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录:致丁洁
师妹:
很感激你给予的这些资料,用了一个多小时看了一遍,感觉有些资料还是值得一看,但是有启发的不多。刘智运是否武汉理工大的那位?他的观点倒很想听听,但缺乏他的资料。
关于师妹的话,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回复,因为不太明了这到底是你的意思还是你说的学者的观点。高等教育与幸福之间并无任何直接的关联,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都以为接受了高等教育会带来必然的幸福,但充其量它只是给了我们追求幸福的一个不充分且未必必要的条件,或者对于很多人来讲,是一个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它给予你我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更深切的理解,更高的价值取向以及对存在与未来更多的追求,这恰恰是体验幸福的障碍。 接受高等教育给了你我不同的关于“幸福”的标准,它拔高了这一标准。-----但标准一经拔高,它再也无法回复,因为已深植于你我内心。所以我不认为人们都是在理性的选择高等教育,最少我没有。没后悔,但是不理性。
师妹的第二句话说的是什么呢?餐厅服务员与专家学者?我一个朋友以“世界的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来回应我,她很懂我的心,因为我感觉和她一样------ 一个人或者可以靠一些其它东西来装饰,包括财富,容貌,出身,地位,文凭学历,但最本质的素质可以体现于对“人”的态度:尊重每个人,爱护每个人,富于爱心和同情心,只要对方值得尊重,这是我们做人的准则。我不迷信任何人,我不崇拜任何人,我也从不因为任何外在的因素而瞧不起别人,除了对方的品质的原因以外。所以有时觉得自己有点痴,我试过和一身肮脏的民工一起喝酒喝的大醉,给妻大骂,也会守在乞丐的旁边留神观察旁边走过的男女。所以,师妹,人之所以有等级观念,是因为他心中就有等级观念,我不是说正常的等级,而是内心深处的“人之为人”的等级----- 一个原本就不应该存在的等级。如果存在,则只有一种解释,因为他浅薄无知。
师妹的第三句话,关于自身。师妹未必能明白自己,我更不明白。如你所言,跟随心性,抑郁也好,不抑郁也好,遵从自己的心。唯一担心丁洁的就是,你不能期盼世界太美好,人太完美,多考虑一下世界的不完善,人性的丑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担心你这一点。你的抑郁是源于自己的心性呢还是源于你对不完美的世界和人的一种失望?或者我的担心就在于丁洁之纯与世间之恶的矛盾。当然也可能是自己多想,未必师妹就是如此看法。
我很固执的认为,你是一个可以聊天的对象,非闲聊的那种。所以每次邮件,就如同与师妹作心灵的交流,而实在我于丁洁不甚了解,即便不了解,也无大碍。
祝开心愉快!
2010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