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疑似阿斯伯格症变成小话痨,我是如何做到的?| 真人书NO.
香茶 果妈阅读
公众号回复“书单”获取30个妈妈主题阅读书单11月8日果妈阅读真人图书馆迎来了第14位分享人——香茶。
她是果妈阅读的老会员,4岁男宝妈,善于学习、启蒙的学霸妈妈,孩子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超过同龄孩子1-2年,香茶给我的印象是一个乐观、开朗、乐于助人的妈妈。
这个月我们读的第一本书《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就是香茶推荐给我的,她说:果妈,这本书特别的好,特别适合妈妈们来读。我很好奇在她和孩子身上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看一看她眼中的这本书。
大家中午好!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故事,因为孩子的社交问题,在在今年上半年我焦虑的很长时间,接下来,我来讲讲这段时间的故事。
1.果妈阅读首批会员
我是果妈的骨灰粉,是最早加入果妈阅读的会员,果妈阅读从1月1日开始,而我12月就交了费,开始了对这样一种新的读书方式的期待。事实证明,果妈没有让我失望。
第一个月《在爱里相遇》,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原来做家务也可以是这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听了《游戏力》,我在处理和孩子之间的权利之争时,有了游戏、玩笑的方法,孩子会被幽默的方式感染,进而使得我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得顺畅。
知道果妈是资深的正面管教讲师,曾经期盼《正面管教》很久,在果妈在做了无数准备之后,带给我受益匪浅的正面管教理念和方法。使得我在后来的2年里,在遇到孩子的问题,都会找出正面管教、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等主题再听两遍。经常发现,原来,方法就在那里。
我还给母亲也买了果妈会员,最让我们感受深刻的是《原生家庭》主题,当时我和母亲听后都泪流满面,我们母女两个都感到自己从未有过的心理健康,认识到了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烙印,也接受了原生家庭的不完美,并学会了坦然面对。现在我的心里真的是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前所未有的健康。
还有好多让我受益匪浅的主题,我在这里先谢谢果妈,带给大家读这么多好书,让我在育娃的路上,能坦然处理和孩子的关系、让自己和孩子关系融洽。
2.孩子情商培养的心酸历程
在今年的春天,孩子幼儿园老师说孩子老坐不住,是不是多动、自闭?我很纠结,去了儿童医院,医院测试后说是认知超前其他孩子将近2岁,语言超前其他孩子将近1岁,社交比其他孩子慢8个月,这对于一个3岁多孩子来说也正常,让我们不用担心。
可是没过多久,园长又觉得孩子很不合群,自己玩、与众不同,数学能力、逻辑能力超强,社交能力很差,担心孩子阿斯伯格综合征(没有智能障碍的自闭症)。
我又开始了纠结、无助的几个月。看了很多阿斯伯格的书,去医院看大夫,咨询国内最有名的阿斯伯格的医生(儿童医院的主任医师,据说是国内权威),医生说,5岁以内孩子不会认定为阿斯伯格。但是孩子社交问题依然是全家关注、揪心的问题,怎么办?
当时我找到了朋友推荐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这本书,在家就和孩子用了起来。并且我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深刻的感觉到,我能处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止是小朋友,很多大人,也非常需要。
3.书籍应用--字词游戏
首先是字词游戏,我觉得,字词游戏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孩子放开脑子去想不同的可能,这种发散性思维培养特别好。
开始的时候,和孩子玩,我是什么不是什么的游戏。孩子只会说,我是人,不是小牛;我问,还不是什么?孩子回答,还不是小牛,哈哈,不会换其他的;我示范给他,说,我还不是大树,你还不是什么?孩子说,我还不是小牛,还不是大树。就这样,3天后,孩子可以说,我不是这个,不是那个,说好多种了。
我和孩子幼儿园小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小朋友们3岁多,都一样,我不是小刺猬,我不是小刺猬,哈哈,孩子们子在开始的时候,思维都都不发散。
在这个时候,我加入了相同和不同,我说:现在说的我不是小刺猬,和刚才说的我不是小刺猬是相同的,要说一个不同的。我接着说:我不是大树。孩子们慢慢的思维都打开了,可以开心的说不是各种各样的东西。
不要小看字词游戏的训练,这个是我能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只有在练习了大开脑洞,思考各种可能的前提下,才能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通过这个游戏也让孩子和小朋友之间多了一些交流,为他们的社交生活拉开了序幕。
