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宝藏地图 | 如何利用FTN通证模式,发挥简书的专题优
你还记得自己为何来到简书吗?
我的原因很简单:简书有“专题”功能。
【1】简书专题的差异化优势
2016年11月,我所在的一个宝妈社群要求学育儿知识,写作业反馈。我点开群主提供的注册链接,一下发现了简书这个简洁优雅的写作平台。
后来我发现,几乎每个规模输出的社群都把简书作为自己的输出大本营:读书社群拆书帮、区块链社群币圈金马奖、写作社群007不写就出局。
简书专题免费建立,是一个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的团队协同的文件夹,不但保持自己内容的独立性,还能够便于协同、浏览、互动。
每个人的内容归属自己的账号里,但在专题里很容易找到其他伙伴的作品。专题管理员的管理操作也非常方便,几乎没有教育成本,上手就可以使用。
同时,这些社群也给简书贡献了很多优质内容:
2017年我管理拆书帮一期百人训练营,3周之内给简书贡献了2000多篇优质读书笔记。所在的宝妈社群也连续半年,每周分享了各位妈妈的亲身育儿经验。007不写就出局的成员已经超过了1万人,以每周每人1篇的速度提供内容。
在观察了其他内容平台之后,我觉得简书的"专题"功能是一个非常棒的差异化优势。如果运营得当,专题足以成为一个吸引新用户,同时帮助老作者成长、变现的渠道。
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美篇等平台都没有这样的集群式写作工具,很难把不同作者同主题的文章集合在一起,建立一站式阅读社区。
【2】简书专题的潜能
基于这样的优势,建设理想的专题可能实现这样几个功能:
1、吸引新用户:
免费、低门槛、收录便捷,简书专题已经可以满足集群式写作的续期。对于训练营、付费社群成员非常友好,很容易以此吸引新用户。
目前我们见到的大量社群专题比如币圈金马奖、区块链研习社,就为简书吸引了一部分区块链领域的作者注册。而简书也让新用户建立了写作习惯,体验到了写作带来的乐趣,实现了双方的共赢。
2、作者交流:
作者在同类专题里很容易找到具有相同爱好的朋友,得以共同切磋技艺。比如谈写作、故事类作者保护联盟等专题都为作者搭建了交流平台,让作者们在专题中得到滋养,和伙伴们共同成长。
3、优质作者、优质活动的策展渠道:
新媒体时代,注意力就是财富。一个高质量、高人气的专题很容易吸引到足够的资金、项目支持,为简书用户提供更多的福利和活动。
很多小伙伴可能觉得,办活动、办征文最重要的是要有资源、有钱,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最关键的是要有用户。一个明确的用户群体,才能支撑活动效果,更好吸引资金支持。
而换做项目方和投资人视角,当我们想要和简书展开合作,或者想在简书平台上和用户深入接触的时候,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探访相应的专题。
我们会观察什么呢?专题的内容质量、订阅人数、活跃程度等信息,观察谁是这个专题中最高水平的作者。在投资者了解简书的过程中,一个布局良好、品貌优良的专题能节约双方大量精力。
可以说,建设建设良好的专题,既是简书的引流入口,也是简书作者招商引资的门面。
【3】简书专题的问题
简书也有很多优质的专题。比如诗歌、读书、心理、谈写作、哲思、电竞游戏等官方专题,都曾经有非常好的口碑。作为作者,我也常以自己的文章能投入这样的官方大专题为荣。
但比较遗憾的是,简书通证化改革之后,我们看到很多专题情况不容乐观。
以游戏专题为例,在2016年到2018年曾经举办过大量高质量的征文活动,和魔兽世界、炉石传说、守望先锋、火影忍者等优质项目合作,也发掘出一批热爱游戏、写作能力高超的作者。
但前一段时间,我观察游戏专题进入了无人审稿、随意投稿的状态。这让很多与游戏专题不相关的文章都投进了游戏类专题,大大影响了优质内容的策展。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个别作者通过每天往游戏专题灌水无关内容,利用简书推荐算法漏洞,成为了游戏类专题的推荐作者......
为什么通证化改革后,专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呢?
