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写作不止。谈写作想法

收到编辑回复,泪目。

2019-05-23  本文已影响12人  冰雪溪
收到编辑回复,泪目。

1

一早,收到一个故事号编辑的回复:

编辑邮件回复

8000+的故事,昨天上午投稿,今天上午就收到了回复,真是神速。

过稿且得到编辑高度评价,按说该非常兴奋,但是除了感恩,只有重重的一口气,从胸中释放出来,眼中有泪。

这篇文章的命运真是一波三折。

先是发了人间,编辑通知我过审时,早超过了邮件中的审核期限,说好的半个月,收到却已经快一个月。

编辑回复

而我,被一个征文大赛的奖项设置吸引,鬼迷心窍投给了编辑,编辑评价非常高。

后来,看清了征文大赛拉票为王的本质后,又撤下来。幸好,没有发布,保留了原创性。

这是一篇纪念妈妈的文章,写的时候哭了无数次,写完回头改一遍哭一场,至今都不想再回头看。

既然,冥冥之中,妈妈不想让我拿这篇文章沽名钓誉,我决定雪藏。

昨天偶尔翻到,已经时隔半年多,那种想让文章见光的念头又冒出来,就顺手投了出去,至少有个地方存放它。

何况,写文章久了,我也很想看到陌生人的互动。

投向的这个故事号审稿期限是7天,且字数上限8000,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我的文章已经破了上限,但还是投了出去,连打开都没敢打开,怕再哭。

编辑秒回,真是意外。

我想,这都是天意吧,妈妈肯定在天上看着我。

她想让我明白,这些泣血的文字,不能以赚取稿费为目的。

我领悟到这一点,就没再像之前一样,去关心这个平台稿费多少,只想让这些真情曝光就好。

在她走后马上两周年的日子,好好纪念她。

2

收到过稿回复后,我还思考了另一个问题。

2017年,赤手空拳写文章投稿时,就是以非虚构故事开始的。

每篇6000+的字数,连投两篇,在凤凰新闻的一个垂直号上都发了。

后来因为时间不够,看到新媒体观点文字少钱多,就转行写2000+的小文了。

可是,跌跌撞撞一年多,虽然也有不少收获和心得,但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写文章时摸不到自己的感情。

新媒体文写完,我不知道好坏,全靠编辑评价,充满了投机性;而每当给一个故事画上一个圆满句号,我心情都非常舒畅。对自己的文字那种清晰的掌控感,让我不那么在乎过不过稿。

有幸收到编辑回复,像老友间的心有灵犀:你写了,他懂了。这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按我的过稿率分析,故事完胜新媒体文。

当初那种觉得新媒体文短小省力的想法,真的挺幼稚,因为这种文章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每当看到别人称新媒体文章为“套路文”,我就忍不住想反驳他一下:有本事,你写个套路文试试?

所有写作,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文体本身,并不存在鄙视链。

不喜欢可以不写。你写不出来,却怪人家都是套路,这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什么?

讲真,别看这一年过了不少稿,我一点都乐观不起来,感觉还是没摸到新媒体文的有力脉搏。

相比之下,那些写观点文写成咖的写手,一人可以包下一个大号,甚至分分钟可以替上编辑的节奏,我真是自叹不如。

我真的亲眼见证过不少小白同学的神速成长。资质高,毅力也惊人,被甩出十条街,我也心服口服。

只是写新媒体那种不自信,以及反复打磨的蜗速,让我很沮丧。两三天写一篇新媒体文,搜素材、打磨观点,删删减减,最后发出去还是个未知数。

写故事的状态却截然不同。

只管写,每天至少跑出去两三千字,要是有足够的时间,我可以一动不动坐上一天。

这番思考和对比,让我想重新回归故事,先把自己身边的故事写尽再说。同时,并不耽误继续尝试新媒体文。

或许,就连这一点,也是妈妈的有意指引吧。

生命不息,码字不止。

这是我的人生宣言。


冰雪溪,用文字认识自己,用文字与你相遇。公号@冰雪溪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