4.书籍应用--同理心和理解他人感受
这个对应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中,是理解他人感受,我觉得,不仅要理解他人感受,也要理解自己感受。
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感受都不了解,更不要说了解别人的感受了。有些人严重到一定的地步,对别人说话的语气啊,面部表情啊,完全没有感觉,要是有人用讽刺的语气跟他说谢谢啊,他甚至会很礼貌的回答,不客气。这要是在亲密关系里遇到这样的人,肯定会把你气的半死,他还不知道到底哪儿惹你不高兴了。
枯燥的理论基础来了(参考的中信书局的资料):一个高情商的人首先应该是自我意识比较强,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绪;他不仅了解自己的情绪,而且能够比较好的管理情绪,不会乱发脾气,不会让自己一直陷入焦虑,或者为一件事情一直痛苦下去,他会用一些方式处理这些情绪,也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
这是关于自己的内心,还有两点是关于他人的,就是他对他人的情绪会有同理心,会与难过的人同样难过,能感受到别人表面的行为背后的那个情绪信号;另外一个就是它可以根据具体的处境,对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做出一个比较好的反应,既不会平白无故委屈自己,同时也会照顾别人的感受。
所以想要提升自己的同理心,还得从提升自我意识开始,先观察自己、了解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还有这个感受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尝试去观察别人,练习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体会对方的心情。
比如说有个三岁的小孩玩具被人抢走了,他很生气就哇哇大哭,你问他半天他也说不出来,自己到底是怎么了,那这就不叫具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要求你能说出来说我很生气,因为我的玩具被抢走了。
你可能觉得,这有什么难的,我又不是三岁,这个我还不知道吗?实际情况是,就算已经30岁了,有时候啊,人还是会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怎么了。
举个例子吧,不少父母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孩子没打招呼就跟同学玩儿去了,父母在家等得着急呀,到处打电话问这孩子去哪儿了,恨不得去派出所报案。最后孩子终于回来了,刚进门,还没等说话,就听孩子爸爸一声怒吼:你死哪儿去了?还知道回家呀,有本事给我死在外头,永远别回来!
这么说可能有点夸张,不过很多家长面对这种情况都会是这种表达方式,他很难察觉到自己的内心到底怎么了?他内心当时的感受其实是担心是害怕,因为孩子一直没回来,她怕孩子出了什么意外,可是他一张嘴表达的就全是愤怒,这就是典型的自我意识不够强的表现。
所以说要想提高情商,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提高自我意识,自己的情绪有一个觉察的能力,然后还要有一个表达的能力。
你现在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了,你也能表达得很清楚了,不会搞错了,但是我们的孩子还不具备这种能力,于是我们需要《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里的方法。
我家孩子开始是不太关注情绪反应,也不管父母甚至周围小伙伴高兴还是不高兴的,只要我愿意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后来,我和他一起,在网上下载、打印了各种不同表情的人,贴在墙上,分析对方情绪和感受,让孩子慢慢理解。
经过1周后,我家孩子特别能理解别人感受,有一次和他玩游戏,用力打了我一下,我皱眉说:你打我,我很疼,好疼啊。你看我的表情,特别难过、痛苦。他摸着我说:妈妈好疼,我不打你了……感觉他心疼的就要哭出来了。
看动画片,有的情节他也会难过的哭出来。——这是区分孩子是否阿斯伯格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是否有同情心,我家孩子和阿斯伯格还是区别很大的。
有时候,我和他表演不同的表情,讨论什么时候会有这个表情。还有就是我和孩子一起换位思考,例如:你抢了小朋友的玩具,小朋友会开心还是难过呀?就这样类似的思考,孩子有时候会带入太深,还会哭。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件事,他们班有个叫多多的小朋友,牙齿不整齐,孩子们都会说他。我问我家孩子,如果你的牙齿不整齐,别人说你的牙齿特别乱,你是开心还是难过呀?孩子说:难过。我接着问,你愿意别人说你牙齿很乱吗?孩子说:不愿意。然后我问他多多喜欢被别人说他的牙齿不整齐吗?孩子说:不喜欢,我就接着说,那你能说多多牙齿不整齐吗?孩子说不能,期间还差点哭了。感觉他自己是那个受了委屈的多多。
5.书籍应用--寻找多种解决办法,并考虑后果
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点是很多成年人都很缺乏的。
