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苍白的感恩,口上的孝道

2018-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02e1ae68751b

在现今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公开场合,一谈到成功总免不了一个孝字,在背后具体他有怎样的行为,我们难以知道,不过那大多数演讲内容中听起来无比的干涩虚伪。

这主要有两类人群,第一类是刚踏上社会不久了的小青年,面对社会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珍惜每一次表达,每一次都要感谢公司,感谢父母,他们看起来很有爱心。不过他们面对社会是防御的,他知道应该感谢父母,感谢公司,但只是应该,这也就没人会说他错误。

第二类人就是那些成功人士,他们在公司内部很少有这种表现,在电视或网络上倒是有很多。我想一定是在公司里憋坏了,一直想证明自己是一位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才。他们会说我小时候家庭怎样贫困,母亲是如何的辛苦,中间略过5000字,然后说遇到怎样的困境,如何的努力终于成功克服。这段其实挺好的,不过奇怪的是最后他们总会漏出一句话,“我有两年没回家了”!

人在说谎之后,如果他的良心不安,总会试图弥补一下,而愧疚是一款良药。

我相信上述说的两类是少数人,而其中大多数是真心孝敬自己父母的。

不信你就去问他们。

这个现象略显普遍,我们应该来接下她的面纱,来看看这个现象的根源,为什么会有如此现象?

说道孝,人们一般都会想到儒家,这也是孝的头号拥护者。

儒家的话就不得不提到孔子,孔子的人生哲学,虽是伦理的,注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却并不曾用“孝”字去包括一切伦理。

孔子在伦理关系中提出一个“仁”字,要人尽人道,做一个“成人”。故“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只是尽做人的道理。这是“仁”的道理。而与后来的“孝”的道理便不同了。

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到了他的门弟子,却对“孝”字格外注意,格外的用功。

《祭义》和《孝经》的学说,故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我并不是我,不过是我的父母的儿子。又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的身并不是我,只是父母的遗体,简直可算得不承认个人的存在。

这是孔门学说的一大变化。孔子的“仁”,要人尽“仁”道,要人做一个“人”。孔子以后的“孝”,要人尽“孝”道,要人做一个“儿子”。这种孝固然也有道理,但未免太把个人埋没在家庭伦理里面了。

《晋书·王祥传》中写道,一个母亲发了痴心冬天要吃鲜鱼,他儿子便去睡在冰上,冰里面便跳出活鲤鱼来了。这种话后人竟信以为真,以为孝子应该如此!可见孝的真义久已埋没了。

虽然如此,孝却成了一种约束力,一种准则,就像是宗教的教条。

孔子是不很信鬼神的,他的门弟子也多不深信鬼神。所以孔门不用鬼神来做人生的裁制力。但是这种道德的监督似乎总不可少,于是想到父子天性上去。他们以为五伦之中父子的亲谊最厚,人人若能时时刻刻想着父母,时时刻刻惟恐对不住父母,便决不致做出玷辱父母的行为了。所以儒家的父母便和别种宗教的上帝鬼神一般,也有裁制鼓励人生行为的效能。

曾子的弟子乐正子春说:吾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亲,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不敢忘孝也。……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

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人若能一举足,一出言,都不敢忘父母,他的父母便是他的上帝鬼神,他的孝道便成了他的宗教。

儒家又恐怕人死了父母,便把父母忘了,所以想出种种丧葬祭祀的仪节出来,使人纪念着父母。

三年之丧虽久,究竟有完了的时候。于是又创为以时祭祀之法,使人时时纪念着父母祖宗。

儒家是不深信鬼神的,但却深信祭祀。儒家自己情愿造出鬼神来崇拜。孔子明说:“未知生,焉知死”,他却又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这一切繁琐规则和令人难以接受的行为,也是儒家一层苦心。最后又回到孔子的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这便是一切丧葬祭祀的礼节的根源,这是便是“孝的宗教”。

最后还是得说两句,孝敬父母不是挡箭牌,更不是炫耀自己的品德。正好在这里延伸一下,其他关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社会现象就不提了,大家心理清楚就可以了。我表达自己的观点,社会应当提倡孝敬父母,这和社会息息相关,但却不是社会可以承担的,社会不是父母的孩子。

这是件家事,最终落到自己肩头上,所以看看自己,想想应该怎么做。在这里别人不应该干扰他人的家事,况且有的家庭也十分复杂,这使得外人介入只会更糟。孩子需要父母,父母也需要孩子,如何做自己选择。

喜欢的小伙伴请关注  »»  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