随着FTN生态发展,简书社区已经走向了新的发展模式。在新的土壤中,虽然专题编委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大多数专题的运营方式很难立即迭代,难免在现实的困难面前碰壁:
1、PoC机制下,作者的创作价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量化(这里暂不谈量化机制是否合理),但专题主编的运营工作很难被量化,在PoC分配中也很难取得合理回报。这就很容易让无偿付出的志愿者们心灰意冷。
2、PoC机制上线之后,投稿数量(包括灌水内容)大量增加。很多作者为了增加自己文章的互动热度和浏览量,不顾专题收稿要求,大量投稿、重复投稿,造成编辑工作量大,审稿不及时。
3、作者对专题价值的认识比较局限,认为专题只是一个增加文章分发的渠道,不愿参与专题建设。
在这类情况下,依靠简书官方团队去进行专题管理,是非常不现实的。不仅容易耗费简书团队的宝贵精力,外行甄别专业内容也很难收到理想效果。
那么通证化带来的问题,能否用通证化的方式来解决呢?
【4】FTN的通证激励原理
FTN作为Fountain生态的通证(token,你可以理解为一种像Q币一样的一般等价物),一个功能是量化用户的贡献价值,比如你的写文、投票都会得到收益结算。这一点已经被简书用户所熟知。
而通证的另一种功能,是通过安全、可交易、兑换特定权益,减少协同中带来的摩擦,更大限度地降低协作成本。
1、FTN通过共识,建立协作基础
基于通证共识,统一项目方、用户、生产者的权益,共赢获利。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八年前的千团大战,四年前的打车大战,各方为了获得用户烧钱补贴。
燃烧资本之后,赢家拿走市场权柄,输家只剩下一地灰烬。
被补贴的用户,不仅没有建立忠诚度,还对平台发展漠不关心。不少人乐呵呵看着各方攻城掠地、你死我活,时不时骗骗补贴、隔岸观火。
而持有通证FTN会如何呢?
用户的FTN价值取决于Fountain生态价值。这样用户们更容易带着股东心态做事,为了手里的FTN能够成为一只下金蛋的鹅,不遗余力。
2、FTN增发,奖励正向社区行为
而根据Fountain白皮书,社区用户的劳动、运营贡献,也属于FTN增发奖励的部分。
每年增发的 FTN 中的85%将基于 PoC ( Proof of Contribution ) 的共识机制用于社区奖励,10%将基于 DPoS 的共识机制用于奖励区块生产,剩余5%转为基金会预留金以保障基金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减少投机行为,所有 FTN 的奖励,将可能全部以 FP 的形式给予用户。
类目 | 角色 | 分配比例 |
---|---|---|
社区奖励(PoC) | FP 持有者 | 15% |
内容贡献(作者、投票人) | 55% | |
运营贡献(提案人、评判人、介绍人) | 15% | |
区块生产奖励(DPoS) | 见证人 | 10% |
基金会 | 5% | |
总计 | 100% |
举一个真实案例:思源最近成为了一个知名游戏项目的内容节点,在与其他节点交流、竞争的模式中,体验到了通证激励带来的巨大动能。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思源所在的团队在用创业状态做事,工作状态像开了挂的哪吒。
原因也非常简单:我们都非常看好这个领域未来的市场,也看好这个项目奖励的通证。而我们的贡献本身,还在不断增加这个通证的价值。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正反馈。
简叔曾提到过,“每一个专题都是一个公会。”
其实,在FTN有效激励的情况下,每一个专题都能成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5】简书专题建设的一些可能
在简书社区里,已经有很多Fountain使用FTN激励优质活动的先例:简书好声音、简书辩论赛、七星诗会、印象简村、“头号八点整”主题分享、“小径分叉的花园”平行小说创作活动等,也有很多优质账号获得Fountain借钻支持的先例。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结合专题优势,利用FTN激励的方式来管理专题呢?
以下是几个不成熟的小思路:
1、挑选有资质、有热情、有运营能力的用户承担专题编委,联络项目资源;
2、必要时为优质账号提供借钻,支持专题的优质内容,提升文章策展效果;
3、以简书平台为主体,辅助以专题社群,结合Fountain生态,提供有价值、符合专题用户需求的活动。
我最近观察到谈写作专题开展了 付费听分享、写文反馈后再拿回押金的模式。我觉得是很好的尝试,不过可以考虑FTN开展。这样既增加了FTN的应用场景,也让大家充分利用自己写获得的简书贝,无需额外增加开支。
4、联系简书外部项目方给予活动支持:比如游戏类专题就可以联系到很多游戏项目,赞助征文活动等。
5、扶持优质作者:定期为专题内优质内容提供FTN奖励,同时为优质内容挖掘展示、变现渠道。
6、内容治理奖励:在Fountain白皮书中一直提到内容治理模式,但目前没有全面实施,我认为和简书内容繁多、用户体量庞大有关。我个人觉得,从专题入手进行内容治理,可能更容易操作。
比如专题审稿编辑、内容举报者一定FTN奖励,或建立专题治理委员会,提供一定额度的FTN奖励。虽然这部分收入不多,但却是很好的鼓励。
7、设置专题内部勋章:比如设置 “游戏类专题推荐作者” 等勋章制度,有效提高作者们的投稿积极性。
总的来说,每一个专题都像一个蜂群,有自己独立的采蜜路径。
在目前的Fountain生态下,专题可能更适合分布式自治组织的DAO协作模式,而不是按照同一个标准来进行考核和运营。
比如诗歌专题、游戏专题的用户、活动方式、受欢迎奖品一定是不同的。所以最关键的是,如何让专题内部作者提高参与积极性,找到有成长有收益的最佳渠道。
【6】一些成功案例
那么,在这方面有没有成功案例呢?
