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开场戏
这个想法起于两个月前,我发现挺多大学生上大学后,都会写写诗歌之类的。想想,总觉得这个想法有些青涩,不敢大胆与其他人分享,可能就是碍于自己真的不够自信,说实话功夫也还没到家。
直到我的高中同学突然找我聊天时,我才鼓起勇气,跟他说了我的想法——与他一起建立一个以“诗歌和大学”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目的是提倡上大学期间,也要多关注一些人文方面的事物,同时也是为有志向成为作家或者喜欢写作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可以学习和传播自己作品的渠道。
不由得我猜测,我说完我的想法后,他当时是考虑了挺久,不过最后他还是答应与我一起创办这个公众号。当时他也答应好好想一个符合主题的公众号名称。那天晚上我也挺欣喜的,有这想法不错啊。
然而好像石沉大海一般,我们都好久不提起这件事。而对于我,我是有意为之了,说来真的有些抱歉,那次聊天之后,我进入了决定考研的状态,只想一心准备考研(2019年考研)和专业课程学习了。总是不敢直接对他说我已经放弃建立公众号的想法。就这样拖着,直到三天前,他再一次找我谈时。才决定重新燃起那个最初的想法。
也许是隐隐之中,有某种力量在推动吧,才在翻来覆去中又决定明天继续昨天的梦想。生活在今天,总是会给你很多选择,有些选择,你必须放弃,而有些选择你必须坚持,千万别要得太多,而把自己累垮;年轻是应该奋斗,但是年轻不是现在的资本,而是你下半生的基本。
最后就在前天晚上我们申请注册了公众号,取名为“纯粹文学”,这个名字的来由也挺有意思的,下面是我的合伙人为我们的公众号写的一篇开场白,从中也可以了解到其中的缘由。
“ (一)
可能是出于脑袋被门夹了或一时被热血充昏了大脑,抑或是从心底发出的喜爱的缘故,但不管是出于什么缘故,我终于还是找到了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建了这个公众号。其实建这个公众号念头的起由并不是我,而是他。大概是两个月前,他忽然在微信找上我,邀我同他一齐建个与大学和诗歌有关的公众号。起初,我并不是那么感兴趣,可能是因为我原先就和我另一个高中同学建过关于诗歌的公众号,但效果并不好。于是乎,我的言语中带有犹豫的气味,却不想直接了当地拒绝或应允他,多半以“打太极”的态度应付他。其实我心里既打着试试看的算盘,又打着万一的算盘,反正就是陷入了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境地。终于这个念头被时间囚进了牢狱,恍然像是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般。整整一个多月,我们俩对此仿佛失去了记忆,谁也不曾记起。
就在最近,不知因何故,这个陈旧念头以一种新生之势恍然从我的深埋的记忆荒冢中爬起,然后以一种一发不可收的态势——“蔓延”,最后迅速占据我近日的全部工作和思想重心。可能是缘份使然,这次是我找上了我的那位同学,但谈论的是:“纯粹的大学,纯粹的文学”。我有意识把把范围扩大,并限制了一种高度。可能是出于“因果轮回”,这回是他来搪塞我,原因就是他准备考研。起初对他这样话,我感到有些惊诧,而又些泄气。不过在我再三的努力之下,他终于还是应允我,但他有个小小的要求,或者说是小小的建议更恰当些:没有必要每天更新,一两个星期更新一次。当然起初我本就没有打算每天都更新,这当然是合我的味口或心意。
这个公众号的命呀,可真所谓是“一波三折”。
(二)
说了这么多,貌似还是没说到为什么为这个公众号取名为:纯粹文学。其实取这个名也是一波三折。原先我不注重地为之取为“常青树”,当他咨询取此名之原因时,但其结果可想而知:我也一无所知。就这样,这个名称还没“登基”,就已经改朝换代了,它沦为流落民间的“乞丐”。
之后我比较认真地再想出个名,叫作“纯文学”,因为我们建这个公众号的主要意图(目的)是,以“纯粹的大学,纯粹的文学”为出发点的。当时我还自我称许,因为我自以为取了个与出发点相得益彰的美名(这当然有些丑美啦!)。但结果像我们常说的一句: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当他去注册时,他发现这个名已经被人注册。此名当然也是早年夭折了。不过,他机智地把“纯文学”改为“纯粹文学”。当然这个名不仅无伤大雅,而且感觉显得更加直观。我当然欣然称是。
(三)
我们公众号的介绍(主题)是,“一个纯粹为“纯粹的大学,纯粹的文学”而建的公众号。为凡是热爱纯文学的大学生提供一个为其作品传播的平台之一。”
这个介绍出现了两个“纯粹”,即纯粹的大学,纯粹的文学。说到大学是纯粹的,可能很多人并未能真正地理解。为什么是纯粹的大学呢?大学为什么要用纯粹来限定呢?其实这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所谓的纯粹的大学,并不是一种划分等级的标准或规则,而是一种范围的限定,即只针对于大学生,并非其他群体。
而对于纯粹的文学,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可能对于少部人来说是相当熟悉的。我们这里所说的“纯粹的文学”与“纯文学”可谓本源同根,却有较大的不同。遵循于百度百科的释义,“纯文学”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种是与古代‘文学’概念相对的现代独立的文学学科观念;第二种是指与工具论文学观相对立的自律的审美的文学观;第三种是与商业文化相对抗的文学观。”,而我们的“纯粹的文学”就除去了第一种释义,与第二种释义相对衬应,与第三种基本一致。我们力推:不娇柔捏造,不取巧迎合胡凑,必须真知灼见;不做无谓的精力浪费及情绪泛滥或思想散乱;一般应顾及读者的理解力;以一个纯粹文学世界的塑造者出现,等等。我们提倡的是可古可今、可砭可褒、可哀可乐,可悲可喜,可小市民情怀,亦可英雄个人情怀等等,但杜绝只有广度而没有深度的虚伪之篇,杜绝只倾诉过分悲观或过分乐观的极端情感或思想而没有任何依据的粗造滥制,杜绝自以为是而不知深浅的滥竽充数之糙作。
对于诗歌、小说、散文、评论等,我们还有如下具体的要求(主张):
1.关于诗歌:
凡是语言不凝练,意境不深远,逻辑不严谨,情感不真切,思想不深刻的诗作,我们一般不作考虑!
2.关于小说:
前后逻辑必须严密,思想高度必须足够高,语言不拖泥带水,人物形象鲜活有血有肉;最好能够反映或正确针砭誉褒时代,能够反映一代人或一个特殊群体的性质特征。
3.关于散文:
优美、流畅、深刻、严谨、(独特)、(新鲜)。
4.关于评论
必须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不强挪硬搬,有理有据(杜绝高考作文类型的文章)。
......
总是就围绕两个字:深刻!
(四)
最后我再说官套句:来一场纯粹的邂逅,遇见纯粹的自己!
王衡 写就于2017年10月1日”
可以看到我们最后也是丰富了体裁和主题,从最初的想法到实施,真的非常感谢我的这位同学,希望可以一直坚持下去。
作为一位喜欢幻想和怀旧的少年,在彷徨和自省中,思想得到不断的洗礼,可以说只有经历过,才能真正“喔”的体会“他们”曾经说过的真理。
“纯粹文学”,开始,走走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