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是磨砺笔墨的练兵场(2)
小岛的“笔尖那点事儿”,给了我很大的希望。按理,其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大凡沾得上“笔尖”两字的边儿,都可以写的。
何谓笔尖?凡是读书之人都会明白,难道还要三跪九拜求度娘么?但为了探其究竟,我还是习惯地查了一下《辞海》和《汉语大词典》。
结果,真有如下记载:
1.笔尖,即笔的尖端部分。“粉香金翠梦能甜,细写春悰入笔尖”(元•王恽《滕王蝶蚁图》)。
2.“一遇作文时节,铺着纸,研着墨,蘸着笔尖,飕飕声,簌簌声,直挥到底,好象猛雨般洒满一纸”(冯梦龙《醒世恒言》)。
3.“同样一种生气勃勃的先进的思想,甚至同样的一种题材,通过各个作者的笔尖尽可以写成多种艺术风格的作品”(秦牧《艺海拾贝•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
这不都是说的笔尖那点事儿吗?有了这一精神支柱,我便认为笔尖只是一种工具,正如人的手要学会服从人的思想一样,笔尖自然得服从作者的思想。
于是,我便大胆向“笔尖那点事儿”发帖子,每帖都有人点赞。发了3帖之后,我竟不知是“得意忘形”呢,还是心血来潮,自第4帖始,我便冠以《我心伴你》的标题,写上序号,以便心里有数。
我还自作聪明:帖子不都是从我的心底自然流露到笔尖,再通过智能手机发出去的吗?岂料聪明反被聪明误,连发5个帖子,竟然被人用一把大锁锁住,除了自己可见,谅想它们再也难以见天日。
你瞧这黄瓜,都可摘下来掏出瓜子来晒干,留作种子了。天可怜见,连这样的帖子也被人毫无理由地隐藏,我于心何甘?今天姑且给它一个机会,斗胆给它们放放风。那5个被锁的帖子依次为:
1.人生于世,劳作之余,偶尔想到:我虽草根,亦当向学。读有字书,看无字书。吸人所长,明天下理。
善良慈祥,平易近人,别人有事,乐意帮忙。胸襟当开阔,凡事少计较。对个人得失,看得淡些。
一旦与人龃龉,莫当一回事,便能少些烦恼,心自然趋静。诚如是,人缘既好,人脉自通,办起事来,肯定会顺利得多。
2.一个有志趣写作的人,若不甘于一隅,做个井底之蛙,一无所为而落在时代的后面,就当多读书,好好的观察生活,拿起笔来认真写,耐心写。
前贤的许多读书心得,生活经验,为人处世的种种感悟,写作实践活动的体会,犹如明亮的火把,不仅能将我们人生的行程照亮,还会温暖我们的心,予我们以奋然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黄瓜3.这是杨桃花。它是如此的细碎,琐微,没有大红大紫的显赫。
它既没有洛阳牡丹倾城倾国的盛名,更无玫瑰花的馨香以示情事,而它结出的果实,却个大,无渣,多汁,酸甜适度,让人喜欢,亦是岭南佳果之一。
杨桃花虽小,却也能予人以启示。这人世间,有以显赫的地位、财富以炫耀者,自然也有普通的人们,默默地耕耘自己的那一片园地,以待丰年者。
一个写作者,当如何自处,从这杨桃花,不也能悟出一点什么来么?诸如小中见大,探微知著,珍珠虽小,胜过薯芋,精益求精,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不都是么?
杨桃花 杨桃花 杨桃花 杨桃花 杨桃。这张照片摄于2015年,从微信中翻拍出来,效果很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