1、力场:项目方支持的圈子模式
目前在内容平台力场,项目方作为圈子的权重提供者,有效提升了大家进行主题创作的热情。这和Fountain办征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力场的圈子支持更加常态化、作者与项目、作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
2、知乎:勋章制激励的实践者
知乎完美的实现了徽章制的激励作用,有效提高了大家提供优质回答的欲望。比如我在简书运营的游戏类账号 @比特魔方 ,在知乎已经积攒了一屏幕的勋章,同时也收集到不少粉丝提供的“人设小标签”。
3、砍柴书院、一号编辑部提供作者变现渠道 :
简书上的砍柴书院开辟了立足简书向大家提供变现变现机会的渠道,而在币乎的1号编辑部,也扶持了大量低权重的区块链作者,提供了上热门的渠道、征文征稿渠道,作者创造质量和创作热情都明显提升。
以上这些都是一些小组织的简单尝试,不论在内容丰富程度上,还是在作者规模上,他们与简书都无法同日而语。
思源个人觉得,简书坐拥成熟的文章内容分类,积淀了大量优质内容和优质作者,如果能借助Fountain的力量,把这些资源盘活,会给简书用户带来非常多的机会。
【7】笃定专题价值:内容为王
思源也常听小伙伴们提到:简书只有作者没有读者,需要加大力度找读者、维护读者.......
对这个观点,我并不反对,但我认为大家忽略了一点:作者能够聚在一起形成合力,就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从我自己独立运营游戏类账号 @比特魔方 到现在,最大体会是:优质内容、优质作者非常非常稀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比如上周我们向看中的作者提供2000元一篇现金征稿的offer,惨遭拒绝。
如果你是一个优质、高产的作者,如果你的作品符合市场要求,只要你选准领域,不愁没有收益。
回到简书语境里,我们与其让这样的作者流失到简书之外,不如发挥专题力量,汇集更优质的作品。
我心中的优质的专题,是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不仅提供归属感,还有战斗力。
它能让想提升水平的作者,相互切磋技艺;
它能让单纯享受写作乐趣的作者,找到氛围和归属;
它能帮想要变现的作者,获得尊重和收益。
“实现一个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生态系统”,这不就是Fountain想要达到的目标吗?
虽然通证化改革大半年来,我们还处在探索的初级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Fountain团队一直在积极迭代,结合社区需要提供支持。
Fountain目前已经提供了对特定线上活动的支持,提供了对线下地域性社群的支持,我觉得简书专题作为内容领域的特征性代表,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支持方向。
你心中的简书专题应该是什么样呢?你有哪些需求和期待?
如果你对简书专题建设、社群运营有思路,欢迎留言。
感谢你的阅读。
【全文完】
我是思源,一个有故事的简书女子。
喝清茶也喝烈酒,写长文也写段子。
时间统计高手,币乎热门作者。
个人主页 & 个人微信:siyuan_2002,验证请备注:简书。
如果你对简书的激励规则有建议和疑惑,欢迎你来我们的头号玩家公会官方微信群【绿洲】,找我聊聊。
*说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游戏《刺客信条》,侵删。
本文参与 简书钻/FTN优质文章挑战赛, 思源来自于三只松鼠 战队,我的另外两位伙伴为:币布斯 和贝壳小岛。对我个人而言,FTN的给我的最大收获之一,是认识了他们。
队友文章:
1.内容节点:基于Dpos共识思想的简书新型社区构建方案
2.节点社群:简书&Fountain社群的提质增效之路
3.社区治理:法治、人治与机器之治
4.贝壳小岛·缘起
5.贝壳小岛·危机
6.周末酒店与Fountain合作的重要意义
7.简书编年史里,FTN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
8.“绿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游戏” | 从Fountain愿景出发,聊聊简书社区里,“爆肝玩家”与“氪金玩家”的平衡之术
9.唤醒沉睡的宝藏地图 | 如何利用FTN通证模式,发挥简书的专题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