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改变
文/远穆
1.
现实生活越来越趋向电影,变得充满戏剧性,残忍亦或是直白。你停留在一处,看车流来来往往,去寻觅人潮中的某个声影,急切焦虑的眼神,无法遏制难忍的情绪,会突然悄无声息的爆发。这是你不曾意料到的失控,无力挽回,只好迎合着选择接受。
这是一种趋于无奈的改变。一度以为武装的完美无缺,却仍旧还是未能发现之中存在的破绽。微小且致命,就像是一组构造繁琐的仪器,庞杂的系统却因为一处疏漏而使得一个整体陷入瘫痪。那致命的大意,往往来自于当事者的自信,才会分崩离析,让悲伤有机可乘。
于是,我们也有了后顾之忧。那种过于沉重的理性,让各色情感开始疏离我们。过度的保护自己,过度的与旁人划清界限,高傲自居,旁若无人,将片面的认知理解为审视者最真实的本性,曲解善意,猜忌言语,人与人之间很难再有真挚的交流。阿谀奉承是人们厌恶的,认为这种讨好的方式就好比滑稽的小丑用自身的丑陋来赢得观众的好感一样,是卑微的,不提倡的,但却在当下无时无刻的体现着。初次见面的人,为了缓解尴尬,为了消除陌生感,会下意识选择夸赞,用充满崇敬的感受和眼神去抹去距离感,因为成效显著,所以非常受用。在这一场交集之后,因为奉承的本质,这种陌生感和距离感仍旧会回到初始的样子。那三言两语,虚情假意的交谈,像是根本不曾发生。
我们都怕极了变的表里不一,因此选择将自身囚禁在一个小房间里,尽量不去触碰外界敏感焦躁的声音。这样的变化让我们习惯自称为孤独症患者,却又无比期盼能有人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每个人选择用不同的方式去承载难以言说的孤独,以致使这种充满孤独的消沉情绪不至于它占据主导。有的人,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他们只能和囚禁在狭小黑暗中的内心交流,被它吞没。他们在喃喃自语,他们偶尔喋喋不休,亦或再无声音。
不过,事态还未糟糕到这样的地步。我们的努力,我们被孤独所困扰时试图穿插在人群里的欲望,我们被生活击倒后凭借意志仍在拼命的坚持,我们在爱一个人时那种奋不顾身的自我牺牲,我们在渴望成功时因为失落而淡漠的眼神,这些细碎微茫的举动,会被真正在乎的人捕捉到,即便是钢铁一般冷硬的内心,都会被片刻的柔软给触动。他们会为此改变,试着努力,试着感同身受,试着寻找彼此默契的交合。
只要经历过,我们终究会明白,世上没有所谓的不可能,只有真正的不能够。不可能是一种态度,而不能够却是一种结果。前者有回旋的余地,后者似乎失去了挣扎的可能。
当有一天,一个人对我们说:我愿意为你试试看。那种不可能的态度便在冥冥之中发生了改变。在某个时间节点,当事者身上蕴含着足以能够改变事件结果的因素,又怎样的触动了愿意为此改变的人了?不过,现实的是,在大多数的结果面前,过程已经显得并非那么重要,即便人们总在歌颂它。
他在改变,因为我们自身某个值得为之改变东西,那是否是一件应该值得我们开心的事情了?
2.
人性的多面性,善恶爱恨,都是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起因后果所得出的主观定论,然后从中受到启发,有所感悟,将它慢条斯理的梳理出来,仅仅只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高尚。这种表象下的虚伪道德,剖析开来解释大概就是现世的种种不堪,或者是生活所带来的庞大戾气,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通过改变去实现与其规避。可社会生活终究是一潭泥沼,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牵绊,谁也没法独善其身,尽管一度试着摆脱这种泥沼的束缚,却仍旧还是在筋疲力尽的时候选择了妥协,身体粘上了浑浊的泥沙。我们肮脏,我们有丑恶,没有哪个灵魂是纯洁无瑕的,没有哪个人是绝对高尚的。你没有资格唾弃谁,正如同谁都没有资格讥讽你一样。我们同生与世,都在相互躲藏,相互欺瞒,那些人格本性里最丑恶的东西。
我们为此改变,变得不真诚。他为某个人改变,试图卸下那些欺瞒躲藏的东西,但他是有所顾虑的。大部分爱情被扼杀在摇篮里,正是因为双方这种畏首畏尾的举动和态度。我们是否真正爱一个人,喜欢一个人,愿意去接受他,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接受对方人性里势必会存在的丑恶,通俗一点说,就是缺点本身。如果可以,我们甚至可以改变这种评判丑恶的标准。
大部分优秀的年轻人总爱说自己遇不到的合适和对的人,可关于对这两者的定义,又总是模糊不清的。是否“合适”或者“对”,单凭人群中的第一眼,是很难确定的,能得出这两者答案的感情双方,必定已经有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可合适与否,对与否,怎么说了,这仍旧与感情双方如何看待这份感情,是否这真正喜欢那个人密不可分。我曾看过一篇报道,在大多感情的相处模式中,互补型模式是最长久的。而这样的互补,并不是感情双方从一开始就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漫长的过程中,通过磨合,通过改变而形成。我们总是很羡慕那些长长久久的人,嫉妒他们这么快就找到了一个合适或者是对的人。可是,除了一部分运气之外,这背后漫长磨合的过程,相互包容,相互迁就,相互隐忍,在无意识间已经为对方改变了很多自身原本的习惯,成为彼此最契合内心的形状。这些,我们都无法知晓。
3.
若说我们是为了某样事物而与过往的自己区别开来。那我想我们自己内心深处都应该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它具象化在我们心中,却又受执念的影响,与我们的精神和行为本质发生不可抗拒的重合。别人眼里,它虚幻缥缈,不切实际。但我们自己看来,它是中流砥柱,不可或缺。
在将它具象化在现实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为此做出牺牲,付出努力,甚至难免会无视他人的感受。我们这样的改变,别人为此而做出的改变,都是每个人为了实现某件对于自己来说具有非凡意义或者价值的事情时,迫于现实压力而做出的调整。它并非心甘情愿,太多的时候,它是出于无奈的。但一旦这样的调整是人心所向,顺应当下生活的趋势,那说明事态已经朝着预期的方向开始发展,切勿急功近利,焦躁不安,成功的改变者应该不喜于色。
4.
我在改变,因为生活驱使我脱离原本庸懒惰性的自己。我坐以待旦,始终处于一种自顾不暇的状态。或许因为如此,曾被贴上了一些糟糕的标签。人们喜欢对现状言听计从,凡事偏爱一概而论。总是忽略真相,从不换位思考。被误解,被歧视,被伤害。但只要执念是确凿存在,自我认定的,那么这些因为改变而波及自身的困扰,也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所以执念这种东西一旦坚定下来,不管为人为事,我们在为之改变的同时,别轻易质疑当初的坚持,也别轻易动摇本真的初衷。
其他的人,又是因为什么而改变的了?这背后的过往历程,人们大多只字未提,人们都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