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律协面试后(转正啦!)
2020年12月24日,是职业生涯中又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我通过了深圳律协的面试,即将成为一名正式的执业律师。原以为我的快乐会持续半个月,至少一周,但真的听到面试官说“恭喜你通过了考核”时,我却很平静,本想在朋友圈装B发一条“过了!”,最终也没有发,凹了一把“云淡风轻”的人设。
当天下午,有位朋友一边恭喜我通过面试,一边发出灵魂拷问“你之后怎么打算?独立还是授薪?”,在那一刻,与同事吃着肯德基准备参加每周四例行狼人杀聚会的我,焦虑的阀门瞬间开启。
日常学生思维考虑问题总是,我需要学习、需要锻炼、需要积累经验,并且同事基本面试通过后都留在了本团队,并且薪水有了不同幅度的增长,每个人都很开心,气色很好。我原以为,团队老板也会给我涨工资,然后我继续当一个快乐的小助理。
但真的天算不如人算,老板不仅婉拒了我的涨薪请求,也不同意对我的工作内容进行调整,仍然要同时做三个合伙人的事情。言语间也鼓励我独立单干、勇于开拓。一番鸡血打的我有点懵,但也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
2020年12月31日上午与老板发生了上述的谈话,当天下午我便与三位“执业即独立”的朋友聊了聊,出乎意料他们都鼓励我独立,优劣势不细说,懂的都懂,但我仍“心有戚戚焉”。挂掉电话痛哭了一场,虽然我也不知道在哭什么,虽然心里并不悲伤,可能更多是一种对于未知的害怕和期待吧。
我是个容易焦虑的人,尤其在失去对事态发展的掌控时,所以喜欢提前做心理建设。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候在微博、知乎、小红书甚至bilibili,将“青年律师独立”这几个字拆来拆去搜了又搜,总算安慰了一点,明白了这是律师职业必经之路,躲不过的。
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执业领域、也不了解法律市场的需求,宛如一只空降在非洲大草原的小绵羊。不过终于也可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完成一些一直想去做的事情,好像也不算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