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后,才能懂得?
近日电影《芳华》大热,看到很多的影评,也看到很多对严歌苓的访谈。我也一直好奇,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写出这么多的故事呢?而且每个故事都很写实,这些细节是从何而来呢?后来看到她在一席的演讲《职业写作》让我印象深刻。她的很多故事都是身边人的经历或是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她说如果没有经历过,她就会去实地去体验生活,这是她写作的笨方法。一个作家作品丰厚,创作力几乎没有断过,没有体验是写不出那么细腻的笔触。可是我一直也有疑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写不出精彩的故事吗?我想不是每个小说家都是有了经历后才能写出故事的吧。
很多的道理是不是一定要我们亲身经历后才能领悟呢?小时候家长怕孩子走他们走过的弯路,总是会告诉他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那是坑,那是坎,那是痛,可是孩子仍是一脸叛逆:“那都是你说的,我没有经历过怎么能体会什么是痛苦呢?”于是快乐因为没有痛苦的比照,就乏味很多。因为有很多生活的直接经验的缺失,我们有部分感官,感觉是迟钝的,甚至从未开启过。从小到大,很多人一直告诉我们不要做什么,那样是会吃苦的,所以我们迟疑着没有去尝试,最终错过了很多可以探索的机会,我们没有受伤,可是我们的生命也变得如白纸一样单薄。
有人说:没有经过世事复杂的简单是表面的简单,没有经过大起大落的平静是肤浅的平静。我常拿这句话去验证自己的生活:我常自以为是的简单平静,是真正的简单平静吗?看到其他人奢华的生活,豪华的家具服饰,我有没有羡慕嫉妒恨?看到别人住豪宅,开好车,社交生活风光无限,我有没有因为自己简单的生活而失落沮丧?在遇到人生中突如其来的灾祸,不顺,困苦时,我还能长久保持平静的心态吗?也许不需要生活中的大事发生,或许一件件小事,例如:上司的一句批评,朋友的一个误解,陌生人的一句蔑视的话语等等就足以在心底掀起狂涛巨浪。
电影《芳华》最后的结局里,刘峰和何小萍参加文工团战友的晚年聚会,别人的谈笑声中掩藏不住岁月的失落,只有他们话不多却显得格外的平和。我想这是因为他们命途多舛,历经沧桑:拥有过青春年华的美好期待,经历过被蔑视,被欺侮,被流放的苦难,也经历过满手鲜血,活生生的生命瞬间消亡的残酷战争,后来又历经了和平年代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磨难,他们晚年生活的平和是真正经过人生大起大落后的无惧的平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只此事需躬行”,古人也语,要想真正懂得某个事物,某个道理,需要自己亲身实践,才能体会得知。可是是否有生来就心性通透的人呢?
身边有朋友常说自己不爱财,淡泊名利,或者说自己不羡慕有钱人的生活。但是有朋友就会问:“你都没有过过有钱人的生活,你怎么知道就不喜欢?等你有了很多钱,过上有房有车的安稳日子了,再回到无产的生活,你也许就不会淡泊了。”是啊,我们总会臆想某些我们从未涉足过的生活,然后带着偏见,自以为是地觉得,那种生活不一定好,我不羡慕,我不喜欢,我挺知足的。但是某个时机里,你真正经历了那种生活,才发现原来以前的一切不屑,淡泊全是假象。我想有人是真正的可以淡泊,但是那种淡泊来自于曾经有过选择的自由,你现在的所谓淡泊或许只是因为没有选择,所以对自己说一句:嗯,没有那些,我现在也挺好的呀。
每个人的一生,时间和精力终究是有限的,由于现实的种种限制,我们不可能经历很多种的人生,也不可能走遍全世界,那么没有亲身经历过的,是不是就不会有深刻的感受呢?好像也不是,除了直接经历,我们还有间接经历,通过电影,电视剧,书籍,他人的讲述,我们能够“经历”很多种人生,从中我们也能体会到人世沧桑,人性复杂,可是这一两个小时的观感,阅读,真的足够吗?况且还有许多的人事,我们是无法通过间接经历获取的,比如性的美妙,食物的美味,异域风光的绮丽,除了这些感官的享受无法通过别人获取,思想、心灵的成长历程同样只能依靠自己一路跋涉,一步步抵达。
有些道理,感受必须亲身经历才能了悟,而有些通过间接经历就能“共情”。父母在替孩子做一切决断时,可以想想某些事情虽然是“艰难险阻”,但是那种经历过后的人生经验却是孩子需要的,不可替代的。而有些打着好奇心的幌子,觉得一切都要自己尝试一下的人,也许只是无法专注,无法自律,被欲望控制而已。
经历,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我们体验过后,那份最终而来的平静,也许才是踏实的,有安全感的,不会反复变化的,不会短暂存在的,如大海般深厚宽广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