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散文

朋友越来越少,生活质量却越来越高

2018-09-22  本文已影响91人  君子九思焉
一本书,一杯茶,仅此而已

那天清理手机通讯录时,发现手机上有好多名字已经完全记不起是谁。

也有很多熟悉的名字,却也是好多年没有联系过。

回想过去这么多年,朋友不仅没有增多,反而越来越少。

也许与自己的工作有关,不需要主动寻找客户,便少了些“利益”朋友。

自己本身也是喜欢安静的人,细数下来,现在剩下的,基本都是志同道合,精神契合度大于生活融入度的朋友。

之前有一位聊的很好的朋友,是在工作中认识的。彼此都是这个城市的异客,她虽已结婚,但是仍会有一种“独在异乡”的感觉,我刚刚毕业,还没有完全融入到这个城市的生活中。

就这样,两个人惺惺相惜,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后来因为工作变动,便减少了来往。但是就算半年不联系,一个电话,也能立马将两个人绑在一起,毫无陌生感。

我曾以为这种友谊能一辈子持续下去。

可是后来再见面时,我们的话题从以前的人生,青春,慢慢地变成了家长里短。

每次基本离不开她抱怨她的老公和婆婆,我从刚开始的安慰,劝说,到后来的无所适从。

我那时还没有成家,不能完全理解她的处境,只能替她感慨或者安慰她,给她一些我认为夫妻怎样和睦相处的意见,有时候她跟她老公在我面前闹,我也是以劝为主。

后来有一次,她与家里闹的比较凶,具体原因我不太清楚,但是自从那次我安慰了她之后,她中间很长一段时间没再联系我。

过了很久之后,我们又一次见面,她跟我说了这么一番话。

“我觉得我们还不算是那种好的掏心掏肺的朋友,真正的好朋友,应该是一个人在婆家受了委屈,另一个人能站出来替她撑腰,骂她老公和婆婆的人。”

我当时听到这句话,心里咯噔一下。

原来我们两个人的思想误区在这里。

我一直认为,夫妻之间的矛盾,那是属于两个人的私事。我是一个外人是不能插手的。

而在她认为,我是她的好友,她的妹子,在她受委屈的时候,就是要站出来替她撑腰的。

当时的我,不是很理解这段话。

就这样,我们越来越疏远,到最后形同陌路。

直到后来,我自己经历了感情,才慢慢理解她当时的那种无助与孤独。

可是逝去的感情,就如泼出去的一盆水,想再往回收拢时,它已经慢慢蒸发了。

其实直到现在,身边的朋友有夫妻两个闹矛盾的,我依旧是以劝为主,从不过多干涉。

这也许与我的思想有关。

这种思想,经过多年的沉淀,不仅没有改变,反而越来越浓厚。

这也许就是身边朋友越来越少的原因。

我是一个崇尚自由与安静的人。我喜欢一个人在家看书多于几个人逛街;喜欢一个人静静欣赏一部电影多于几个人高谈阔论。

我享受着这份宁静,自己却越来越“不合群”。

之前朋友喊我吃饭,逛街,K歌,我还勉强应付,可是这一套下来,我发现自己“筋疲力尽”。

不仅没有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反而弄的自己狼狈不堪。

再后来,这种活动就能躲则躲。时间久了,朋友也就不再喊我了,慢慢地,就不怎么联系了。

或者偶尔的两三个朋友咖啡馆小聚,话题也是离不开房子,票子,孩子。

生活的失意与得意,统统全部倒出来。然后互相安慰与羡慕之后,带着听来的“黄连”和“糖”各自回家,依旧继续着自己改变不了的生活,反而增加了一些烦恼与嫉妒。

负面情绪听多了,自己也会很烦躁。

别人的糖撒的多,自己就会有嫉妒。

这种“聚会”,我也慢慢地不再参与了。

有些苦,说出来它也减不了多少;

有些甜,道出来它也增不了几分。

不如自己慢慢消化,慢慢感悟。

从此,我便开始了“避世”生活。

一个人独自走的路越来越多,不仅没有感到孤独,反而感觉人生越来越饱满。

少了花天酒地的热闹,放在书中的时间越来越多。

听不到唉声叹气的抱怨,反而能静下心来感受生活与生命。

没有了互相之间的攀比,慢慢体会到,平凡与质朴是多么地滋润心田。

热闹了那么多年,终于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不过就是,

一本书,一杯茶,一段平淡的生活。

尽管世界如此缤纷多彩,

我依旧想保留心中的那份天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