我周围的朋友,经常会让我帮着出主意,因为他们觉得我主意多。其实我小时候爸爸就经常和我分析,你遇到问题可以这样、也可以这样,并且不会直接帮助我,而是让我自己去为自己争取。
记得我初中转学,明明前一天确定了让我去新学校的1班,因为我表哥在1班,那会儿我是表哥的迷妹,特别期待和表哥同班。
到了第二天开学,我拿着凳子在1班门口,老师说我分到了2班,我就很不情愿,当时就想,我能有什么办法呢?我是弱势群体,什么办法都没有啊,家长也不在呀,怎么办?我搬着凳子去了教导处,坐在教导处。老师说,你先去2班,回头再把你调回来。当时我分析的很明白,我进了2班很可能就再也去不了1班了。于是,我想可以在教导处哭,或者安静坐着,就这样,第二节课,让我去了1班。
这期间,我分析了种种可能,自己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想了很多种可能的办法,然后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我相信,换一个人处在我当时的情况,很可能就去2班了,可见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
工作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更多了,我遇到一件事情,本能的就会去想有几种可能,我如何能让我的工作完成,如何让我的工作更好,这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人都要学习,每个人差别都很大。而这项能力,孩子从小学起,等他长大了,就成了一种本能。
记得朋友前几天分享:“孩子原来遇到问题就哭,我就跟他说,哭有什用,有你哭的时间,问题都解决了。有一次几个孩子被不小心反锁进了屋里,家长们在外面开不开门,几个孩子哭,我家孩子对其他孩子说:哭有什用,用这个时间还不如想想怎么解决问题呢。说的其他孩子都害羞的不好意思哭了。”
这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真的会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本能,成为被动技能。我家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有一个过程。
开始,我家孩子想要达成某个目标,我不记得了,好像是他的玩具坏了,想要大人变个新的出来,这怎么可能。我就拿起纸笔,写道:想要新玩具,方法有几个:一、哭,希望哭能让新玩具变出来;二、有什么办法呢?可以让妈妈或者姥姥给买个新的吗?可以,第二个办法就是,让妈妈买个新的;三、还有没有办法呢?可以让妈妈给你把旧玩具修一修,修好就能完了,对不对?孩子点头,我写上,第三个办法就是,把玩具修好;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让孩子开动脑筋,我知道,他没有办法,我就又引导:咱们可以换一个玩具玩,另一个玩具和这个类似,也能实现这个功能,同时,他还有新功能,更好玩。就这样,孩子的关注点,不再是变新玩具,而是如何解决问题了。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孩子哭的时候,我就会说,你想干什么什么第一个办法是哭,你还有没有除了哭以外的办法呢?让孩子去想办法。
等孩子到了4岁,已经可以自己想到办法了,姥姥问他,你想姥姥了怎么办?姥姥先说:第一个办法,想姥姥了可以来姥姥家看姥姥;第二个办法,想姥姥了可以给姥姥打电话;第三个办法,想姥姥了,可以跟姥姥视频。孩子自己说:还可以让姥姥来看我!
他已经学会想新的办法了,是不是进步非常大。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提高处理事情的能力,那就是寻找解决办法和考虑后果。
我们开始只是找方法,然后慢慢在方法的基础上,给孩子简单的说一说这些办法的后果。我记得有一次,别人抢了孩子玩具,我们就分析了不同解决办法的不同后果。分析完后,有一次,孩子说如果我抢了小朋友的玩具,他还会抢回去,如果我跟他说好了让我玩,他就不会抢回去了。这些都在不经意间,影响了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书籍给成人世界的启示
其实,很多大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并不强。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你遇到一个困难,或者碰壁的时候,你是选择想其他办法再去争取一下?还是就直接回去?或者很无助,既不想到此为止,也没有处理办法?只能内心郁闷。
这个是很多人的状态。我就经常有朋友会让我帮着出主意,从租房子遇到赖房东,到和领导怎么沟通等问题,我就发现,很多人,面对现状,常常觉得不满意,但是并不知道如何去改善,甚至就没有想过自己可以有能力去改善,而是郁闷的认命。只有到了无法忍受的时候,才想到了找朋友寻求帮助。
记得看一个视频,孩子很努力的尝试各种办法去穿衣服,结果还是没有完成,孩子说:我已经尽我最大的努力了。爸爸说:你没有,因为我就在你身边。(意思是,你可以寻求我的帮助。)
在处理单位问题的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寻求你领导的帮助呢?其实,寻求领导的帮助,也是处理问题的能力的一种,只是我们的思维,限制了我们去想各种各样的处理问题能力的方法。
就想,当我们对自己职业生涯迷茫的时候,你有什么办法呢?学习?学什么?先学什么?职业生涯如何规划?你遇到这个问题怎么处理?是懵懂混日子,还是自己闷头学习,还是去找老同志征求意见和建议?
