下,想带骨传,又太占地方了。前2个月带了一个入耳的降噪出门,中途被大雨爆洗,降噪没IP55,直接大几百就报废了。这个场景电力也是个大问题,我白天逛一天回来,忘记充电第二天就没戏了。

博物馆:作为博物馆迷,偶然发现这也是超强应用场景。现在博物馆一般都有各种语音导航工具,微信或者app就可以上。 但是用传统耳机很不方便,不方便和同行人交谈,也不能插队听导游解说。配合骨传就能做到两全其美,确实是大杀器。

感觉骨传还是有很多使用场景可以发掘,没必要刚性的限制在炮友群哦应该是跑友群。

8、惊喜脑洞

在解除了一些Bluz的硬伤以后,Breez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但是高噪背景下的使用始终很蛋疼。官方的解决方法是建议佩戴类似3M这样的深度降噪耳塞。这又会带来舒适度和安全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经过我几万秒的认真思考,终于创造性的解决了,起源就是看到上次去成都游玩的这张照片。

成都名小吃,装象

你以为是我是准备用大葱么? NO, NO, NO。

我觉得高噪背景下听不清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骨传没听到,而是大脑同时接受骨传和气传信号,被干扰了。有个比较好的例子是,如果听不清的时候,你把手指简单的塞进耳洞就可以听清骨传了,那手指有足够的隔音降噪能力么?事实是没有的,你用手指堵住耳洞,也不会妨碍你和同事面对面的聊天。

我拆了E602上的C套进行了简单改造,在中间塞进软胶带,留出一点点方便拔出。

DIY 小象塞塞

事实证明这个装象塞灰常灰常的好用。

舒适:首先就是超级舒适,因为他不是3M那种深入式的全封闭入耳,只是轻轻的一点,完全没有隔音耳塞的各种不适感。我连续佩戴了超过24小时,我甚至几次发生带着耳塞找耳塞的笑话。基本上这个套,每天带5-6个小时很轻松,绝对比安耳悠的舒适。

隔音:它基本不隔音。隔音耳塞一般的标准是-28-30db,那么这个耳塞达到的效果最多就是-5db。我带着和其他人面对面谈话没有任何问题,只会感觉到比较吵的高音会有缓解。我甚至带着它在电影院看完了全部异型-契约。而且因为非常隐蔽,其他人很难发现我带了耳塞。 我估计使用dubbs这种耳塞会更好,准备马云家买一个试试。

效果:我的猜想确实可行。 在办公室环境,装象可以让我把骨传音量降到40%。我去了地铁测试,发现40%依然可以工作。基本上公交,地铁,比较吵闹的室外,最多音量开到60%,就能比较的好工作。在不考虑音质的情况下,已经全线覆盖我每日的使用场景。

实际的成本非常低,我用的山寨C套才8块钱,一副能用一个月。

缺点:目前发现的声音会比较闷,有点那种谐振的感觉。不如手指,但是好过带3M的隔音塞。我估计是材料问题,下一步想试一下使用金属堵中间的孔,能否让声音干脆一些。

五、总结

通过使用钛合金骨架和分离式的蓝牙棒降低重量,加上改进的U型结构,Breez显著改善了以往几代佩戴的各种不舒适感;分离式的蓝牙棒模块也解决了通话质量问题。这可能是目前市场上最舒适,最好用的骨传耳机。

但是受限于天生的糟糕音质和抗噪能力,它只适用于特定优势场景,需要和其他耳机搭配使用。

它特别适用于:

1.每天需要长时间使用耳机通话商务人士 或者学习外语的学生、白领。

2. 老司机行车导航。

3.在中低背景噪音下的各种户外活动,远足,爬山和骑行。

它特别不适用的场景是:

1.对音质有一定要求的人。

2.各种封闭嘈杂的通勤场所比如公交、地铁、飞机。

3.高于60分贝背景环境下的户外活动。

产品改进建议:我个人认为开发商应该在这些方面进行加强。

1.扩展新的商务市场,针对商务和学习需求进行新产品开发。短期内加强续航或者引入快充,并且真正改善漏音问题。

实际上,因为ANC耳机这2年的进步,安全性已经不再是骨穿的优势了,骨传真正的优势是听力健康和长时间使用的舒适性。

继续研究如何在骨传导上改善音质,是个无意义的伪命题,潘长江再努力也成不了姚明。

2.作为运动耳机,应该跟上潮流,加入更多实用的智能特性。心跳检测,记步,app之类都该做了,连Bose这种老顽固都有了。

3.引入新的技术手段解决在吵闹环境下的使用问题。 比如类似sono这样的主动降噪,或者dubbs这样的机械隔音耳塞,或者我的猪鼻子,都是可以探索的方案。只有彻底解决骨传耳机在较吵闹背景下的不适应问题,才能有更广阔的市场。

这是第一次使用简书写东西,大部分内容居然是在烧烤摊上用手机输入的,非常有趣的体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