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本质原创文字集想法

放下一孔之见,接纳人生百态

2022-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日落青山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不被人误解,不被人歧视,都希望自己能被别人理解和尊重,但现实是,我们的生活中充满误解,充满偏见。

地域偏见,性别偏见,文化偏见,职业偏见,信仰偏见,种族偏见,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和他人偏见之中,偏见在人类社会上普遍存在,我们很难意识到自己存在偏见这一错误信念,也很难摆脱不受偏见的影响,英国教育家赫·斯宾塞说:人人反对偏见,可人人都有偏见。

偏见源于我们的价值观体系。

在我们的认知过程中,人脑必须借助分类来进行思考,分类能使我们快速识别相关对象,而我们的大脑喜欢使用最少努力原则,所以我们会本能的做出泛化、概念和分类,就不可避免的预先判断,而个人价值观体系作为我们生存基础,更是作为分类标准,倾向于做出毫无跟据的预判的分类。

当我们遇到价值观不同时,我们会本能对自身价值观维护而产生偏见。如一个人喜欢大城市的生活方式,另一个人喜欢小城市的生活方式,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人们是自由的,谁也没有错,但是如果硬要另一个人认同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贬低另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一种偏见。

偏见源于个人经验和喜好。

我们认识一件事物,不仅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体系,更需要依照过往的生活经验、个人经历来,我们常常在没有事实的依据情况下根据传闻、幻想,情感投射行成偏见。

我们将对过往的创伤或美好回忆都会影响我们的喜好,都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所以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偏见。

我们的生活经验和个人喜好早就潜移默化的帮我们分类帮我们做出判断。比如你讨厌狗,是因为小时候被狗追着跑了好几条街,所以你养宠物大概率不会考虑狗,被渣男欺骗过就会认为长的帅的都很花心,所以你大概率会选择颜值不太高的异性。

偏见源于信息不充分。

《社会心理学》中提到:“偏见通常被理解为对特定群体及其个体成员所持有敌意、负面的和不公正的态度。偏见也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 偏见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因素,同时,偏见的产生和信息不正确或不足有一定关系。

当我们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评判另一个人的时候,往往是我们缺失一个旁观的机会。当我们以仅有的个人经验去评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我们见的世面太少。

通过个体推断总体、以偏概全、幸存者偏差都是影响信息不充分的原因。东北人几乎都怕冷,只有在东北生活过你就会知道。你姑妈中了大乐透,根本不会增加你中大奖的机率,总去夜店的人不代表对方就是行为不检点的人。

偏见源于群体之间的差异。

人们习惯性地会对群体以外的人加以排斥或否定,维护自己或群体的利益,或者获得认同感,产生偏爱。对于外群体会有不同程度的排斥,根据不同程度可分为言语拒斥、实质歧视,身体攻击。

同类的人会互相认可,对于非同类,很难互相认同。所以生活中我们习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很难和不是自己同类的进行交往。

偏见来自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帮助人们简化分类,合理化敌意。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外在的表面现象而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从而对之后事物的整体发展产生有偏差的判断和理解。

人们通常会习惯凭借第一印象判断一个人,我们会通过第一印象或近因效应来下定义贴标签,我们还习惯通过自己的已有的认知或普遍的现象来认知这个世界。由于我们成长环境,教育程度,个人经验,思维层次等因素不一样,很强化刻板印象。

另外,大众传媒也在持续加深刻板印象,包括小说、电影、网络、电视,甚至教科书都会不经意之中使用了社会所存有的错误的刻板印象。

偏见源于思想的愚昧。

《培根随笔》里写到:“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谬误与偏见。”

有些偏见深植于心,根深蒂固,很多家庭重男轻女,对生了女孩的媳妇百般苛刻,很多人男权主义,认为女人就应该在家带孩子,要什么自我价值,人类文明和社会都进步了,为什么你的思想没有解放没有进步,无知和愚昧是一个人最大的悲哀。

偏见不仅会让人做出错误的选择,更会伤害他人的身心健康,如果传播偏见,还对人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前段时间16岁寻亲男孩刘学州含恨自杀,全网惋惜,但是这背后的真相不就是网友们的网爆和谩骂导致的推波助澜吗,在不知道真相的时候不要随便站队,不要随意攻击和诋毁他人,不要进行道德审判,你的一句话很有可能会给他人带来致命性的伤害。

