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诗经•唐风•鸨羽》(四)

2022-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西牛望月

“蓺(yì)”,《郑笺》说:“树也。”《玉篇》说:“种,树也。”蓺就是种植、播种的意思。

稷与黍,两种不同的谷物。

稷(jì),《说文解字》说:粢(zī)也。五谷之长。从禾,畟(jì)声。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稷”与“粢”的关系,以及“稷”到底是什么东西:

首先引清代人程瑶田在《九谷考》里的关于“稷”的说法——

稷,是粢的大名。有粘性的稷称为秫(shú),北方叫高粱。一般叫秫秫,又或者叫蜀黍,植株高大似芦苇。

又引《礼记正义》来说明“稷”是什么——

(《礼记•月令》)里说 “孟春……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译文:孟春正月,如果施行冬季的政令,就会导致水涝成灾,雪霜大至,种不了“首种”。)郑玄注解说:“首种谓稷。”

段氏说:现在用北方种植谷物的先后顺序来考证“首种”,高粱是最先播种的。说明,至少在北方,“首种”就是“稷”,“稷”就是高粱。

再引《管子•臣乘马》里桓公与管子的问答来继续说明“稷”是什么——

(齐)桓公曰:“何谓春事二十五日之内?”管子对曰:“日至六十日而阳冻释,七十日而阴冻释,阴冻释而蓺稷,百日不艺稷。故春事二十五日之内耳。”(译文:“为什么说春耕春种只能在二十五天以内呢?”管仲回答说:“冬至后六十天地面解冻,到七十天地下解冻。地下解冻才可以播种谷物,过冬至一百天就不能播种了,所以春耕春种必须在二十五天内完成。)

段氏说:冬至之后七十天,现在来说就是正月,南方北方正是在正月里播种高粱的。

再次说明“稷”就是高粱。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