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四头条、东四四条、东四十条,这条是怎么回事儿?
根据明代嘉靖年间张爵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里,有记载“咸宜坊一条胡同、二条胡同、三条胡同”。这里面,咸宜坊一条,大概位置就是位于西单北大街辟才胡同北侧。
从这里可以看出,将同一区域并列而且挨着的胡同按照顺序排列,然后起名叫做“某条”,在北京历史悠久。
如果说“胡同”是从蒙古语转化来的,那么“条”就是北京本土化的创造发明,且最具特色,并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与街、巷、胡同共存延续至今。历史上北京城到底有多少以“条”而称的街巷,已很难考证,仅1987年出版的《北京市城区街巷地名全图》中,就有422个称“条”的街、巷和胡同。
从字面上看,“条”作为形容词,是指狭长的东西,而作为地名中的“条”,则是指狭长的街巷。这是老北京小胡同儿的统称。一般是指比大街或胡同小的小胡同,故有“胡同中的胡同”之称。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其实许多以“条”相称的街巷,又是直接从以“胡同”相称的地名转化来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条”与“胡同”又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北京的“条”有几个特点:一是相对来说,其长度和宽度,大多要比“街”短得多和窄得多,并处于街与街的中间区域,与胡同并存;二是多由东西向或由南北向依次排列的居多,并以数字顺序命名,但数字前不加“第”字,也就是说,不过,“一条”通俗叫法是“头条”,大概意思是“头一条胡同”,比如西单附近的西四头条,前门大栅栏的廊坊头条(今已拆除);另外,“条”的排列顺序至少是三条以上,最多的像东四头条至十四条,一直排到了十四,有独在一处的是单独的街巷能称“条”的。
如果条数太多,还可以在数词前加上东、西、北、南、中、上、下等方位词,但不能有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再有,“条”多集中在老城区内,也就是二环路以内,在老城区的边缘地带也有一些,但也只集中在三环路以内,多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形成的居民区,因街道较窄,于是多以“条”相称,而郊区就很少了。老北京为什么有许多以“条”相称的地名呢?按照考证,相当一部分以“条”相称的地名,是从明朝流传下来的。明代张爵所著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已开始有“某几条胡同”的记载了。
从北京城的发展看,明代的北京城比元朝大了许多,街道、胡同的数量明显增加,为了便于记忆,也尽量避免重名,便采取街道名称的“序列化”,就是将同一区域内依此排列的胡同、街巷,以数字顺序命名,最初叫“某某胡同头条”“某某胡同第二条”,或是“某某街头条”“某某街第二条”,但很快觉得这样称呼很绕嘴,于是便简称为“某某头条”“某某二条”,而将“胡同”“街”和“第”字省略掉,但保留前面的处所名,这样称呼起来,既简洁,又好记,很是方便。
话说回来,要是论条数最多的,要数东四地区最多,从头条开始,到最后,一共有十四条。这一点,对于刚到北京的人来说,有点蒙圈,猛一看有点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东-四十条”。
就内城来说,东四排列的十四条,应该是最多的。当然,还有比较多,比如长椿街南的槐柏树街地区有21个条,只不过是分南11条,北10条。原崇文区的营房街也是21个条,分东十条,西十一条。崇文门一带的花市大街也有16个“条”,分上中下东。再有,西城区棉花胡同也有13个条,也分上中下。
西四头条到八条,由于早早地划在保护区里,所以胡同的肌理还保留了。廊坊头条那个位置,立起来那个什么北京坊,怪怪的建筑。最新版的北京规划,据说是内城实行“应保尽保”原则,希望今后留给孩子们的,不仅是地名,还有名副其实的一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