比偏见更可怕的是自以为自己没有偏见,这恰恰是人们最大的偏见。我们常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也不过是重新梳理了一遍自己的偏见而已。


偏见的本质就是对其他人或群体做出负面的预先判断,偏见是负面的,是非理性的,是主观的,偏见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而从产生消极的结果。

偏见是每个人都会存在的,无论认知高低都会有存在偏见,我们无法完全避免偏见,但可以努力去减少或消除偏见。

1、尊重价值观和你不同的人

我们要尊重和我们价值观不同产生的人,学会求同存异。不要拿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他人,我们也要多接触不同的人,客观了解从而相互理解。当一个人经历得越多,越会包容他人。

还要尊重和我们看法不一样的人,观点或看法不一样不代表别人是错的。我们对于事物的看法,要尽量采取开放的态度,辩证思考,不要用一般去否定特殊,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所以,多去遇见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人,不要带着一种知识的优越感。

2、避免主观臆断

盲人摸象里,有人摸着象脚,说象的身体像树干,有人摸着象鼻,说象的身体像水管,有人摸着象牙,说象的身体像玉一样润泽。谁都没有错,只是以偏概全而已。

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位置不同、层次不一,所看所想都会产生偏差。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到的只是片面,一定要有整体思想、局部不代表整体,个体不代表总体。从概率学上讲,因为样本不足,导致的结果就会出现偏差。

不要让自己被你的本能和你愿意相信的东西所影响,不要单凭直觉和个人喜好去“下定义”、“贴标签”。只有真正接触一个人之后了解一个行业进入一个体系,你才有可能知道其中情况。

还要注重逻辑,学历和人品不是正相关的,学历好和人品好是两回事,道德可以弥补智慧上的缺陷,但智慧弥补不了道德上的缺陷。

3、不要太早下结论

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说“ 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

不要对任何人任何事太早下结论,生活很复杂,在看不到的地方,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事。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画皮画骨难画虎,知人知面不知心,你要细细品,方能明辨是非、对错、善恶。

当我们不了解来龙去脉时,不要轻易戴着有色眼镜对一个人下定义。不分青红皂白,随意给别人贴标签,会让一个人失去客观判断的能力。

也不要相信道听途说,不要相信所谓的“眼见为实”,我们要学会用心去洞察真相,而不是用眼睛只看表面,学会用心去倾听,而不是相信耳朵听到的片面之词或谣言,也不要在不明真相下盲目臆测,凭直觉来妄下断言,更不要将将自己的偏见传播开去。

4、多学习多读书

我们所有的偏见以及优越感,根本原因就是知识或者见识的缺陷。因为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无法辨别错误行为,因此认知偏差所以有了错误的理论。

而读书是提升认知最好的方法,读书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无知、狭隘和偏见。多读书可以认识自我,看到自身的不足,会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可以有更多包容性。

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你所掌握的知识越少,你所感知的未知世界便越小,人就越容易自大,你所掌握的知识越多,你所感知的未知世界便越大,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人就越容易谦卑。

5、经常反省,学会接纳

当我们对他们有成见时,我们要反省自己是否出现了认知偏差,是否以自己的价值观衡量了他人,是否用过往的经验去下定义了他人。

永远都不要轻易评价别人,因为你并不知道别人究竟经历过什么,也无法对别人感同身受,又怎能武断地妄下断言,颠倒是非,以偏概全。看人看事要全面,当我们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评判另一个人的时候,往往是我们缺失一个旁观的机会。

我们要多反省自己的言行,自己的价值观,不断自我修正,生活中多用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的批判,他人反馈会让我们更能认识自己,当他人给自己提建议时,要倾听和接纳别人的建议。

我们要承认我们我们这一生都在偏见之中,不要让自己自以为是的主观意识代替了客观理性,不要以自己的狭隘视角去观察事物的表象,不要以自己的个人好恶去衡量美丑善恶,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判断是非对错。

佛家有云:“去我执,除偏见,万物通达于心,无量无边。”放下一孔之见,接纳人生百态,终将从方寸之地走向广袤河山。

人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当你去的地方越多,你就会走出一种地域的偏见,当你的书读的越多,你就会慢慢走出这个时代的偏见,当你包容万物,万物也会包容你。

喜欢记得点个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