这个问题,很多人想过,很多人依旧迷茫。
我们可以有多重方法:1、去找自己专业的前辈写的书,比如律师的,有《在路上》;证券的,有太多传记、回忆录、采访;育儿的,太多的书籍分享,政客的,有传记、回忆录;间谍的,有普京传,各种间谍揭秘;科学家的,钱学森传等传记很多,还有很多报道、纪实文学;外交官的,回忆录、音像资料更是多的数不胜数……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任何一个领域可以搜到很多的资料供自己参考。
以前计划生育,我一个朋友想生男孩,全世界找科研论文,研究这个问题,光文献资料就找了几个G,当然也如愿以偿,一举得男。
职业生涯的,我们还有更多方法,更现实方法:2、去虚心咨询自己周围的老同志、自己的领导,甚至其他部门和自己熟识的领导,同行业的前辈,让他们帮自己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我们只有广听建议,综合处理,才能避免偏颇,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除此之外,你想过其他方法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我可以说,有一个你忘了的,最好的,最真实的,也可能会是对你帮助最大的:你周围的亲戚、长辈。
方法3:问父母、长辈,让睿智的长辈给出主意。这个是最无私的,也是最靠谱的。不要跟我说你没有同领域的亲戚朋友,只要你用心找,总能找到。
记得美国有个长袖善舞的国务卿,名字我忘记了,他为了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做法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在他还是某议员竞选人的秘书的时候,有一次开会,他和很多秘书们住在一个小旅馆,他为了结识这些人,一天洗了N次澡,刷了N次牙。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大家思考一下。因为,他想结识这些人,而在刷牙、洗澡的时候偶遇,是最好、最自然的方式。
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想到这样的方法吗?你会想到,这个方法竟然效果如此之好吗?你还会质疑:我长这么大,还需要学习处理问题的能力吗?与这些牛人相比,我们,是不是差距挺大的?
当我们经过“寻找多种解决办法”的训练后,我们能打开脑洞,想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成功的开始。不要担心方法太异想天开,太遥不可及,我们还有接下来的——考虑后果。
只有想到的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再对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选择一个更合适的方法。
大家知道林彪带兵打仗是战无不胜,可是,谁知道他每次站前都进行周密部署,想到对方可能的不同应对方式,并做出相应的应对。这是战无不胜的原因,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周密的分析部署,才是战无不胜的关键。
7.我家孩子的现状
暑假期间,我们换了一个幼儿园。前段时间老师来家里做家访,在听老师交流给一些孩子情况后,我很忐忑的问老师:我家孩子现在社交怎么样呀?本来挺紧张的我以为了老师会说他社交不好呢。结果老师说:孩子社交很好呀。
我当时都想哭出来,一个孩子,从老师总认为他有社交障碍,到现在,老师说,孩子挺好呀。不仅如此,老师还告状说:每次他都要和达达小朋友坐一起,他俩坐一起就在那里嘀嘀咕咕的说话,老师上面说,他俩下面说。我当时心里那种激动、五味杂陈的感觉啊,孩子社交没有问题,只是我们没有找对方法。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也是“情商”一词的提出者,认为:智商是遗传的,后天很难提升,但情商是可以通过练习获得大幅度提升的。
家庭教育对孩子情商的塑造上是特别重要的,所以情商的培养最好是从小就进行。小时候没有很好的环境,长大以后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再教育,让自己的情商得到提高。
所以如果你觉得小时候自己的父母做了一些事情,影响到你的自我意识成长,或者他们没能教你很多社交技能,也不用灰心,不管你13岁还是30岁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给我们的天使,只要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孩子都是天使。
感谢果妈阅读,让我在育儿路上,从焦虑到淡定。每天下班路上,听果妈阅读,是让我工作一天的心情放松下来的方式,听一路的果妈阅读,见到孩子,自己能量满满,能笑着应对孩子给我的任何挑战,实现高质量的陪伴。
感谢每天分享的果妈,带给我们阅读的力量!
彩蛋时间——如何跟孩子玩起来
当时有好多办法,曾经把字词游戏贴在墙上,发现效果一般;后来找到一个好方法,就是用软件,编辑到手机里,孩子上下学的路上和孩子聊,既轻松又有趣,还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用滴答清单,记录下每天可以和孩子互动的任务,然后按照清单逐项完成,逐项打钩。
今天早上上学路上,孩子困的不得了,我说你躺在后座上吧,孩子一定要坐在他的安全座椅上,说:我要坐着,坐着能和妈妈聊天。
听完香茶的分享,会员们纷纷佩服香茶的学习能力,以及对孩子的用心,交流群开始了互动。
读完香茶的真人书分享,你有哪些感触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PS:果妈阅读真人图书馆,希望收录每个会员的真实故事,期待会员们的精彩展示。如果你做好了准备,随时与我联系。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加入果妈阅读社群,畅听100+本育儿育己书,一起构建属于你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更懂孩子的妈妈。果妈期待你的加入,因为我们相信阅读的力量。
往期真人书分享,回复【真人书】即可阅读。
关注公众号,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更多好文。
回复【文章】,查看果妈阅读精选好文
回复【践行】,阅读正面管教践行指导
回复【书单】,获取妈妈成长必读书单
回复【绘本】,推荐有温度的亲子绘本
回复【旅行】,了解亲子旅行最全攻略
公众号又改版了,怕你们找不到果妈
建议大家将「果妈阅读」设为星标
(安卓用户可设置为「置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