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3
01 去医院。
吃了两周的药,继续挂了消化内科刘主任的专家号,跟医生聊聊,接下来怎么进行。
车子开进了医院,没有停车位,无奈开出来,两公里后掉头再开回医院,心里当时就想着,没有找到车位,坚决不开出来。
二次进,磨磨唧唧,终于有了一个车位。
这一进一出再进,等停好车,40多分钟过去了。就为了找到一个停车位。
上去找了医生,继续吃上次拿的药。排队充值,排队拿药。车子停得离门诊大楼远,走过去也得需要时间。
等把车子开出来,扫码交停车费,不多不少,正好一小时一分钟。捂脸。这个点卡的。。
找车位的耗时和这个卡点的一小时一分钟,告诉自己,这都不是事,不能因为次要的事情影响了自己的心情。情绪也非常重要。
跟自己交流了一翻,听着车里的音乐。心情便好了。
02 邻居。
住我们家楼上的妈妈,我们之前有什么事情都相互照应。
疫情期间,她先是说我们小区有过病例,不敢回来,再后来说武汉没有清零,不敢回。到现在,她觉得有无症状感染者,还是不安全,不能回。
她有快递都是让我帮她拿,疫情期间我们也出门少,每次出去都是买菜,水果,日用一堆,还有快递。小区东南西北门,只有一个西门才可以通行,每次进出都要排队扫健康码,量体温。
帮她拿到第四个的时候我都觉得没事,因为邻居,相互帮忙应该的,我也有需要她帮忙的时候。
但是当帮她拿快递到第七个第八个的时候,我深切地感受到,给别人添麻烦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对自己说,通过别人的行为反思自己,尽量少给别人添麻烦是一种修养。能够自己做的一定自己做,无奈确实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给予对方回馈,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谢意。
03 认知梳理。
在得到买了张亮的课程《有效打造你的个人品牌》。
对“定位”有了一个新的认知。《深潜》这本书里告诉你,个人崛起的路线基本就是,找到定位,找专业导师学习,下一步营销等等。
第一步就是定位,我的思路就卡在定位这里。听了张亮的课程,突然恍然大悟,其实每个人的定位都不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而是边走边探索。比如猫叔,并非一开始就坚定要做社群,他开始是从演讲着手,见了很多牛人,开了小灶读书群,再后来到行动营,通过这几年的不断迭代,才精准自己的定位,做社群。然后还有了跟樊登读书会合作运营读书会社群活动。
所以想要找到自己的精准定位,并不是一开始就可以,再在行App找老师其实也没什么用,重要的是人要在路上,在路上,边走边探索。
又对自己说,别遇到问题就止步了,大步向前走,边走边看。不停下来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