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车定速巡航失控高速狂奔的启示|自我管理
一、引子
这二天网上最让人惊心的新闻无疑是“命悬一线!定速巡航深夜失灵 奔驰车时速120公里狂奔一小时”。
3月14日晚上,河南焦作车主薛先生驾驶奔驰200L轿车,在连霍高速上开启定速巡航后,发现车辆失控,只能以时速120公里的速度继续飞驰,命悬一线。庆幸的是,在河南、陕西两省高速交警紧急施救以及奔驰售后后台操作下,奔驰车在失控近一小时、约一百公里后,终于安全停下。
此类我们往往无法预测突发事件在生活中,通常分为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其中最典型的有“非典”、"印尼海啸",“美国911”恐怖袭击,“汶川地震”等灾难事故。有些遭遇事故而没有正确应对深受其害的人,往往慨叹命运的不公: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一般来说有以下五点原因
一是无知,对危险一无所知、毫无觉察,不知如何应对。
二是盲目乐观,心存侥幸,认为危险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三是拖延,知道有危险隐患,却迟迟不采取措施。
四是过度自信,认为自己有能力应对。
五是从众,看到别人怎么样,自己也怎么样。
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成为每一个人必须完成的课题。
二、常见误区
1.应急知识涵盖面广,无从下手。我们知道突发事件包含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一)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二)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事件等。(四)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如此纷繁复杂的灾难知识,令人束手无策。
2.网上应急知识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难辨真假。现在,因为微信、今日头条、微博等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到处是应急手册、自救宝典。相当一部分知识自相矛盾,让人难辨真伪,不知道该相信谁。于是,我们就这样被淹没在应急知识的汪洋大海,最终将因为缺乏应急知识而死。
三、应急能力的建立
培养应急能力,对避免生命和财产损失,尤为重要,主要有三个原则:
一是培养危机意识。
二是积累知识和技能。
三是学以致用。
(一)培养危机意识。 没有危机意识,是最大的危机。我们常常说的意外事故,其实并不意外,那是因为我们的危机意识不够,没有客观理性的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人们往往高估自己希望看到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而低估自己不愿看到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例如,2015年彩票销售3600亿,而意外伤害保险约为700亿,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强制购买。人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绝对不会发生在自己和家人的身上,而,买彩票的时候,又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买彩票中大奖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我们应该客观地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危险,而不是被本能左右。
2.危险具有累积、演变、放大的特点。危险具有累积、演变、放大的特点。我们用海恩法则、费斯汀格法则、蝴蝶效应,分别说明累积、演变、放大这三个特点。
(1) “海恩法则”是由美国工业界的安全先驱赫伯特·威廉·海因里希提出的关于工业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由此可见,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件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 “费斯汀格法则”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的著名的理论”: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费斯汀格举了一个例子具体诠释这一法则。卡斯丁早上洗漱时,将自己的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顺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一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卡斯丁心疼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然后冷着脸骂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气与之激烈争吵。一气之下,卡斯丁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马上转回家。可是家中没人,卡斯丁只好打妻子的电话要钥匙。妻子慌慌张张的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一个水果摊,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离开。待门打开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经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严厉的批评。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他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迟到被扣了当月的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比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被淘汰了。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后面发生一系列事情就是那另外的90%。都是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试想,卡斯丁在那10%发生后,如果换一种反应,比如,安慰儿子:“不要紧,手表摔坏了没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这样儿子高兴,妻子也高兴,他自己心情也好,那么随后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可见,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0%。
