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苏佛禅缘》第七章 江上联趣
在那个阳光倾洒的日子里,天空宛如一块澄澈无垠的湛蓝绸缎,纤尘不染,悠悠地向天边铺展而去。温暖的阳光如同细密的金纱,洋洋洒洒地落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江水似一条灵动的巨龙,闪耀着璀璨光芒,蜿蜒着将两岸的美景一一串联起来。两岸的青山连绵起伏,像是大地伸出的坚实臂膀,山上绿树成荫,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细语,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神秘故事。江风徐来,带着丝丝缕缕清新的水汽,温柔地拂过苏轼与佛印乘坐的小船,那轻拂的触感,如同母亲的手,轻轻摩挲着他们的脸颊,让人心底涌起无尽的惬意,尘世的喧嚣与纷扰,仿佛都被这江上的清风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苏轼身着一袭素雅长袍,头戴方巾,身姿挺拔地站在船头,衣袂随风轻轻飘动,更添几分洒脱之态。他双手背在身后,目光悠然地投向岸边的山川景色,那深邃的眼眸中透着灵动与聪慧,时而微微眯起,似在细细品味这眼前的山水画卷。此刻,他脸上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些许慧黠,转头看向身旁的佛印,朗声道:“佛印啊,你瞧这山川壮丽,景色宜人,我这儿忽生一上联,
‘无山得似巫山好’,
巧用了谐音,倒也算是有些巧思,不知你意下如何呀?”说罢,他目光中满是期待,微微歪着头,像是个等待夸赞的孩童。
佛印一袭僧袍,在风中显得格外飘逸,他面容平和,双眼似两泓静谧的深潭,透着洞悉世事的深邃与宁静。听闻苏轼之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那原本平和的面容上悄然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喜之色,眼眸中似有光芒闪过。他不紧不慢地踱步至船舷边,双手自然地垂落在身侧,而后负手而立,抬眸望向江上那一片片挨挨挤挤的荷叶。荷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圆润的叶片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宛如一颗颗剔透的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煞是好看。佛印静静地凝视着,仿佛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平和,犹如这悠悠江水,潺潺流淌:
“何叶能如荷叶圆。”
这对句一出,对仗工整巧妙,同样以谐音呼应,与苏轼的上联恰似天作之合。
苏轼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春日暖阳,明亮而温暖,他不禁拊掌大笑,笑声在江面上回荡开来,惊起了几只休憩在岸边芦苇丛中的水鸟。
“妙啊,妙极了!禅师这对句当真是巧妙非凡,与我这上联契合得恰到好处,真乃妙趣横生呀!”
苏轼一边笑着称赞,一边不住地摇头赞叹,眼中满是钦佩之色。
笑罢,苏轼微微收敛了笑容,双手交叠置于胸前,眉头轻皱,似陷入了更深的思索之中,片刻后,他轻声说道:
“禅师,你看这山川有山川之巍峨,荷叶有荷叶之圆润,各呈其态,各彰其美,恰如这世间万物,皆循其道,各安其位,却又在这千丝万缕的联系中相互映照,彼此成就。我们方才以联表意,不也正如同在这纷繁复杂的尘世万象里,探寻那佛法中因缘和合的真谛吗?”
说着,他的目光变得越发深邃,透着一股虔诚与敬畏,仿佛试图透过眼前的山水,去触碰那佛法高深莫测的奥义。
佛印听闻,脸上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意,那笑意似春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他双手合十,置于胸前,微微低头,眼中满是赞许之色,缓缓说道:
“居士果然慧根深厚,悟性极高呀!这一副对联,看似只是文字间的巧妙游戏,实则蕴含着禅学悟道的精妙法门。你那上联之‘巫山’,独韵天成,恰似世间诸般独有的因缘际会,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妙处;而我这下联之‘荷叶’,圆融自在,正如万物在各自的轨迹中,顺应因缘,圆融无碍,方能展现出那和谐圆满之态。我们身处这江上,借这自然之景对句,实则是在借由这山川草木,感悟那佛法里无处不在的因缘和合、万物相生之理呀。”
苏轼听闻,不禁微微点头,眼眸中似有豁然开朗之色,他上前一步,与佛印并肩而立,目光投向那浩渺的江面,若有所思地说道:
“禅师所言极是,这世间万物,无一不是佛法的映照。就如这江水,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它顺应地势,流淌在该去的地方,此乃顺应因缘;又滋养着两岸生灵,成就了这一片生机勃勃之景,这便是万物相生。我们于这细微之处洞察佛法真意,以一颗澄澈的禅心去体悟世间万物,方能在这滚滚红尘中,不被世俗所迷,寻得那内心的自在与安宁啊。”
佛印微微颔首,脸上的笑意愈发平和、淡然,他轻轻拍了拍苏轼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居士聪慧过人,既已悟得此中道理,往后只需秉持这颗禅心,于生活点滴间不断参悟,即便身处尘世喧嚣,亦能如那江上青莲,出淤泥而不染,守得内心的清净自在呀。”
苏轼面露释然之色,双手作揖,向佛印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
“多谢禅师解惑,今日这番江上对句,着实让我对佛法又多了几分深刻的领悟,犹如醍醐灌顶一般呐。”
佛印回礼,双手合十,笑道:
“居士客气了,佛法精妙,你我皆是在这修行路上的探寻者,能于这江上以联会友,共悟禅机,亦是难得的缘分呐。”
二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满是相知相惜的默契,此时,江上的风似乎也变得更加轻柔了,轻轻推着小船缓缓前行,他们伴着那潺潺的江水声,继续沉浸在这充满禅意与雅趣的江上之游,仿佛与这天地自然、佛法禅意融为了一体,构成了一幅别样的悠然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