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彦斌:接受自己之后,粉丝又回来了
胡彦斌,唱作音乐人。2002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文武双全》,成为首位在内地、香港、台湾推出个人专辑的内地歌手。代表作《红颜》、《男人KTV》、《你要的全拿走》。
舞台上,一袭白裙的张靓颖缓缓迈向灯光聚拢的舞台中央,惊艳亮相,吸引了现场所有人的目光。
休息室里,音乐人李健脱口而出「白雪公主」,主持人沈凌直呼「好美,仙女」,胡彦斌也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看得十分投入,最后蹦出了几个字:「(伴奏)一个二胡,一个唢呐」。
这是胡彦斌在《我是歌手3》中常被人拿来调侃的桥段:在他眼里,除了音乐,全都「视而不见」。
作为唱作音乐人,他是那一季节目中唯一自始至终没有唱自己歌曲的歌手。他一直尝试改编别人的歌曲,推翻原有结构,在音乐上挑战新的可能性。连一向严肃的韩红都忍不住拿他开玩笑:「要不这一轮你就淘汰吧,之后专心帮我们编曲。」
出道以来,胡彦斌被冠上「音乐魔法师」的称号,他似乎拥有与生俱来的超强乐感和颇具个性的创作才华:16岁选秀亚军出道便获日本著名音乐人小室哲哉的认可,还是新人时就拿遍了两岸三地各大音乐类奖项,《红颜》、《男人KTV》等大热歌曲红遍全国……
或许只有胡彦斌自己知道,20年的音乐积累意味着什么。
对胡彦斌而言,随处都可以进行创作,洗手间、车厢里、机舱内……他说密闭的空间更适合进行创作,为此特意在办公室旁边设计了两间小录音室,让自己可以随时从琐碎繁杂的日常中脱身出来,专注地弹琴写歌。
他把这两个小录音间称作「世外桃源」:「我觉得音乐人有时候需要安全感,不管是家里还是公司,都希望旁边有个地方,有灵感就记录下来,创作新东西。」
做音乐的时候,空间不受限,连时间也仿佛可以不存在。为了在音乐节目中呈现最完美的效果,白天腾不出时间的他经常拉着音乐制作人从晚上沟通到清晨,很多时候饭都顾不上吃,像极了小时候饿着肚子用饭费买磁带的他。
然而创作的过程却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曾经有段时间他不停地写歌,但就是写不出自己满意的东西,「就像是银行里的存款被掏空一样,身心俱疲。」
为了给生活更多的新鲜刺激,也为了提高自己的感知力和创造力,2010年他决定去美国学习电影,那是一个他未曾涉足过的全新领域。
他不想一直重复旧的东西,也不愿被动等待别人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就像他在《我为歌狂》的主题曲中所唱的:「我的舞台我自己建造,要让全世界看到,我的剧本我自己写好。」
从美国回来后,他开始主动搭建舞台、书写剧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太歌文化」,并创立了音乐教育机构「牛班NEWBAND」。
在上海虹口区溧阳路旁那栋外观朴素的建筑里,胡彦斌不再只是艺人、歌手。作为公司老板,他打卡上班,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无数个公司的决策等他拍板。
距离公司几十米就是牛班音乐学校的上海校区。
「牛班是我的一个梦想,我希望用音乐影响到更多人。」
「我最骄傲的,就是看每一年的学生汇报演出。他们好棒,在台上唱的歌一首比一首好听,让我非常有成就感。我看到他们从不会到变成一个键盘手、歌手、吉他手……那个时候内心很想哭,因为你影响了很多人,他们变得不一样了。」
之所以把它命名为「牛班NEWBAND」,是因为胡彦斌一直有个乐队梦。他觉得中国的乐队文化越来越少,大多数音乐人各自为战,一个人包办全部工作。「音乐是一个人情味的东西,它是能让所有人一起产生火花的最有趣的事情。」
「记得有个MV,讲一群人到了60、70岁,有的人放下了家里做饭的菜刀,有的人放下工作,大家聚在一起,穿上皮衣,拿起吉他,又组成一支乐队。我觉得那里面的东西很燃,让你感受到青春的力量跟年纪无关。」
他坦言音乐之路有高峰也有低潮,走了很多弯路,也曾停下脚步,五六年没发过专辑。「人总要交学费,曾经走过那些路才能成长。你没摔过跟头,怎么叫成长?你只叫长大。」
胡彦斌觉得自己很幸运,不是每个艺人都能说走就走,说回来就回来。「曾经有一阵,我出去问大家,很多年轻人没有听过我的歌,已经不知道我是谁了,因为这个行业迭代得太快了。但去年我开始发歌,上一些综艺节目,又发新的专辑,发现我的粉丝们越来越多,(他们)又回来了。」
「我希望接下来可以继续唱很多好歌给他们听,开演唱会、发专辑,直到哪天我唱不动了,或者我的歌代表不了他们的心声了,我才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