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生比文科生更有前途吗(原创)
近年来,教育部门对高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模糊文理科界限就是措施之一,几个试点省份,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在高中阶段进行严格的文理分科,而是采取六选三、三加一加二等模式,文理兼修的复合型人才,也许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
选科自由了,但依旧有不少学生选择史地政这样的传统纯文科组合。
也依旧有不少人对文科有着这样那样的误解,如认为智商高的人学理,智商不高学不会理科的才去学文;如认为文科学的都是些花拳绣腿,只有理科才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如认为理科就业范围广,更有前途,文科就业范围窄,前途暗淡……
前两点不值一驳,牛顿和贝多芬,无论是比解微分方程,还是比作曲,都会高下立判,只是这样的比较有意义吗?有意思吗?
这个世界,既需要牛顿,也需要贝多芬。
术业有专攻,行行出状元,这么浅显的道理,也需要说三遍吗?
这里重点说说第三点,前途问题。
文科生真的不如理科生有前途吗?
的确,在当下,大学文科专业不如理科专业多,社会上文科岗位也少于理科岗位,看似文科生的竞争压力要大于理科生。
可是,我们不能用停滞的眼光看问题,而是用发展的眼光。
你能确定从大学毕业甚至你考上大学那一天起,社会就停止发展了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永远是这个样子了吗?
以我上大学所学专业为例,那是个文科小众专业,我读它的时候一个年级才二十多人,眼看就要被边缘化了。我们毕业的时候还在担心这个专业会不会彻底消失,可是事实证明我们是杞人忧天。这个专业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发展成了学院。这证明社会对这个专业的人才需求呈增长态势,也证明报考这个专业的考生在增加。
你可能前知五百年,但无法后知五百载。依据以前的经验和当下的现实看问题,能赶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就不错了,走在时代的前面,想都别想。
如果以发展的眼光看,社会对文科生的需求,将呈增长态势,而且增长的速率要远高于理科生。
为什么这样说呢?且听我慢慢分析。
说之前,先界定一下文科的范围。现在的文科,不光指文史哲这些传统的文科,还包括法律、经济、管理等更多的与商业社会密切相关的领域,社会现实就是在文理科交叉的领域,诞生了很多新的学科和岗位。
商业社会越发达,对文科生的需求越大。商业社会中,对经济趋势的分析、用法律解决交易中的纠纷、管理员工,与不同人的沟通,这些都是文科生的强项。特别是随着海外投资增多、“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们“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熟悉国际经济秩序、国际法、当地语言文化的人才将会非常抢手,理科生能够将产品设计、生产出来,但是如何将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如何与世界各地的人打交道,需要了解国际法,了解当地文化风俗,这些可能就不是只关注产品的理科生所能胜任的了。
陈志武教授在《财富的逻辑》第一部中对此有精彩论述,我转述的不是很准确,有兴趣的可以去读原著。
商业社会越发达,对外交流越广泛,对文科生的需求越大,这是不争的事实。
人们生活越富足,对文科生的需求越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温饱问题解决后,特别是过上小康生活后,人们更向往精神生活品质的提高,需要更多的文化产品,需要更多的文化服务,提供这些的,也是以文科生为主。
你的孩子,是不是在上各种课外班?你自己,是不是也在业余时间报过文体类提高班,是不是也在教练的指导下学过一两门文体技艺?
这些不都需要文科生为你提供服务吗?
网络发达让文科生有了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文科生以生产文化产品为主,如书、文章、课程、影视、音乐等,这些文化产品不像食品等物质产品是生活中的必须,需求量也不会像食品那样稳定。但文化产品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是需求量不会轻易达到饱和,你吃饭可以吃饱,但当你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扑在书籍上时,你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吃饱的。二是文化产品只有创作成本,几乎没有生产成本,特别是数字化之后,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成本几乎为零。文化产品基本上是一次投资,终身受益。
网络的发达,给每个人提供了近乎零成本的销售渠道,只要你有好作品,不怕没销路。虽然当下的网络是网红的乐园,但随着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更具文化的作品将会走上舞台,这是文科生的舞台。
再说一下文理兼修。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对文科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领域可能不光需要你引经据典,还需要你的统计分析、逻辑思维等偏理科思维的能力。所以,文科生不光会激扬文字,更要会理性分析,文科生学点儿理科是时代所需。
再说一下转型成本。人的一辈子,可能要经过很多次转型,一份工作做到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转型的过程中,文科生因为天生涉猎广泛,对各领域共通的理论理解也比较深刻,相对更容易转型到别的领域。理科生一般都是在一个相对比较狭窄的领域深钻,一旦离开这个领域,可能需要更多的学习才能转型到别的领域。
最后要说的是,不论学文学理,尽量学到最好,不论做什么工作,尽量做到最好。这个世界上最缺的,永远是顶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