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养老感悟

2018-09-16  本文已影响0人  蒲公英1398

前面的一篇文章《养老感悟》中提到我一位亲戚住进了养老院,其实就是我老公的大娘。早听说大娘住进养老院后,身体一直不好,甚至已经不能走动,有时思维还不太清晰了。

听到这些我似信非信,因为几个月前她还在我家吃饭,并且是自已走进来的,不但思维清晰、敏捷、谈笑自如,而且食欲很好,吃一碗米饭外加一盘菜和一个鸡腿。

这才仅仅过去几个月,就变得这么糟糕了吗?因当时听说时正临近期末考试,单位特别忙,沒顾上前去探望。

放暑假了,我和老公,又约上公婆,四人一同去养老院探望。

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这所养老院,又打电话给她儿女问清楼层和房号。

踏进房门,看到一老太躺在床上,几目相对无一点反映。我说:“这哪有大娘呀?”

老公和公婆说这就是,只不过瘦的不成样子了。

的确一点也不象了,原来个高体胖的大娘,现在倦缩在床上,象个小孩子,脸盘整整小了几圈,判若两人。

我又仔细端详,还是没有从中找到一点大娘的影子。可老公和公婆坚持说是,毕竟是他们亲人,也许他们比我熟悉。

老人可能真沒思维了,也认不出我们,躺在床上只听见粗粗的喘息声(明显听出来肺部不适)

公公又叫来护理人员问问情况,得知五个子女中,仅有一女常来,其余的很少见。

问问又有何作用。一位母亲能养一群儿女(5个), 一群儿女却养不了一位母亲。老人还每月有固定工资,这才刚刚不能自理,就扔进养老院了。

又过了一会,大娘可能认出我们来了,开始大声痛哭起来,我忍了很久的泪水终于忍不住了,象决堤的洪水一样,比大娘哭的还痛……

前几天和母亲通电话,她还问到这位大娘,因为年前母亲在我家住时整天和大娘聊天,并且还一块吃过饭。我没敢和母亲说实情,怕她难过,怕她担心自已的养老。

从养老院出来时,护理人员把我们带来的牛奶和水果放进了柜子,也不知道大娘能不能尝尝。

走在养老院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孝是指什么?并不是你让老人吃多少美味、穿多华丽的衣服,而是陪伴放是第一位。

“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两亲,并能顺其意。俗语的解释是子女能依偎老人身边才为进孝。并且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一个人不能孝敬父母,何谈对社会、对国家担当和负责呢?

时间已过去一个多月,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再谈养老感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