(3)“ 蝴蝶效应”是 1979年12月,洛伦兹(Lorenz)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讲演中提出的。他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洛伦兹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通过海恩法则、费斯汀格法则、蝴蝶效应,我们可以明白,小的隐患,可以通过累积、演变、放大带来更严重的灾难。另外,成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等也说明同样的道理。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危机意识,提前应对。
3、提高危机意识的"CCI"方法。如何有效提高人们的危机意识呢?只是喊口号,挂横幅,是远远不够的。应急专家提出了“CCI”方法。"CCI"法是指“后果-关联-影响”危险分析法。
首先分析当前的情况可能造成的后果,其次是分析该后果与我(或与我有关)的联系,最后是分析后果对我还有其他什么影响。充分分析事故可能对自己带来的后果和深远的影响,对提高危机意识有着显著的效果,有助于我们采取积极的行动,来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五字法掌握应急技能
一个“变”字认识隐患。隐患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不安全的环境,二是物的不安全的状态,三是人的不安全的行为。三类隐患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变”。对于环境,天气的变化,雨雾冰雪,寒潮高温,都可能会造成各类事故。地形的变化,比如交叉路口,上坡下坡、沟渠坑塘,都是隐患。物体如果发生能量的释放,也都有可能造成伤害。人的行为,如果违背的规章制度,如果处于非正常的状态,也都有可能发生事故。所以,我们在学习应急知识时,应该掌握隐患的规律,就能快速高效的掌握应急自救的规律和方法了。
一个“算”字评估风险。依据D=LEC的风险评估方法,计算风险的等级,然后采取针对的防范措施。
一个“断”字切断伤害路径。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造成人员伤亡主要为: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我们要从危害因素的接触机会、时间、强度、接触方式等作用条件着手,建立屏障、阻隔、切断事故伤害我的路径。例如防护门,在火灾发生时可以起到隔离火灾,避免火灾蔓延。大型船只,都有隔离舱,一个船舱进水,不会影响整条船。大型聚会时候,设置隔离栏,可以避免踩踏事故发生。所以,我们要在事故隐患和我们之间,建立防护设施,设置屏障,切断伤害路径。
一个“护”字保护自己。我们要认识了解自己的生命,生命之本:阳光、空气、水、食物、空间。生命之壳:头颈躯干四肢。生命之核:心跳呼吸。外面的灾难事故,都是通过我们的生命之本、生命之壳、生命之核来伤害我们。所以,与其迷失在学习应急知识的误区,不如认识了解我们的生命,从保护我们的根本做起,这样更为简洁、有效。
一个“救”字拯救生命。掌握“止血、包扎、固定、转运”创伤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海姆立克法、烧烫伤急救等方法,及早自救,减少伤害的影响,为医护人员争取时间。
(三)学以致用
我们具备了危机意识,掌握了应急知识和技能,就能在事故发生是正确的应对灾难了吗?还不一定!因为发生危险时,我们都有一个“应急反应链”。
1、应急反应链。极端压力条件下人都有这样的应急反应链,“感知”-”思考”-“行为”。
一是感知,是通过我们的眼、耳、鼻、口、手来感知外面的信息。也就是我们的观察能力。显然,我们知道,我们常常会有错觉,看错、听错外面的信息,不能及时觉察外面的危险。还有,因为我们注意力不集中,也往往会失去对危险信息应有的关注,从而觉察不到危险。例如走路、过马路看手机。在工作中走神、想心思。注意力的缺失,导致了大量事故的发生。
二是思考。我们的大脑,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理脑(爬虫脑),负责呼吸、心跳等功能。第二层次是情绪脑(哺乳脑),是大脑边缘系统,负责情绪。第三层次是思考脑(人脑)人,负责理性思考。当我们觉察到危险,我们的大脑三个层次便开始思考,根据以往的经验、知识、或者别人的指令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事实上,危险发生时,我们的大脑往往是生理脑最快反应,并传递到情绪脑,大脑边缘系统首先会感到压力,害怕、恐惧,身体会释放“皮质醇”一方面释放能量,为行动提供能量,另外一方面,它会影响我们大脑皮质进行思考。根据专家研究,往往6秒钟后,理性脑才能做出反应,此时,可能已经造成了失误或者伤害。
三是应急行为。事故发生时,很多人会出现一动不动、瘫痪、甚至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也有人盲从,盲目跟随别人,还有人过度恐慌,发生跳楼等极端行为。很多人在上台演讲、考试、面试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大脑不能理性思考,那么我们的应急行为往往是本能行为,这些行为往往会让我们在应急逃生时不能抓住生存的机会,或者受伤,甚至失去生命
2、如何提高应急能力
根据应急反应链,我们可以从感知、思考、行为三个方面来提高应急能力。
一是提高感知能力,通过观察能力培训,减少因为错觉造成错误的判断和行为,行为心理学中有很多典型的错觉的例子。通过注意力培训,减少因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失误和事故,90%的事故都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引起的。
二是提高思考判断能力。首先根据对外在危险的感知,进行态势四个阶段的判断,从而为行动提高依据。其次控制我们的情绪,避免因为情绪失控导致错误行为的发生。还有就是反复演练。为了避免应急行动中遭受害怕、恐惧的影响,我们最好的应对方法是“反复演练”。我们在逼真的场景下反复演练,可以有效降低“皮质醇”对大脑的影响,四到五次的演练,“皮质醇”的影响可以下降50%。在发生危险时,我们还可以通过“444”呼吸法,来消除紧张,缓解压力。“444”呼吸法是指吸气4秒钟,屏气4秒钟,呼吸4秒钟。现场还可以通过冷水洗脸来缓解压力。
四.事件复盘
我们再回看开头说到的“高速路上定速巡航失控狂奔”事件,非常幸运的是当事人车主薛先生在突发的紧张状态下,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处置。复盘车主的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应急反应链”,我们可以从感知、思考、行为来分析:
感知
(一)确认现状。发现无法解除定速巡航和刹车之后,再确认方向盘等其他功能正常。
思考
(二)保证车辆继续安全行驶的同时,立即救助。
行动
(三)救助:首先是联系4S店,请求4S店和厂家的技术专家提供专业解决方案。“薛先生在行驶过程中多次电话咨询奔驰售后,依据其提供的多种解决方案进行操作”
(四)自救。在专家提供的解决方案失效的情况下,积极设想其他方案,如“薛先生多次试图紧急避险,比如擦挂道路护栏、货车,或者追尾同向行驶大货车来来降速。”
(五)向警方救助。这是所有人都应该记住的,任何危险情况下都可以向警方救助。“晚上9点35分,几近绝望薛先生赶忙拨打了110求助电话。眼看狂奔的奔驰停不下来,高速交警还争分夺秒的在豫陕界收费站清空了三个车道,薛先生驾车从ETC通道驶出高速省界。为失速的奔驰车打开一条生命通道。”
虽然警方没有让车辆停下来,却清空了收费站的三个车道,为后续的救援争取了最为宝贵的时间,终于“在进入陕西后,奔驰售后终于通过后台操作,使这辆在高速公路上失控距离长达一百公里、失控时间近一小时的奔驰车,才恢复正常控制。”
【特别要强调】在整个过程中,车主的情绪控制得非常得当,虽然免不了紧张,但总体在他自己的掌控之中。
五、结语
《礼记·中庸》里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我们无法预测突发事件什么时候到来,却可以为之做好准备。
你准备好了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