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专题征文纵横社论:大国政治观察手札人文社科

重读经典|见微知著之《民主的细节》

2018-01-17  本文已影响43人  竹一屋

文/竹一屋



每一个作者都是独特的观察家,用眼睛、大脑、心灵和笔触记录所见所闻所想。

我向来关注中美关系,所以会主动看许多这方面的书。今天要分享的是看了3-5遍的一本小书,容易上手,简单易懂,生动而不失深刻地刻画了作者在美国七年历程之观察。

作者叫刘瑜,书名是《民主的细节》。

重读经典|见微知著之《民主的细节》

(1)作者刘瑜

看书先看作者,才能去猜度她写书时的意气。刘瑜从1992年到1999年间在人大国政系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紧接着,到美国呆了七年,专攻政治学。2006年获得哥大博士学位。随后,转战哈佛做了一年博后。此后,又去了剑桥政治学系任教三年。再往后,刘瑜回到清华政治学系。

从履历上看,刘瑜有着相当扎实的政治学学术背景,对于她用“政治学人”的眼球看世界有着相当大的帮助。不同专业的人看待同一个事件,很可能切入点不同,观察到的结论也就不一样。刘瑜借助自己的学术训练,形成了可靠的观察嗅觉。同时,她在美国呆了七年,期间主要受到美国社会动态与高等教育的双重影响,对于学校生活与社会新闻的了解一定要比其他领域的真切得多。

结合专业背景与日常生活场所,刘瑜对美国的观察,最可靠的莫过于美国政治、政治学学术界、大学学校生活,以及纽约和麻省的日常生活。

当然,囿于个人经历和思考习惯,可能还是会对同样的事情有不一样的定论,因而与刘瑜有不同的看法。这却不干扰我们去看她眼中的美国、所谓的“民主”。当别人分享一段经历与观点的时候,去辩论是好的,但辩论不等同于构陷与辱骂。(我是相当不赞同这样做的)

所以,不妨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听不一样的声音,然后用温柔的语气阐述犀利的观点。


(2)从托克维尔到刘瑜:从平等到制衡的观感

正文开始前,刘瑜自己首先提到了托克维尔——正如所有接触美国政治制度的人一样,她也被托克维尔引得不由自主去思考一个问题:民主意味着什么?

在托克维尔看来,民主意味着平等。他在《美国的民主》里写道,

在所有美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新鲜事物中,没有什么比平等给我带来更大的冲击力了。我很快就发现这一基本事实对美国社会无与伦比的影响。它为舆论指引了一定的方向,为法律提供一定的基调,给统治者传输新的真理,给被统治者带去特殊的习惯……对美国社会了解越深,我越意识到平等是滋生其他事物的基本事实,亦是我所有观察的核心要点。(p.2)

但托克维尔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明白民主能够消除一些弊端,却也忧虑民主可能带来的“多数人暴政”,进而忧虑民主导致社会知识水平的平庸化,从而“吸干诗意的源泉”。

对民主制度的质疑并不是从托克维尔开始的,美国制宪者就对民主制的认识充满分歧。联邦党人对“多数人暴政”颇有疑虑,倾向于精英治国;“反联邦党人”则认为暴政主要源于政府精英,主张缩小政府权力。最终,两派达成妥协并形成了今天美国政治制度的根本。

由此,刘瑜提出了自己的观感,即美国制宪史、民主制度史反映的恰恰是“制衡”。她举出了美国历史上体现制衡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政治权力的平等化和平民化。200年来的修宪提议大约有一万个,但只有25条予以生效。其中,10条都是关于限制政府权力的内容,包括我们常看到美剧中提到的“第X条修正案”。第二个方面则是社会经济权利的平等化。这一点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尤为明显,当时甚至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姓“社”。除此外,还有老罗斯福时期的反垄断法案、约翰逊时期的“伟大社会”运动和民权运动。

刘瑜认为,民权运动是推动美国民主化相当重要的原因。美国印第安人、黑人、底层工人和被排挤的其他少数群体,都通过运动的形式向联邦或州政府施压。今天,我们看到美国政治上逐步放开的一些政策,对弱势群体的有限让利,都不能与持久的民权运动分开。

除了历史的体现外,刘瑜还提出当下美国的“制衡机器”有五个部分。

第一个组成部分是三权分立的制度。对于国会、政府和法院相互牵制的关系,她是这样描述的,

你虽然拽住了我的头发,但是我踩住了你的脚;他虽然扭住了你的胳膊,但是你拧住了他的脖子。(p.15)

第二个是联邦制,确立了联邦、州政府和市政府的决策范围,不能相互干预。

第三个是广泛活跃的公民组织,即托克维尔笔下“叽叽喳喳的民间自治团体”。发达的公民组织能够发出有力的声音,令政府不得不推动改革。

第四个是独立媒体。美国电视对政府可以随意恶搞,左中右三派声音从自己的舆论阵地里发出不同的声音,民众经常能够接受到超出认知舒适区以外的讯息。

知名动画《南方公园》经常针砭时事

投票选举制度,不仅仅只是投票的动作,而是使领导人曝光在民众的视野之中,动员与激发民众的公共生活。

各种各样的制衡给予民众许多权利,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平民因为不公正待遇告赢大企业、因为服务问题要求饭店巨额赔偿、可以为苏丹达尔富尔难民发出呐喊……这些体现了美国开国者一直宣扬的民主与自由口号。

