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在沟通中的生活化应用——长效规划 培养学习高手

2023-11-08  本文已影响0人  草儿66

      经常有家长说:俺家孩子学习没有动力!

      而孩子说:妈妈只在乎我的成绩,不在乎我。

      于是孩子不想学习。造成孩子不想学习的直接原因就是家长的“语言打击”,进而造成亲子之间“心理对抗”,最后导致孩子“行为消极”。这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家长和孩子变仇人,亲子关系僵化!

      一、深度揭秘孩子背后不想学习的真相:

      1、生理需求

      包括吃、喝、玩、乐、睡等。

      2、安全需求

      父母的打骂、责备,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

      3、归属要求

    包括友情、爱情、亲密关系等。

      凡是早恋的孩子,都是爱的能量无法在家庭内部流动的孩子;

      凡是玩手机上瘾的孩子,都是在家庭里面没有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的孩子;

      凡是离家出走的孩子,都是一颗心在家里没有安放位置的孩子。

      4、尊重需求

      5、自我实现

      而孩子的学习就是对自我实现的需求。

      面对孩子厌学,父母普遍的做法就是:伤害孩子的心理需求——比如:做不完作业,不让你吃饭,不让你睡觉等。还有日常沟通多指责孩子,让孩子没有安全感——比如孩子考试不好,父母给脸色,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完全取决于成绩,结果越来越厌学。

      二、孩子不爱学习,到底咋办呢?

      这三点必须记住:

      1、修复关系

      面对修复关系,咱家长和孩子处在哪个层面呢?

    (1)敌对关系——孩子从来不和我交流,厌烦我~阶级矛盾

    (2)疏远关系——交流很少~必须拉近

    (3)普通关系——关系还可以,但没有以前亲密~家长要觉醒。

    (4)亲密关系——孩子有啥话都愿意跟父母说,孩子会主动寻求家长的想法和建议~这是最好的亲子关系

      所以我们要关注孩子这个人,而不是盯着学习这个事。

      从心理学专业角度来看,情感脑没走被满足,那么理智脑就不会行动,学习是件很理智的事。

      所以你是关注孩子这个人?还是关注作业呢?

      案例:老公下班回家,看到媳妇没有做饭,而媳妇是因为肚子不舒服才没有做饭!

      假如老公先关注到媳妇这个人,会特别心疼地问媳妇:“媳妇,肚子哪里不舒服啊?我给你端一杯热的红糖水吧!”媳妇听了啥感觉?肯定会更爱老公,以后做饭还是事吗?

      假如老公生气地说:“你肚子疼也得给我做饭啊!”媳妇听了,以后会更不愿意做饭!

      同理,面对孩子做作业墨迹,假如我们先关注到孩子这个人,问问孩子:“乖,你今天累不累啊?是不是有啥事想给妈妈说?”孩子瞬间会感觉到妈妈理解他,心疼他,于是孩子做作业墨迹拖拉现象就会越来越少!

      假如我们只盯住做作业这个事,天天指责抱怨孩子,不认真做作业,拖拉墨迹,孩子就会越来越讨厌学习!

      2、倾听沟通

      和孩子聊天中,家长要做到多听少说,让孩子多说,家长少说。家长不要过多点评指责孩子,家长要不时通过“嗯、啊、哈”进行回应,同时要面带笑容、眉心舒展、身体前倾、频频点头等肢体动作配合到位!

      3、规划支持

      和孩子一起规划未来,给到孩子最大的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