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的忠告哲丨简@产品路,让生活触发思考

身处庸俗,就是慢性自杀

2017-03-27  本文已影响2560人  阿何

文 | 阿何

01

我打过几次工,第一份是在移动做项目管理,后面在金融企业做销售。虽然都是不错的企业,但内部的氛围和文化截然不同。

这种不同,或许主要是由考核机制的不同产生的。

在移动,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感觉是“领导要求的”,根据完成质量和领导心情以及跟你的关系,你能拿个从A到C不等的考核成绩,作为工作表现的凭证。

问题点有几个:首先是不管是拿A还是拿C,你实际到手的收入差别不会很大;其次是只要你不是搞的天怒人怨,稍微懂点做人,领导就会比你更懂做人,那种连续拿C的概率几乎是没有的。

所以我发现,大部分人做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完成”,而不是“做得更好”。不出过错,被放在比持续进步更重要的位置。也没有谁会认为,天天主动加班、拼命干活就是牛逼的表现,反而显得有些另类。

刚入职的时候,我也是热血小青年一个,觉得工作首先是为自己而做,然后才是为公司而坐,不想做那种得过且过、偷懒取巧的事。所以每天工作都很拼,甚至还抱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周围的人,以及得到领导赏识”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然而很快我就被同化了,因为这种一厢情愿的默默付出从未得到过哪怕一丝丝的正面反馈,反而让自己逐渐变成一个“麻烦解决机器”。当你每天都加班处理各种业务,同事早早走人,到年终却人家拿A而你拿B的时候,你会理解我的感受。

所以,我也变成了“职场老油条”。学会了在工作时间内把事情做的刚刚好,学会了不在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坚决不做,甚至学会了在不被人注意的时候适当偷懒。

幸运的是,我从不因此觉得自己占到了便宜,或者沾沾自喜。我清醒地意识到,虽然还年轻,自己却在慢慢死去。日子是过得轻松了,但时间在慢慢溜走,再不做改变,就会变成那只在温水里面煮死的青蛙。所以最后我选择了离开。

02

第二份销售的工作,带来的感受则完全不同。因为销售的考核标准非常简单——业绩就是你工作表现的唯一凭证,而这是可以完全量化的。

是的,没人关心你迟到还是早退,甚至连到办公室出现都不是必须的。没人关心你是否有加班,上进心强不强,有没有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你的收入、工作评价甚至升迁的概率,几乎完全和你的销售业绩挂钩。

完全不需要他人激励,我很快以超乎寻常的热情投入到这份工作当中。尽管同样是为公司卖命,但我第一次有了“我是在为自己而奋斗”的感觉。

同事之间的相处也简单了很多,不能说没有勾心斗角,但因为决定收入的最大因素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方法,所以勾心斗角也显得非常幼稚了。所以能赚到钱的、做领导的,不管是否有弄关系,基本都是牛人。

做销售,是我个人成长速度最快的一段时期,甚至完全改变了我未来的命运。那时候我发现的一个道理是:人是很难抗衡及改变环境的,反而很容易被环境所改变,但很少人意识到这一点。

我发现,那些缓慢杀死我们的未必种种艰难困苦,反倒是那种看似平稳安全,实则庸俗腐朽的环境。

03

当周围的人都在想方设法地偷工减料、投机取巧的时候,偷工减料和投机取巧就会变成一种“正常”的行为,你真心实意的做生意,反倒会被认为是傻逼。当所有人都在得过且过、推诿扯皮的时候,得过且过和推诿扯皮就会显得“正常”,你的认真负责、矜矜业业就显得非常弱智。

这种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如果不完全推倒重来,想要改变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身处其中的时间越长,反倒是你被改变得越多。你看待这个世界、看待工作的方式也会被逐渐改变,慢慢同化成当初自己都看不起的那种人。

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如果身处一个庸俗的群体,想要保持出淤泥而不染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事实上,这是一个缓慢又坚定的过程,你甚至完全察觉不到改变的发生。你不知道危险正在来临,可能还会为自己“变得合群”而觉得喜悦。

最后,那个对生命充满热情,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你死去了,这世界又多了一位庸俗者,只有你不这么认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