那么,民主和自由又是什么关系呢?刘瑜答道,还是相互制衡的关系。没有自由的民主,会变成托克维尔所担忧的那种“多数人暴政”,因为多数人可以做到剥夺少数人的表达,甚至断定他们的生死。她再次引用了托克维尔的话,“民主把一个人永远地抛回他自己”,但她没有得出托克维尔的结论。

她认为,一个勇敢的民族,一个勇敢的人,不会惧怕自身的孤独。

“把一个人永远地抛回给他自己”,这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勇敢的人和怯懦的人,勇敢的民族和怯懦的民族,或许有不同的答案。(p.29)


(3)对精彩章节的思考:“比道德制高点更高的” 

这是刘瑜在本节开头写道,

我认为,煽动家和思想家的区别,就是煽动家总是特别热衷于抢占道德制高点,而思想家总是热衷于指出道德制高点底下的陷阱。所以煽动家总是在话语的盛宴中觥筹交错,而思想家总是惴惴不安地担心谁来为盛宴买单。

我觉得还可以这么理解,煽动家喜欢搞事情,常常带上道德家的面具去引发一场群体狂欢,而思想家喜欢冷眼冷言,指出在这场狂欢里伪装起来的荒谬。

在这一节里,刘瑜着重讨论了“2007年联邦最低工资法案”中美国两院的博弈。

彼时,民主党人控制的众议院首先发招,要求提高最低工资,保障底层老百姓的福利!一个月后,参议院里的共和党人开始回击,不增加小企业减税,我们就不通过你们的法案!众议员心想,凭什么啊?我们刚提高工资,结果你又减税,而且明显是在“保护强势群体”。那么,共和党到底是怎么想的?真的仅仅是想剥削劳苦大众吗?退一万步,即便如此他们又要怎么说服民主党人呢?

于是,刘瑜带着我们开启脑洞模式,想象一下最低工资法案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

a.提高最低工资看似直接惠及底层大众了,但它引发了什么反应呢?

政府:提高工资!

企业主:好吧,只好裁人了。

假设我是一个企业主,政府提高了最低工资限度,那么,我的人力成本就提高了。于是,我要裁人,确保企业盈利。结果是,留下来的人有了生活保障,而被裁掉的人却没了生活保障。所以,提高最低工资到底是保护了弱势群体,还是坑了弱势群体?

b.好吧,我们可以让政府再出一条禁令,企业不允许在提高最低工资的情况下裁员。那么,企业主会如何应对?

政府:不准裁员!

企业主:好吧,那我不招人了。

假设我是企业主,政府不让我裁员,我的人力成本必然是要上升了。那么,我只好不雇佣新的员工,以避免遭到进一步损失。结果是,年轻非熟练工人的就业没法保障了。

c.政府愤怒了,又追加禁令,要求企业必须招新员工。

政府:必须招人!不招人罚款!

企业主:好吧……听你的。

结果呢?美国制造业生产成本变高了,价格也就升高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落后于第三世界国家。

d.政府为了保证自己的企业有饭吃,只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来保护本土企业。

政府:你们这些外国来的货,统统地加税!

企业主:欧耶!

贸易保护主义挡住了便宜的外国商品,可产品价格还是居高不下,这些成本最终摊到买菜的大爷大妈身上。大爷大妈天天喊着不行了,太贵了,我们买不起啊!!

e.政府为了保证民众利益,只好强制降低物价,降低资本家的利润率。

政府:八毛八毛,一律八毛!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企业主:干脆你给我发工资吧,我也不想赚钱了。

于是,在没有违法的前提下,政府干预了企业的政策,强制性降低了他的利润率,可能还要给企业发工资。私营企业就这样变成了国有企业。当所有企业都按照这个套路出牌,就是赤裸裸的计划经济了。计划经济的弊端,我们的父辈和爷爷辈不是深有体会,就是已经看过“邻居”们的惨状了。

关掉脑洞模式。

我们可以更加确定,政策制定过程中,站在道德制高点不代表能做出好的判断,善因不一定是得到善果的。这个时候,反对的意见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它警告对方在作出决定时别太过天真!

于是,政府政策制定会更加稳妥和完善。1938年,罗斯福政府在通过最低工资法案的时候,就采取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包括避免失业率升高的“工人进步计划”,通过大量的公共工程来对弱势群体进行保护。这不得不说是得益于两院两党之间的互相牵制。


总结

鉴于书中内容相当丰富,又不属于故事类型,因而,我只抽取了其中一节来与大家分享。刘瑜这本书,通过介绍她对所见的思考,让我们能够见微知著,从细节中看一看美国的民主到底是怎么体现出来的。书中不但描述美国社会中处处钳制政府的细节,从政治制度到社会观念,还观照了今天中国的现实。虽然,所提所想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但作者铺历史、摆证据、讲道理的作风,比起很多民意领袖或者所谓“公知”要踏实得多。

当然,美国的制度并不是完美的。它在制造民主与自由的同时,也制造了娱乐至死,制造了过度消费。我们在看《民主的细节》中所要体悟的,不应是将美国作为中国的药方,而是一个可以借鉴与反思的案例。对于政治学,没有任何一种药方能不考虑国情来滥用。不过我相信,刘瑜的高声呐喊不是因为“被欺骗”,也不是心怀恶意,她只是喊出了一种不一样的声音。这个声音并不一定完全是正确的,但对于民族和国家进步来说却是有益的。


活动地址:【学院征文】一起重读人文社科经典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